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縣域史志錄
一、三臺山上訪恒城
感于廉江城建歷史遺存之罕見,近日與好友相約同上三臺山訪古城垣,冀有所得。探至市府與縣背嶺村交界有一段磚墻,似是清末所砌筑,并不是明清時期的城墻。附近只見一道土垣隆起,疑即縣志所繪北城墻所在,今天竟然片磚無存。訪古不獲,天色亦漸暗,惟山松數本偃仰可愛。尤其近民居后一株,大可合抱,樹頂不知年時為雷所擊,虬勁如蟠龍,疑為乾隆邑令喻寶忠植松萬株所遺也。
![]()
二、廉江出土“吳川”銘城磚數日后,再次約友游西街,我們終于在西關外新安境一帶的民居附近收集到幾品巨大的灰紅磚,同行皆興奮不已,一直在尋找的石城縣城墻遺痕終于現身,此即城墻磚無疑。攜歸工作室清洗干凈,夕照之下,赫然發現隱約有筆畫三字,而其上仍有筆畫,豎起一看,“吳川”二字赫然入目。
![]()
收集到的這方銘文殘磚,尺寸巨大,棱角嶄然如新,結合上引用的文獻,筆者嘗試作以下考證。
![]()
三、明清勢力在粵西反復拉鋸史載,明清勢力在粵西地區反復拉鋸,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石城縣志》載:順治六年(1649)冬,明將施尚義據城,毀民房,殘城郭。又據《亂離見聞錄》:廣西施尚義、葉標領明太師陳邦傅,以永歷札付招兵,恢復一時,叛黨復萌。按《古羅高氏族譜》中的《高式金家傳》載,鼎革之際,進士高魁之子高式金,曾投奔陳邦傅以圖復明,高氏見其貪奢腐敗,頗為失望,不久便遁歸石城,隱居鄉間不復出。施、葉擁至數十萬眾,破化州,圍高州四閱月。糧盡,殺馬食,方國泰、趙國威、周朝三鎮始投降。至是陷石城。施尚義,明將,籍貫待查(一說為高州人),封陽春伯,又系石城進士龍大維姻親。施氏孫女嫁與龍大維之子龍旻。順治七年 (1650),明高雷總鎮官李明忠率兵攻占高雷兩府。此時屬明。順治八年(1651),清廷總兵徐有功率兵進攻高雷廉三府,李明忠戰敗逃往龍門。此時屬清。順治九年(1652),靖南王耿繼茂班師自本縣至電白。是年,改設化吳石營,配參將、守備各一員。順治十年(1653) 七月,明將施尚義、葉標從石城攻占吳川,執殺知縣黃應乾等人。此時屬明。當年八月,清廷平藩標下副總陳武、參將李之珍發兵征剿吳川,吳川境內損失慘重。此時屬清。順治十一年 (1654)三月,南明安西王李定國再次由廣西柳州出兵廣東,在石城青頭營擊退清兵的狙擊進入高雷。高州府守將張月、雷州協將先啟玉投降。此時又屬明。當年六月,李定國從高州率兵進攻新會城,久政不下。十二月,李定國敗退廣西。至此,高雷復歸清廷。
![]()
四、化吳石參將調磚修城按,順治九年(1652)至康熙三年(1664),石城所在的化吳石營統化州、吳川、石城三地城防軍事是一體的。光緒《石城縣志》·大事記載:順治十二年,高雷廉總兵栗養志移鎮石城,并督修城垣記錄。而高、雷兩府歸清后,為抵御明軍襲擊,清軍抓緊修筑各處軍事防守。石城作為高廉雷三府咽喉要塞,扼廣東南路之要沖,又臨濱海,退可回到廣西或海南島,進則廣州,勢必為首要防御前沿,鞏固陣地自然成為清廷重點關注事項。
![]()
康熙十一年刻本《高州府志》·戎備條:順治十二年(1655),石城縣奉文增修平頭城。高雷廉總兵栗養志移鎮本邑,屯兵索賦,增城開濠。事實上亦如此,高雷廉總兵栗養志正常狀態下駐高州,而此時移鎮石城,說明軍事狀態頗緊急:光緒《吳川縣志》·城池條:崇禎十年 (1637),知縣童兆登督工重修,在女墻二垛子下加磚堆,堆上加一板為城守。而這件“吳川”銘文城磚,又是何時所燒制?查《吳川縣志》可知,正是崇禎十年吳川知縣童兆登重修城墻,并在垛子之下加磚堆以為備用,這批城磚并沒有壘砌入城墻內。
![]()
又,《吳川縣志》中關于化吳石參將的記載:順治四年,設守備一員,領吳川營,設游擊一員。九年,設化吳石參將一員,駐城內…惟吳川營兵轄于化吳石,以備遣調。石城縣在順治十二年修城墻所用的磚料數量浩大,而明崇禎以來連年戰火,或許縣城周邊磚窯早已被毀,窯工亦已逃散。高雷廉總兵栗養志修城既急,所需磚料頃刻間無從燒制,于是,遣吳川營兵不辭百里之遙調運吳川縣崇禎遺留的這批備用磚,這才能解釋石城縣為何有“吳川”銘文城磚的疑問。五、輾轉使用的城磚據石城縣志顯示,康熙二十四年(1685),還拆除這批城磚去砌學宮照墻。民國二十八年(1939)九月,中國進入全面抗日戰爭時期,為實行清野抗戰,本縣各界代表會議,議決將城垣拆除。自此,洪武年間開始興筑的石城縣城墻徹底消失在人們視野中。所有城墻磚拆解另作他用,而不少城磚亦就近流入民居之間。至此,筆者不由得感嘆:普通的一塊磚石,細究之下,竟和大歷史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康熙《高州府志》光緒《吳川縣志》光緒《石城縣志》陳舜系《離亂見聞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