
徽州,宛若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田園畫卷
年少時讀李白,總覺得他是天生的浪子,揮袖間狂草千古詩篇,仗劍天涯,不問歸期。直到我走進皖南,看見那些被云霧纏繞的山嶺,被溪水潤透的白墻黛瓦,才終于明白:李白偏愛的不只是山水,更是一種自由的靈魂居所。
他不是愛上皖南的富饒,也不是醉在徽州的繁華,而是沉迷于這里的山水氣韻,像極了他骨子里那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灑脫。
![]()
歙縣的徽州古城
01 一半山水,一半人間
皖南的山,是青綠而不張揚的。黃山、齊云山、九華山……皆有云海浮動、奇石嶙峋。李白登上黃山蓮花峰時寫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你看他不是在數山,而是在數心中的浪漫。
皖南的水,則清澈得像一首首沒寫完的詩。繞過古村,拂過石橋,倒映著粉墻黛瓦、柴門犬吠。在歙縣,在呈坎,在績溪,每一處水墨山莊,都仿佛是他筆下未竟的畫卷。
![]()
績溪龍川登源河美麗的自然風光
02 詩人只為心動之地停留
他寫“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因為那里讓他心靜。他寫“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因為五松山讓他沉思。他不是隨便路過皖南,他是在這里停了心。
唐朝文人多游江南,李白尤獨鐘情于皖南,不僅因為山水宜人,更因為這里的天地寬闊、風骨清奇,有一種“可寄孤心于萬仞”的遼遠。
![]()
上莊胡適故居
03 沒有哪個地方,像皖南這樣懂李白
皖南不熱烈,不喧囂,它像一位沉靜的朋友,在歲月里低聲細語。它不喧賓奪主,不裝點風景,卻用最本真的姿態留住了李白最輕盈的魂魄。
李白在這里沉醉過,也在這里醒來。他在這里寫詩,也在這里忘記詩。他在山水之間找到了與命運和解的方式,找到了不屬于皇權、不屬于世俗,只屬于他自己的天地。

徽州的自然風光
04 今日走入皖南,是走入詩人的夢
當我穿行在徽派古村,聽溪水淙淙,看木雕飛檐,忽然明白:李白留下的,不只是詩句,更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皖南,是他流浪半生后愿意停駐的地方。因為這里的山水不爭,適合講述那些世人聽不懂的夢。
也許你也該來皖南走一遭。等你走過那一段段被青苔覆蓋的石板路,呼吸過黃山晨霧中潮濕而干凈的空氣,你就會明白——
李白,不是偏愛皖南,他是在這里,遇到了真正的自己。
![]()
![]()
![]()
深秋的徽州
05 除了美景,這里也有美食
游徽州,自然也少不了美食相伴。
除了諸如臭鱖魚、毛豆腐、問政山筍、胡適一品鍋等徽菜外,得益于豐富的山野食材,溪魚河蝦三寶雞,蘿卜青菜老鴨湯,這些口感濃烈、咸鮮、偏辣,也是十足的美味。

徽州名菜臭鱖魚
深秋時節,讓我們與安徽人、大陸最優秀的胡適研究者之一羽戈先生同行,去徽州追訪胡適、曹誠英、陶行知等先賢的遺蹤。
尋訪徽州古村落,看依山傍水的古徽州,粉墻黛瓦、漁夫竹筏,感受躍然于紙上的詩情畫意。走在四通八達的徽州古道上,傾聽徽商叱咤風云、走向鼎盛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