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隨著媒體報道“野人孩子”事件,“自然養育”一詞也進入大眾視野。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聽到類似的說法,比如,宣稱“讓孩子自然成長,家長不要多干涉”。這類話甚至還成了部分家長的口頭禪。到底什么是“自然養育”,這是否意味著家長可以撒手不管?這種看似“放手”的養育方式,是家長對責任的懈怠,還是一種教育智慧?真正的“自然養育”背后,又蘊含著什么發展心理學原理?
其實,“自然養育”并非簡單的“放養”,其核心是尊重兒童的發展規律和天性,相信孩子擁有主動成長的內在動力,父母的主要角色是為其提供一個充滿愛、安全感和豐富探索機會的環境,就像園丁一樣守護花草,而非像工程師一樣按照設想建造。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要求,父母需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關注未成年人的品德、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這與我們長期倡導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育并舉”理念一脈相承。相比之下,家長若對孩子的成長放任自流,無疑是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的逃避。
著名心理學家讓·皮亞杰認為,兒童并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空容器”,而是積極主動的“探索者”。他們通過與環境的直接互動,如觸摸、扔東西、玩水、玩沙等,來建構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這種主動建構的過程,是任何說教都無法替代的。自然養育所倡導的“讓孩子自由玩耍”“多接觸大自然”,正是為這種主動建構提供了最佳環境。當孩子在沙坑里筑壩,他是在理解物理與建造;當孩子觀察螞蟻搬家,他是在學習生物習性。這種在游戲中獲得的認知,是深刻而持久的。
心理學大師維果茨基也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即孩子現有水平與可能發展水平之間的區域。從這個概念出發,自然養育并非完全放任不管,它強調的是,父母應成為一個敏感的“腳手架”搭建者,是一個充滿愛的支持者。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是立刻包辦代替,而應當提供適當支持,幫助孩子跨越障礙,最終實現獨立解決問題。
發展心理學研究證明,由內在動機(如好奇心、興趣、樂趣)驅動的學習,遠比由外部獎勵(如糖果、分數、表揚)驅動來得更持久、更有效。自然養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的內在動機。它不濫用外部獎勵來“強化”孩子學習,而是致力于創造一個能激發其內在好奇心的環境,讓孩子為了學習本身所帶來的快樂而學習。
當我們明白了這些心理學理論,就不難認識到,“自然養育”走向完全放任自流的極端是對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
事實上,在“自然養育”中,不少家長正將順其自然簡單等同于放任不管,將尊重天性錯誤地變成疏于養育。真正的“自然養育”,是有邊界的愛。它尊重孩子的天性,但也明確樹立必要的規則,做好積極的規劃與支持。這些規則通常與安全、健康和他人的感受相關。規則與支持的存在,恰恰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自然養育”,是順應而非遷就,它順應的是孩子發展的規律,而非孩子所有的欲望。當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時,父母需要溫和而堅定地拒絕,教會孩子現實世界的界限和社會規范。
那么,家長們該如何在現實中踐行“自然養育”呢?
首先,家長要落實“五育并舉”的理念,要把童年還給孩子,有意識地留出“空白時間”,當孩子在自由游戲中時,協商規則、解決難題、奔跑攀爬、進行藝術創造、整理玩具場地等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其次,家長要做用心的支持者和陪伴者,履行家庭主體責任。“自然養育”要求家長“在場”但并非時刻插手。當孩子專注玩耍時,忍住指導的沖動;當孩子情緒崩潰時,先給予情感的共鳴,再引導他解決問題。這種情感聯結是教育發生的基礎,也是家庭教育區別于學校教育的核心優勢。
同時,家長要經常抽出時間,帶孩子到戶外去,讓戶外成為孩子最好的綜合素養課堂。在自然中,孩子的感官會被全面打開,他們的身體會得到鍛煉、心靈得以沉靜,還能觀察萬物生長、學習環境保護。花開花落,鳥飛蟲鳴,本身就是生動的生命教育。
最后,重塑父母的角色,家長應成為良好育人環境的創設者。家長的責任不是時刻管理孩子的行為,而是精心為他們準備一個安全、可探索、充滿回應性的家庭環境,包括提供適宜的書籍、玩具,更包括營造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
真正的“自然養育”,要求我們放下作為父母的焦慮和控制欲,用更為長遠且從容的眼光,在法律與愛的框架內,去培育一朵獨特的生命之花。培養孩子是一條考驗父母智慧的路,但我們會看到那個在愛與自由、規則與支持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眼里有光、內心有力、全面發展。
(作者為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新生命教育”項目負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