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臺北馬場町刑場的槍聲宣告了吳石將軍生命的終結,而遠在北京的李克農得知消息后,陷入長久的沉默。這位潛伏于臺灣國民黨核心層的中共情報人員,在犧牲前曾傳遞出37份關鍵情報,卻最終未能等來營救的曙光。
![]()
這條線要從抗戰那會兒說起,南京一倒下,辦公室的氣味不對,吳石不愿再看那一套,何遂牽起線把人拉到面前,李克農在香港茶館碰頭,不多話,一塊刻著石字的銅鎮紙,手一掰,兩半,各拿一半當憑證,不寫字不蓋章,往后事就按這半塊銅找人,吳石那時位置不低,國防部參謀次長,圖紙在手上走,《長江江防兵力部署圖》《臺灣防務戰略部署圖》這些要緊的東西,看過記牢,找路往外送,身份在明面,心里有數,步子輕一點。
![]()
傳遞不做表面文章,靠手腳干凈,微縮膠卷塞進水果罐頭,棉襖夾層縫進去,路線從臺灣繞到香港,再到李克農的桌上,渡江打前,江防圖細到團一級,哪一段水面,哪一個火力點,指揮桌上攤開來,長江那條水面不再擋人,金門那一仗,增兵計劃提前流出來,戰場判斷沒跟上,局面沒能翻,可這條線的作用擺在那里,信息的分量壓在指揮圖上,李克農往中央匯報,話不多,就一句,吳石這條線,字字壓得住秤。
一九五零年一月,蔡孝乾那邊出事,人被抓,人轉向,名字往外掛,吳石這邊再藏也藏不住,李克農把預案推上桌,加密電報要發過去,讓人撤到安全點,臺灣電訊管得嚴,線過不去,改法,找香港的陳老大,漁船開出,往岸邊摸,靠近就遇巡邏艇,燈一照,船退不回去,那個時候臺灣戒嚴,港口看得緊,機場也看得緊,口岸一層層查,人進不去,人出不來,救的安排一回回卡住,紙上方案好看,落地就難。
![]()
吳石落到保密局,毛人鳳親自來問,屋里不吵,話不多,受的罪不往外說,聯絡的線不往外說,只認自己走到這一步,六月十日的凌晨,執行前要面向大陸敬禮,喊出臺灣是中國的,手續走完,人被執行,名單上還有朱楓,跑線的交通員,聶曦,身邊的副官,這次一起走。
李克農把這次營救記在心里,往后一直照看吳石的孩子,學費書費不讓斷,烈士的名分要辦到位,一九七三年,周恩來在家屬的信上批示應享受烈士待遇,檔案里把位置擺正,名字回到原處,這條隱蔽戰線上的搭檔,命運被時代推著走,手上的事一件件做,輸贏不掛在嘴上,留下的東西在人心里站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