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說,多數身患抑郁的孩子,背后都藏著急于糾錯的父母。
孩子貪玩,“你學習很好么,就知道玩,這心思放在學習上早就考第一了”;
孩子玩手機,“眼都看瞎了,看個手機上癮了狠,怎么不見你學習上癮了”;
孩子看電視,“你除了看電視啥都不會,看電視都看傻了”;
孩子亂丟東西,“就不知道收拾干凈么,天天就會制造麻煩”;
孩子寫字丑,“寫字跟鱉爬一樣,再亂寫,給你撕了”;
孩子一舉一動,換回的全是指責。父母是不愛孩子么,當然不是,可能有點著急,過猶不及。
很大程度上,糾錯型父母,更像是吃了生活的虧,得了經驗便急于塞給孩子。一則,讓孩子避免受挫;再則,也填填心里的苦。
用意很好,但個人的經歷不可復制。經驗之談,非親身經歷也很難受用。
糾錯型父母,教不了孩子也救不了自己。
01
在孩子的教育上,保持警惕且愿意投資學習,大概是現如今最能達成共識的一件事。
而我們也并不希望自己成為糾錯型父母。
我們所面臨的教育環境,跟我們小時候,早天差地別,不可同日而語。
一來社會不斷發展,全民的教育意識空前高漲。
各種雞娃現象屢見不鮮,小學起便開始,各種午托班、補習班、興趣班、奧數班,班接著班。
家庭氛圍別提要個人空間,說完全圍繞孩子的教育開展,也一點也不言過其實。
特別是中考改革,普高職高分流以來,壓力便直接從高中三年實現了義務教育全面覆蓋。
小升初能不能升到一個好的初中,就意味著升入普高這件事有沒有保障,更意味著會不會有一個好的高中,高考能不能考入一個好的大學。
細想之下,自踏進小學起,便開起來時時刻刻都關鍵的一生,謹小慎微,處處不能掉隊。
孩子教育無小事,但凡涉及教育,對一個家庭而言,便牽一發而動全身。
其實談及教育,沒有不謹慎的父母,可與此同時,最應該警惕的便是,千萬不要成為糾錯型父母。
孩子不同,性格各有不同,優劣勢也自然區分。有人有學習的長處,就自然有人不擅長學習的習性。
貪玩,貪吃,貪睡,就不貪戀學習的,最讓家長捉急,也最容易讓家長走上過度矯正的誤區。
看見孩子不學習,學習不認真,寫個作業不專心,就上火!
然后便覺得,這樣的孩子,必須嚴陣以待,看似情理之中,卻在做法上一直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看見什么都不對,什么都要矯正。”便是如此。
久而久之,過度的矯正的結果,便在孩子的內心深處植入了,“我可能真的不行”的種子,“你們說的對,我就是廢了”。
一邊,自我懷疑,在學習上再也沒了興趣。
一邊,開始在其他地方找存在,也更容易被虛擬世界的及時反饋所蠱惑,背道而馳,漸行漸遠。
結果呢?教育成了對陣,不僅恰得其反,讓矛盾升級,還催生孩子負面情緒,同時養成不斷的自我否定的心靈創傷。
一旦成為矯正型父母,無形中便讓家失去了溫暖,變得壓抑。
再說出“我是管不了你了,愛咋咋”,原本出于教育本心的話,便變成了一把把利刃,成了最終的語言霸凌。
在嚴重的,便導致孩子,懦弱,自卑,凡事浮于表面扎不下根來。
02
那真的就不去管了么?不教育也是教育么?
當然不是。
一則,我們要避免成為糾錯型父母,值得注意的是,極端的話一定一定不要隨口而出。
再則,我們要理解和明白的是,現在的孩子生長環境,信息密度極高。
無論是各種不分等級的電視節目,還是本身娛樂屬性極高的自媒體和游戲本身也有不可控的信號在釋放。
孩子心靈成熟情況,是始料未及又遠超出我們想象的。
換個,平等對話且循循善誘的方式相處,早已成為我們的時代擺在我們和孩子面前的,一個新的考驗。
一開口全是說教的口吻,要改!便是我們需要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命題。
為什么說現在更需要鼓勵型家長。
這是一個相對客觀的答案,一來要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及時給予正向反饋,在最關鍵的節點傳遞給孩子“我真的可以”的信號。
不僅是要避免導致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后果;更是培養孩子信心,關鍵中的關鍵。
孩子可能暫時成績不好,不代表孩子這輩子就完了。
孩子可能就是貪玩,跟玩物喪志,還扯不上關系。
孩子可能有癡迷手機的傾向,更不代表他就成了癮君子。
我們要怎么做?糾錯型父母矯枉過正,不可取。放任他自由,更不可取。
放平心態,降低些預期便顯得尤其重要。
孩子暫時成績不好,不要著急上火喪失理智。
真正要做的,是優先孩子一步發現他的進步,及時為進步鼓掌。幫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最多的正向反饋。
如果孩子學習不好,“我只是學得慢,不是學不會。”這個根就務必在孩子心里扎進去。
要切記的是,一定不要在孩子需要培養學習興趣時,潑上一盆“你真笨,沒救了”的冷水讓他徹底死心。
至于貪玩,玩手機,更不要著急,天性如此,切莫過激。
建立規則,適當也引導便夠了。

我們自然比誰都希望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希望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面前都是康莊大道。
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堂很重要又很漫長的課。
一則,對孩子的人生,家長本身只是一個陪跑者,陪跑者要做的便是帶他愛上他的世界。
再則,家長也應該,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起好好愛我們共同的世界。
最后,祝好。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