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防空系統的無眠之夜
深秋的第一個月以對俄羅斯的無人機大規模集群式襲擊拉開帷幕。在 11 月 1 日夜間,數波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數個城市。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其防空部隊擊落了 98 架無人機:別爾哥羅德地區 45 架,薩馬拉 12 架,莫斯科地區 11 架(其中 6 架據稱正飛往莫斯科),沃羅涅日和羅斯托夫地區各 10 架,圖拉 4 架,利佩茨克和梁贊各 2 架,庫爾斯克和卡盧加各 1 架。
![]()
當地 Telegram 頻道報道稱,包括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在內,以及其他地區出現了停電,這很可能是由無人機造成的。俄羅斯當局沒有對夜間的事件發表官方評論。然而,能源供應商聲稱停電是由于電網故障引起的。
與此同時,由于受到無人機威脅,奔薩、薩馬拉、薩拉托夫、卡盧加和坦波夫的機場暫時限制了航班起降。
十月下旬,烏克蘭軍隊還襲擊了布良斯克和奧廖爾地區的能源網絡,并擊中了“弗拉基米爾斯卡亞”變電站。這些襲擊指向一種蓄意的戰略,即對俄羅斯境內的后勤和關鍵基礎設施施加壓力。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迫使敵方將資源用于防御,同時也對平民造成心理壓力。
![]()
2. 襲擊俄羅斯的戰略環形輸油管道
10 月 31 日,烏克蘭安全與國防部隊成功地使位于莫斯科地區拉緬斯科耶區的“環形”燃料管道這一主要軍事資產癱瘓。輸送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所有三條管線都發生了爆炸。
![]()
對該管道的破壞給軍事設施和關鍵地區的燃料供應造成了實質性的后勤問題。武裝警衛和反無人機系統未能阻止烏克蘭的行動,這表明烏克蘭國防部隊的準備和協調水平很高。
這次襲擊也展示了烏克蘭“深度打擊”戰略的有效性。該戰略結合了無人機、特種作戰和網絡行動,以系統地削弱敵方。
俄羅斯可能會嘗試用儲備庫存或緊急維修來彌補損失。但這些措施需要時間、資源和注意力——這些正是敵方在積極戰斗中可能缺乏的要素。波克羅夫斯克、米爾諾赫拉德和庫皮揚斯克仍是前線的熱點地區。與此同時,對后勤和能源基礎設施的襲擊迫使俄羅斯將資源從進攻行動轉移到后方防御。
3. “火柴、火把、蠟燭”
在冬季和供暖季來臨之前,俄羅斯加緊了對烏克蘭能源部門的襲擊。根據烏克蘭空軍的消息,10 月 30 日,俄羅斯在一次大規模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中使用了 653 架無人機和 52 枚導彈。關鍵設施受損,包括服務于南烏克蘭、赫梅利尼茨基和里夫內核電站的輸電線路。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報告稱,該機構專家在襲擊期間被迫躲避,部分反應堆機組暫時降低了輸出功率。
在此背景下,烏克蘭無人系統部隊指揮官羅伯特·“馬扎爾”·布羅夫迪警告俄羅斯人不要過早慶祝,并暗示將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
“停電并不可怕。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不便。習慣它吧。USF(無人系統部隊)的‘鳥兒們’將與國防部隊深度打擊工具包的其他要素一道,確保一次快速的、盡管有些被迫的適應。你們會應付得來:‘火柴、火把、蠟燭’,”他在 Facebook 上寫道。
正當俄羅斯試圖通過停電和破壞電網來瓦解烏克蘭人的士氣時,烏克蘭則表明它有能力打擊敵方境內的關鍵目標,并保持戰略主動權。
定期的停電和對關鍵基礎設施的襲擊給俄羅斯人口造成心理壓力。它們迫使人們適應不穩定的條件,并損害士氣。
烏克蘭無人機的夜間突襲和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精準打擊并非隨機行為。它們是系統性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結合了技術、定向打擊和心理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