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紅十字會協助將三具遺體從加沙地帶轉交給了以色列當局,本來大家都以為這是停火協議下常規的遺體移交流程,等著以色列方面確認身份后發布消息。
未料,以色列軍方完成法醫核驗,結果觸目驚心:此三具遺體殘骸,竟并非停火協議里尚未歸還的11名加沙遇難人質所有,真相令人唏噓。
這次的遺體轉交從一開始就透著點不尋常,以往哈馬斯轉交人質遺體時,都會提前宣布相關消息,但這次卻異常低調,全程沒有任何公開聲明。
![]()
以色列方面拿到遺體后,也沒立刻就遺骸釋放一事發表評論,一時間大家都搞不清這些遺骸到底是誰的。
從順利到生變
巴以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彼時,哈馬斯迅速將20名尚存的人質悉數交出,在此之后,又漸次歸還遇難俘虜的遺體,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應著這場沖突中的人道訴求。
起初,移交工作進展頗為順遂,截至目前,累計已有17具遺體被送返,其中包含15名以色列人、1名泰國人以及1名尼泊爾人。
![]()
本來想這樣的順利局面能一直持續,直到所有遇難人質的遺體都能歸鄉,但后來發現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停火伊始,哈馬斯手中扣押著總計28具人質尸體,仍有11具尚未移交,而這未移交的尸體中,還包含兩名外國公民。
在此次引發爭議的遺體移交前一日,即周四,哈馬斯方才移交遇難人質阿米拉姆?庫珀與薩哈爾?巴魯赫的遺體,這是逾一周以來的首次移交,引發外界諸多關注。
![]()
除了這次有爭議的三具殘骸,哈馬斯之前還轉交過一具不在28名失蹤者名單里的無名尸體,甚至還送回過一名在戰爭初期就已被找到的以色列遇難人質的部分遺骸。
毋庸置疑,此般情形令以色列方面怨憤不已,他們覺得,哈馬斯僅歸還部分遺骸而非完整遺體之舉,已然違背了雙方所達成的停火協議。
移交背后的博弈與分歧
周六的時候,哈馬斯終于對此事做出了回應,他們坦言,已將身份未明的尸體移交以色列。還稱本欲提供樣本供以方檢測,卻遭其拒絕,以色列方面僅要求對尸體進行檢查。
![]()
哈馬斯卡桑旅對此的解釋是,之所以主動移交這些尸體,是為了先發制人,防止以色列方面借此提出任何不合理的索賠。
如此看來,雙方在這件事上的立場可以說是完全對立,以色列方面因為收到非人質殘骸以及部分遺體而感到強烈憤慨,他們覺得哈馬斯沒有完全履行停火協議中關于遺體移交的義務。
而哈馬斯則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出于主動溝通的意愿,卻被以色列拒絕,后續的解釋更像是在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
這次的爭議暴露了停火協議中存在的明顯漏洞,協議只籠統地約定了哈馬斯需要歸還遇難人質的遺體,但對于遺體的完整性、身份確認的具體流程等細節并沒有明確規定。
這就導致雙方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理解上的偏差,進而引發矛盾,回顧以往巴以停火期間的遺體移交案例,雙方通常都會提前溝通好遺體的身份信息,紅十字會也會全程參與身份核驗工作,很少出現這樣大規模的身份爭議。
比如2021年巴以沖突后的遺體移交,整個過程就相對順暢,沒有出現類似的分歧,這次的遺體移交爭議給本就脆弱的巴以停火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
![]()
雙方之間的互信本就薄弱,這樣的事件無疑會進一步削弱彼此的信任,給后續11具人質遺體的移交協商增加難度。
更何況,以色列民眾對哈馬斯的不滿情緒已經因此上升,這可能會給以色列政府帶來更大的內部壓力,進而影響其對巴以關系的后續決策。
國際社會目前也在密切關注此事,美國作為停火協議的斡旋方,尚未就這次的爭議發表明確立場。
![]()
紅十字會在這次移交中雖然起到了協調作用,但面對雙方的分歧,暫時也沒有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整體來看,這次的三具非人質殘骸移交事件,看似是一次簡單的流程失誤,實則反映出巴以雙方在停火協議執行中的深層矛盾。
![]()
哈馬斯與以色列在檢測提議、遺體完整性等問題上的僵持,不僅讓遇難者家屬的期盼落空,也讓巴以局勢的緩和之路變得更加坎坷。
未來,雙方若想推動停火協議的順利執行,就必須正視這些細節問題,加強溝通協商,用更務實的態度解決分歧。
否則,類似的爭議還可能再次發生,巴以之間的和平進程也將面臨更多阻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