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也就剛停戰一天,美方似乎就覺得自己又行了,再度對華顯露強硬姿態。
據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3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公開聲稱,中方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是“犯了嚴重錯誤”,最快1年,慢的話就是2年,美國就能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
這番表態,也讓全世界徹底看清了美方此前同意“停戰”的深層意圖——他們想要的,正是這一年左右的緩沖期。在美方看來,這段時間足以讓他們全力搭建一條將中國排除在外的稀土供應鏈,待布局完成后,便能手握談判籌碼,重新掌握對華博弈的主動權。
事實上,在中美關稅戰持續的過程中,美方早已為此鋪路。他們頻繁與烏克蘭、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簽署關鍵礦產開采協議,試圖通過“廣撒網”的方式,從全球范圍內尋找中國稀土的替代來源。此前特朗普也曾高調宣稱,“一年之后,美國的稀土會多到用不完”,與貝森特的表態形成呼應。
![]()
但顯然,美方的這份時間表未免過于樂觀,甚至可以說是脫離現實。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數十年沉下心深耕產業的結果——從開采、冶煉到加工,我們已構建起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供應鏈體系。
反觀美國,至今連稀土分離提純的核心技術都依賴外包,即便美西方各國能挖出稀土原礦,最終仍需遠渡重洋送到中國進行處理。要知道,全球超過90%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和成熟技術,至今仍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
美國想在短短一兩年內徹底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絕非“口頭逞強”就能實現。
要知道,早在2010年,美國和日本就曾高調宣稱要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可15年過去,這兩個國家不僅沒能發展出像樣的稀土產業,甚至連自主供應鏈的雛形都未形成。照當前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壁壘來看,即便再給他們10年,想要打造出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鏈,依舊是難如登天。
有人曾調侃美國“一被掐脖子就服軟,一松勁就吹牛”,但從此次貝森特的表態來看,美方甚至到了“一邊被掐著脖子,一邊還在吹牛”的地步。
可吹牛終究無法改變現實——中方既然能放松稀土管制,自然也有能力進一步收緊,具體如何調整,完全取決于美方的實際行動。在此也想奉勸貝森特,與其在媒體面前口出狂言,不如珍惜中方釋放的善意;若仍執迷不悟,非要再度對華翻臉,未來中方的反制措施恐怕只會更加猛烈。
當然,我們也不能對美方的動作掉以輕心。特朗普政府此前一直在拼命推動稀土“去中國化”,尤其擅長拉攏盟友共同布局,試圖從產業鏈上游切斷對中國的依賴。
因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警惕,在稀土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領域持續筑牢防線,堅決打擊那些違背國家產業安全意愿的違法犯罪行為,嚴防中國的稀土核心技術被不法分子竊取或泄露,確保國家在這一戰略資源領域的絕對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