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在白酒企業三季報密集發布的階段,一條數據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被業內譽為“千年國酒老二”的五糧液,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縮水70億元,凈利潤下降超10%,其中第三季度單季收入更是暴跌逾五成。
長期以來,白酒板塊都被視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柱,即使在經濟波動時期,頭部品牌通常也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態勢。
那么,為何如今五糧液會突然出現如此顯著的業績下滑?在整個行業普遍承壓的背景下,是否仍有企業能夠實現逆勢上揚?這一現象背后又折射出怎樣的產業變遷邏輯?
![]()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首先將視野拓展至整個上市白酒陣營。數據顯示,2025年1-9月,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冰火兩重天”格局。
僅有兩家公司實現了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的雙重正增長,其余17家均陷入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的困境。而這僅有的兩位“逆行者”,正是行業龍頭貴州茅臺和近年來持續發力的山西汾酒。
茅臺在前三個季度錄得約6%的營收與凈利增幅,表面看守住了基本盤,但細究其單季表現則暴露出隱憂。
![]()
第三季度,茅臺的收入與利潤增速已近乎停滯,若此趨勢延續,四季度能否延續增長仍存不確定性。
山西汾酒的情況也大體相似,雖然整體業績保持韌性,但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微降1%,顯示出增長動能正在減弱。
相較之下,作為高端白酒第二梯隊的核心力量,五糧液的表現堪稱斷崖式下挫。今年1至9月,其實現營收609.4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5.11億元,兩項關鍵指標降幅均超過10%。
![]()
尤為嚴峻的是第三季度,公司單季營收僅為81.74億元,同比下降53%;凈利潤同比銳減66%,創下近年來最大跌幅。如此慘淡的數據,幾乎等同于市場端出現了“動銷停滯”的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時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曾公開表示,公司將力爭實現與宏觀經濟同步的增長目標,即約5%的年度增幅。
但從當前財務表現來看,這一預期顯然難以達成,這也標志著五糧液連續兩年未能兌現既定業績承諾。
![]()
事實上,此次危機并非毫無預兆,問題根源直指五糧液最為核心的支柱產品——第八代五糧液(簡稱“八代普五”)。
對于高端白酒企業而言,主力產品的市場價格不僅是品牌價值的體現,更是決定盈利水平的關鍵變量。
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以八代普五為主導的核心產品線貢獻了410億元銷售收入,占總營收比重高達80%以上,其戰略地位無可替代。
![]()
為了提振業績,曾從欽于2024年初主導了一輪價格上調,將八代普五出廠價由969元/瓶提升至1019元/瓶。然而理想中的價格傳導并未實現,現實市場反應冷淡。
截至10月31日,“今日酒價”公眾號披露,52度八代普五的批發價僅徘徊在855元左右,不僅遠低于出廠價,相比年初還出現了明顯回落。
電商平臺的價格戰更為激烈:京東自營旗艦店通過“百億補貼”后,實際成交價低至820元;天貓超市同類產品售價亦不過845元。
![]()
據多家券商實地調研反饋,終端零售環節中,八代普五的實際銷售價格已跌至820元區間,較年初累計下滑近100元。
這種“批零倒掛”的局面,不僅嚴重侵蝕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更動搖了市場對五糧液品牌溢價能力的信心。
為遏制價格滑坡,曾從欽團隊采取了一系列果斷舉措。作為一名具備經濟學背景的企業管理者,他深知價格體系對高端品牌的深遠影響。
![]()
2024年初,五糧液啟動“控貨穩價”策略:一方面,主動削減2024年度經銷商合同供貨量20%,通過控制供給緩解渠道庫存壓力。
另一方面,暫停八代普五的常規供貨,并要求經銷商回購市場上低于900元/瓶的產品,該政策已在華東、華南及華中多地得到驗證。
同時,公司強化渠道管控,明確劃分傳統渠道與線上銷售渠道邊界,組建專項小組實時監控主流電商平臺的價格行為,力圖解決長期存在的“線上線下價差過大”難題。
![]()
短期內,上述措施確實帶來一定成效,八代普五市場價格一度小幅回升。但整個白酒產業鏈仍面臨巨大的庫存積壓問題,尤其是流通環節積貨嚴重,缺乏支撐價格持續反彈的基礎。
有分析指出,五糧液三季度的深度回調,實則是行業下行周期中的主動戰略調整——犧牲短期業績換取渠道去庫存與價格體系修復。
從長遠視角看,此舉有助于企業擺脫歷史包袱,輕裝前行。而今年“雙節”期間的市場動銷反饋表明,八代普五在當前價位下的出貨節奏已趨于順暢,庫存壓力有所緩解。
![]()
在推進“控貨穩價”的同時,五糧液也在加速營銷體系改革,試圖通過重構渠道結構與消費場景打開新增長通道。
曾從欽將2025年定義為“營銷執行提升年”,早在春季便啟動全面營銷體制改革:撤銷原五糧液品牌事務部,整體并入酒類銷售公司統一管理。
隨后將原有的27個營銷大區整合為北部、南部、東部三大區域中心,構建起“總部—區域中心—終端”的垂直管理體系,增強對一線市場的掌控力。
![]()
在渠道拓展方面,五糧液投入力度不減。2025年上半年,新增合作終端7990家,開發企業級客戶60家。
持續推進“三店一家”建設(體驗店、專賣店、旗艦店、品鑒家),累計新增242家;在20個重點城市推行終端直配模式,有效壓縮中間環節、降低運營成本。
數據顯示,經銷渠道仍是五糧液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上半年出貨額達280億元,占總營收比例接近56%。
![]()
為應對消費群體代際更替,五糧液積極布局新興消費場景,其中宴席市場成為重點突破方向。
通過設置高掃碼獎勵機制,推動消費者開瓶參與互動,上半年宴席場次與掃碼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終端消費者超283萬人次,在存量競爭環境中成功挖掘出新的增長潛力。
產品結構優化也是此次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五糧液計劃進一步夯實“1+3”產品矩陣,加大對五糧液1618、低度系列等細分品類的資源傾斜。
![]()
今年4月下旬,公司舉辦大型新品發布會,一次性推出涵蓋主品牌、濃香系列在內的17個新產品系列,精準切入商務接待、婚宴慶典等主流使用場景。
但由于市場需求疲軟,企業在促銷投入上趨于謹慎。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為66.3億元,同比減少約11億元,反映出管理層在當下階段更加注重成本效率與財務穩健性。
值得肯定的是,五糧液的一系列轉型動作已初見成效,最直觀的體現是合同負債的變化。作為衡量經銷商打款積極性和未來信心的重要指標,合同負債常被稱為酒企的“隱形蓄水池”。
![]()
截至2025年9月末,五糧液合同負債達92.68億元,雖環比略有回落,但相較去年同期的70億元增長超過22億元,說明渠道信心正在逐步回暖,為后續復蘇積蓄動能。
除深耕國內市場外,五糧液亦加快國際化步伐,探索海外增量空間。
早在2024年12月,曾從欽就明確提出“完善國際渠道布局,鞏固海外華人消費基本盤”的發展戰略。
![]()
今年以來,公司高層頻繁出訪海外:4月,總經理華濤帶隊開啟“五糧液和美全球行”日本站活動,首家授權海外體驗餐廳正式落地東京。
7月,副總經理王源培率隊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與瑞典斯德哥爾摩,深入考察當地餐飲、商超等零售終端,收集一手市場情報。
作為企業掌舵人,曾從欽本人亦多次親赴境外調研,10月29日借APEC平臺啟動韓國站活動,并實地走訪仁川機場免稅店、樂天瑪特酒類專柜等核心渠道,與本地合作伙伴深入交流。
![]()
為適配不同地區的飲酒習慣,五糧液在產品創新上也做出嘗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歐洲市場推出白酒基底雞尾酒,在韓國上線氣泡酒新品,憑借獨特風味與文化融合理念贏得當地消費者喜愛,市場反響積極。
不過必須清醒認識到,白酒作為中國特色烈酒,在海外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境外營收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依然偏低。國際化之路注定漫長,需長期投入與耐心培育。
![]()
面對行業周期性低迷與業績壓力,五糧液管理層通過多重方式向資本市場傳遞信心。
10月底,公司同步發布兩項重磅公告:一是擬派發現金紅利約100億元,這一分紅規模在當前盈利環境下尤為難得,彰顯企業對股東權益的高度負責。
二是宣布自4月啟動的增持計劃已圓滿完成,六個月內累計買入金額達8億元,充分體現了高管團隊對企業前景的堅定信念。
![]()
此外,管理層多次公開強調,未來將聚焦“五個一流”體系建設,首要任務便是“打造高效戰略管理與執行體系”,全面提升組織執行力,增強穿越周期的能力。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較為理性:三季報發布后,五糧液股價短暫回調,但迅速企穩回升,目前市值穩定在4600億元左右。
這一走勢背后,既體現出投資者對五糧液“控貨穩價”“營銷革新”等應對策略的認可,認為企業已進入主動調優階段;同時也反映出市場對白酒行業長期價值仍持樂觀態度,相信頭部品牌憑借深厚底蘊與渠道優勢,有望在調整期后迎來復蘇。
![]()
回顧過去一年,本輪白酒行業的寒冬來勢之猛、持續之久,遠超以往。
不只是五糧液,其他一線品牌同樣舉步維艱:瀘州老窖第三季度營收下滑9.8%,利潤下降13%,雖略優于此前機構預測的20%跌幅,但仍未能扭轉頹勢。
古井貢酒作為近年成長性突出的企業,第三季度遭遇重創,營收驟降52%,凈利銳減75%;洋河股份延續低迷狀態,第三季度再度錄得虧損。
全行業的集體下滑,本質上是居民消費需求收縮的真實寫照。
![]()
隨著消費觀念趨于理性以及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壓縮非必要支出。“男人不喝酒、女人不化妝”的說法雖顯夸張,卻折射出當前消費意愿的整體降溫。
即便是此前備受追捧的新消費賽道,近期也普遍遭遇股價破位下跌,消費復蘇之路依舊道阻且長。
對五糧液而言,2025年無疑是極具挑戰的一年,業績大幅跳水使其“千年老二”的行業地位受到嚴峻考驗。
![]()
但從另一維度審視,行業調整期恰恰為企業提供了“修煉內功”的寶貴窗口。通過本輪渠道清庫存、營銷體系重構與全球化試水,五糧液正系統梳理內部短板,優化業務生態。
未來,隨著消費情緒逐步回暖與企業自身競爭力不斷增強,五糧液能否重拾增長引擎,再度穩固其行業領先地位?
答案尚待時間揭曉,但至少可以確認的是,五糧液已經邁出了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