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官員證實,本周從加沙轉運而來的三具人類遺骸,經專業法醫鑒定后確認,它們根本不屬于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中被綁架的人質。“我們收到的遺體,不是我們的人質。”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在近日接受美聯社采訪時,給出了這個讓各方始料未及的結論。
但哈馬斯的武裝派別立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他們向美聯社透露,當地時間本周五就主動提出要移交“身份還沒查清的遺體樣本”,可以色列當時拒絕接收,反而要求必須把完整遺骸送去接受檢查。“我們主動交遺體,就是為了反駁以色列說我們‘故意拖延移交’的指控。”哈馬斯在聲明里解釋,加沙衛生部門手里連DNA鑒定試劑盒都沒有,想確認這些遺體的身份實在是力不從心。截至目前,關于這三具遺骸的更多信息,都還沒有對外公開。
以色列官員強調,他們找回所有被綁人質(包括遺體)的決心不會動搖,但同時嚴厲呼吁哈馬斯“切實履行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按照協議,哈馬斯需移交被綁人質的遺體,以色列則歸還巴勒斯坦人的遺骸,這是雙方早就約定好的“互惠交換”。
有意思的是,這個“遺骸烏龍”消息公布前,以色列剛在近日把30名巴勒斯坦人的遺體送回加沙,這本是交換進程里的常規環節。數據顯示,自停火開始到現在,以色列已經歸還了225具巴勒斯坦遺體,可加沙衛生部說,其中只有75具被家屬認了出來。很多遺體的身份和死亡情況都模糊不清,因為當地衛生部門壓根沒把平民和武裝分子的死亡記錄分開統計。
![]()
再看哈馬斯這邊的履約情況:自從上個月停火啟動,他們只釋放了17名被關押人質的遺體。如今外界普遍認為,還有11名以色列已故人質的遺體被扣在加沙,但找回這些遺體的努力好像走進了死胡同,哈馬斯通常好幾天才肯釋放一兩具遺體,加上雙方在身份識別上拖拖拉拉,還總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協議”,整個移交進程徹底卡殼了。
作為協調方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此也是焦頭爛額。委員會主席米里亞娜·什波利亞里奇·埃格早前在給《新聞周刊》的聲明里坦言:“不管是行動限制、戰火破壞,還是背后的政治拉扯,很少有沖突能像加沙這樣全方位考驗我們。但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絕對不能掉鏈子。”該組織在本周初還特意跟福克斯新聞強調:“按照國際人道主義法,就是規范戰爭中各方行為的國際規則,找到死者、收攏遺體并送還給家屬,是沖突雙方都必須擔起的責任。”
對那些人質家屬來說,每多等一天都是煎熬。人質及失蹤人員家庭論壇在本周初給BBC的聲明里寫滿了痛苦:“這種深入骨髓的痛,根本沒法用語言形容。人質們早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我們現在就要把他們所有人都帶回家!”
目前,被扣在加沙的11名以色列已故人質,他們的遺體下落還是個謎。以色列官員和國際調解人正一遍遍催促哈馬斯:一方面得加快把剩下的遺體交出來,另一方面要把那些還失蹤的人的身份說清楚。雖說摩擦不斷,但以色列和哈馬斯都表態“想保住停火成果”,可這次的“遺骸烏龍”,無疑給雙方接下來的合作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