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教育廣播記者 李曉
在近日南陽市發布的“十四五”文旅發展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位于臥龍區蒲山鎮的黃山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作為焦點項目備受矚目。這座被考古學界權威譽為“文明初成”典型代表的遺址,不僅是南陽的文化高地,更是臥龍區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該項目已穩步邁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新階段,計劃于“十五五”期間正式向公眾開放。
![]()
作為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極具代表性的中心性聚落遺址,黃山遺址的重大價值在于實證了南陽——尤其是臥龍區所在的區域——是我國南北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的核心地帶之一,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提供了關鍵性實證。
![]()
據了解,黃山遺址已清晰揭示出仰韶、屈家嶺、石家河三疊文化層的完整序列,并發現大型玉器作坊、高等級墓葬等重要遺跡。遺址出土的“中華第一鏟”——獨山玉玉鉞,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題寫的“文明在宛”,均彰顯了黃山遺址與石峁、陶寺等知名古國文明遺址同等重要的歷史地位。
在保護與活化利用方面,黃山遺址已進入快速發展新階段。今年7月,黃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實現了臥龍區在該領域“零的突破”,也標志著臥龍區大遺址保護與利用工作邁上新臺階。目前,一期核心區的考古大棚正在加快建設,預計2026年元旦前全面竣工。同時,遺址博物館、綜合服務中心等重點建筑的設計方案也已確定,計劃于2025年啟動建設。
![]()
未來,臥龍區將以黃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為抓手,整合文物本體保護、遺跡復原展示與文旅配套設施,全力推進“大遺址保護示范區”與“文旅融合樣板區”建設。黃山遺址將成為臥龍區乃至南陽市又一張具有全國影響力與國際辨識度的文化金名片,為推動區域文化繁榮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