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
那一年,父親五十歲生日宴后,我陪他在陽臺喝茶。月光灑在他斑白的鬢角上,他突然說起這些年悟出的識人道理。
“你看樓下那些老伙計。”父親指著小區花園里散步的人群。穿舊夾克的老王總是走在最后,話很少。“不是他性子冷,是退休金少,兒子又欠債,人窮自然氣短。”而走在最中間談笑風生的,是退休前就當上處長的老李。“人富親戚多,這話不假。上周他女兒出國,送行的親戚站滿半條街。”
父親抿了口茶,說起他單位的小張。“那孩子能力不錯,就是太愛表現,開會總是搶著發言。結果言多必失,上次說錯話,到手的升職機會就飛了。”反倒是平時沉默的小劉,關鍵時刻膽大接了別人不敢接的項目,現在已經是部門主任了。
“感情里啊,誰先認真誰就輸了。”父親突然提到表姐。那年她不顧一切追求愛情,結果現在過得最辛苦。“太主動的人,往往最后最被動。”
這時,樓下傳來吵鬧聲。是鄰居在追債,借錢時發誓三個月還清的人,現在躲著不見面。“真正守信用的人,不會把誓言掛嘴邊。”父親搖頭。
我想起上周同事聚會。滴酒不沾的小王始終保持著禮貌微笑,但誰也不知道他真正想法。“不喝酒的人,最難交心。”父親說,“倒不是勸酒,而是人總要在某個時刻卸下防備。”
這讓我想起舅舅,年輕時甜言蜜語,承諾的事卻沒幾件辦成。“現在他再說‘盡量’,我們就知道這事準黃。”
月光下,父親的臉龐顯得格外深邃。“這些道理,我五十歲才真正明白。不是教你世故,是讓你少走彎路。”
如今我也到了明白這些的年紀。每當看到年輕人重蹈覆轍,就想念起那個月夜。識人如品茶,需要歲月沉淀。父親教的不是算計,而是如何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既保持清醒,又守住溫暖。
這些樸素道理,比任何成功學都來得真切。它讓我懂得:知世故而不世故,識人心而不猜疑,才是真正的成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