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文科在投降視頻中顫抖著說:“指揮部早已拋棄我們,沒有補給,沒有援兵,我們無能為力了。”這段視頻揭開了紅軍城烏克蘭守軍的絕望處境。
據俄羅斯國防部發布視頻顯示,被圍困在紅軍城的烏克蘭軍人已開始投降。兩名烏軍俘虜講述被包圍期間的艱苦條件和指揮部的冷漠態度,解釋了他們決定投降的原因。
與此同時,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堅決否認紅軍城被包圍的說法,聲稱“波克羅夫斯克-米爾諾赫拉德城市群并未被俄軍包圍或封鎖”。
- 陷落的“咽喉”:紅軍城戰略地位
紅軍城(烏稱波克羅夫斯克)的爭奪趨于白熱化,源于其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這座城市位于頓巴斯核心區域,控制著通往頓巴斯前線的兩條鐵路干線和公路網絡,是烏克蘭煤炭工業中心。
![]()
作為烏克蘭頓巴斯防御體系三大支柱之一,這個城市承擔著烏軍東線后勤樞紐功能。如果俄軍完全控制這里,將切斷烏軍頓涅茨克軍事集群的補給走廊,并為俄軍進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開辟道路。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軍自2024年8月對該市周邊發起大規模進攻。至今年8月初,俄軍攻陷頓涅茨克西部重鎮恰索夫亞爾,從南、北兩面形成對該城市的包圍態勢。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10月27日晚的視頻講話中承認,波克羅夫斯克是俄軍最主要的攻擊目標,俄軍在該方向集中了最多的攻擊部隊。
![]()
俄羅斯國防部11月1日公開的視頻顯示了被包圍在紅軍城的烏克蘭軍人已開始投降。
視頻中,烏克蘭軍人維亞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和斯坦尼斯拉夫·特卡琴科講述了被包圍期間的艱苦條件以及決定投降的原因。
“無人機四處盤旋,炮火紛飛,既無法進駐也無法撤離,傷員無法轉移。”一名被俘烏軍士兵這樣描述包圍圈內的絕望處境。
在俄軍占領紅軍城以北格里申卡河沿岸區域和羅金斯克西南方向區域后,烏軍已陷入被包圍的境地,包圍圈的面積約60平方公里。
俄羅斯國防部當天還表示,俄軍擊潰了一支被緊急派往紅軍城的烏克蘭特種部隊。烏方曾表示本周早些時候已在該地區部署特種部隊,并派出“黑鷹”直升機執行任務。
“從直升機上下來的全部11名人員均被擊斃。”俄國防部稱,俄軍正在紅軍城推進并清理該地區。
俄羅斯與烏克蘭雙方對紅軍城戰況的表態截然不同,展現了信息戰的激烈程度。
俄羅斯國防部高調公布烏軍俘虜視頻,并詳細說明戰果:過去一晝夜,“中部”軍隊集團僅在紅軍城附近就消滅了烏軍190名軍人,摧毀大量裝備。
俄方稱,在“中部”軍隊集團行動區內,烏軍損失超405名軍人、2輛裝甲戰車、7輛汽車和3門野戰炮。
烏克蘭方面則堅決否認被包圍的說法。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11月1日稱,波克羅夫斯克-米爾諾赫拉德城市群并未被俄軍包圍或封鎖,目前烏軍正開展綜合行動。
烏軍稱正增加在波克羅夫斯克的突擊小組。烏方消息人士還表示,俄方稱打死烏軍特種部隊空降人員的說法不符合事實,該特種部隊小組正在指定區域展開行動。
![]()
透過被俘烏軍士兵的敘述,紅軍城內烏軍的困境逐漸清晰。
被俘烏軍士兵維亞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在視頻中講述了他們的處境:“我明白指揮官早就棄我們而去了。我和戰友試圖在一棟民宅中組織防御,但后來決定還是投降。”
指揮官拋棄、后勤斷絕,成為士兵們決定投降的關鍵因素。另一位名叫特卡琴科的戰俘也談到被困部隊的艱難處境,以及烏軍指揮部的冷漠無情。
造成這種絕境的原因,是俄軍精準掐斷了烏軍的“生命線”。俄軍采取“三面包圍+火力封鎖”的戰術,北、東、南三面形成壓迫,只在西側留下一條約15公里寬的通道,卻用炮火和無人機把這里變成了“死亡走廊”。
烏軍的補給車隊根本無法突破,有運輸小隊試圖夜間送彈藥,結果在公路附近被俄軍無人機發現,士兵受傷只能棄車撤退,這樣的失敗補給嘗試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補給線被切斷后,城內烏軍日均彈藥消耗不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部分士兵只能靠壓縮餅干和雨水充饑,傷員也無法撤離。
紅軍城的戰斗已成為烏克蘭沖突的縮影,它展示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也折射出烏克蘭在指揮與組織上存在的問題。
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紅軍城的勝利對俄軍而言是重要里程碑,拿下這座交通樞紐后,俄軍可打通向烏軍頓涅茨克西部據點的進攻通道,形成對周邊重鎮的合圍,瓦解烏軍在頓涅茨克構建多年的防御體系。
![]()
也有觀點認為,烏軍可能是有意放棄紅軍城,以此消耗俄軍兵力,并借此爭取更多西方援助。事實上,紅軍城失守后,美國加急批準了對烏援助,歐洲多國也承諾繼續提供支持。
這場戰役的意義遠超一座城市的得失,可能成為俄烏沖突從長期膠著走向階段性轉折的關鍵標志,后續雙方在頓涅茨克的戰略博弈將更加激烈。
紅軍城失守可能引發烏軍防線連鎖反應,頓巴斯局勢將迎來重大轉變。如果烏軍徹底失守,俄軍下一步就能直接威脅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烏軍東部防線將全面動搖。
紅軍城的硝煙尚未散盡,烏克蘭士兵的投降視頻已在全球傳播。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已完全控制這座城市,而烏克蘭軍方仍否認被包圍的說法,強調正在進行“綜合行動”。
紅軍城的戰局走向將決定整個頓巴斯的命運。一位前線士兵在投降前留下的最后話語是:“我們已經身心俱疲,無能為力。”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