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早《A股重磅資金報告:央行、證監會都有大動作!11月的行情穩了!》一文中,我和大家聊到了本周A股市場沖高回落,周四、周五連續中陰殺跌,但市場虧錢效應并不明顯的根本原因。即三大主力資金中,對市場整體走勢影響最大的被動基金有明顯壓盤動作。但游資和主動基金卻在加倉!
而本周末,國內外消息面上大事不少,國內方面,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要加力實施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并購重組制度;近日國產創新藥“出海”進程明顯提速,多起重量級BD交易落地。國外方面,美股“科技七巨頭”中的谷歌、Meta、微軟、亞馬遜和蘋果披露最新財報,均明確指出將增加資本支出!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中美貿易協定最早可能于下周簽署。
這些消息肯定會對下周A股市場格局產生直接影響,那么哪些板塊將會是下周A股市場的核心主線熱點呢?
在綜合了市場消息面、基本面、資金面和技術面后,我認為下周A股市場的有兩條相對明確的主線熱點,一是各路資金激戰正酣的順周期;二是周五強勢崛起的創新藥!
![]()
一,順周期:原材料價格跳漲疊加需求旺盛,鋰電池領銜順周期大漲!
順周期是近期A股市場的核心主線熱點之一。看起來順周期的多個分支板塊在10月之后的交投活躍度才明顯升級。不過實際上,從今年6月中央多部委加碼反內卷政策開始,整個市場對順周期板塊的關注度就大幅提升了。
據我觀察,今年6月多項反內卷政策落地后,碳酸鋰和多晶硅的價格率先觸底反彈。而在A股市場中,順周期板塊的主要投資邏輯就是股期聯動。在商品期貨的上漲周期中,上市公司業績會迅速好轉,并傳導到股價上來。而這也是順周期板塊本輪行情的主要驅動力!
我統計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以來,鋰電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和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均出現了連續大漲。其中,碳酸鋰9月一直是橫盤狀態,但10月再次轉漲,10月10日之后的10個交易日里,碳酸鋰期貨價格就快速上漲了10%。而今年6月至今,碳酸鋰的價格已經大超超過35%!六氟磷酸鋰的中短期漲幅則更大,十一長假之后的幾周時間里,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幅度已接近60%!而9月15日以來,價格則接近翻倍!
![]()
按照我近期分析,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跳漲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結構出現改善!供給側上,近期國內鹽湖提鋰、鋰云母等供給增量的實際釋放節奏;需求側上,隨著全球向清潔能源加速轉型,電池儲能正從邊緣角色迅速崛起為能源市場的核心賽道,這導致近期多個儲能廠家極缺電芯,而一些鋰電池企業已經處于滿倉狀態。
光伏方面,多晶硅期貨價格在今年6月已經開始觸底反轉,6月24日至7月24日短短1個月內,多晶硅期貨價格累計漲幅就高達80%!由于階段漲幅過大,所以7月底到10月中旬這段時間里,多晶硅一直是高位震蕩走勢,并未繼續向上拓展空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期蓄勢充分后,本周多晶硅的價格已有重新啟動的跡象。本周內累計漲幅已經達到10%,再次逼近前期高點!
而在多晶硅價格大幅反彈帶動下,近日多個光伏龍頭企業披露的最新財報數據均顯示,凈利潤出現了扭虧跡象。典型如連續8個季度凈利潤虧損的硅料龍頭TCL中環,受益于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回升,今年Q3虧損幅度相較于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不僅如此,陽光電源的三季報數據也顯示,三季度營收同比增加了33%,歸母利潤同比增長56%!
![]()
不難看出,反內卷政策和行業供需結構改善,是近期多個商品期貨價格走強的主要推手。而商品期貨價格大幅反彈,也已經開始兌現在上市公司的業績上。
困境反轉,是主力機構偏愛的投資策略之一!結合交易數據來看,6月底、7月初,主力機構曾一度大幅加倉過順周期板塊。但8月到9月,商品期貨價格漲速放緩,主力就沒有繼續加倉。10月商品期貨再次走強,主力也選擇快速跟進!
以鋰電池為例,據我觀察,今年6、7月主力機構有連續加倉的動作,最后一次大幅加倉是在8月11日。但8月11日至9月30日之間,主力機構并未繼續加倉,這和期間碳酸鋰漲幅不大有關。9月30日開始,主力機構再次大幅買入。而9月30日至今,鋰電池板塊內有15家公司被主力機構大幅加倉,是近期除了半導體之外,主力機構買入最多的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鋰電池板塊連續走強,除了機構在加倉外,游資也在大幅買入。鋰電池是游資本周買入最多的板塊。
![]()
一,創新藥:四季度BD有望加速落地,主力機構大幅回流!
醫藥股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一直不受各類投資者的待見,尤其是主力機構,幾乎很少加倉醫藥股。但這種情況在今年就出現了較大的變化。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創新藥出海大幅提速,一些龍頭企業的業績開始落地,行業基本面邏輯已經生變!
對此,有業內機構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創新藥的BD交易總額就已經超出去年全年,單邊超過10億美元的大額交易高達16筆!這表明,今年就是我國創新藥出海的爆發元年。
也正因為如此,今年二季度創新藥板塊曾走出過一段大級別的趨勢主升浪。8月之后,板塊轉入高位震蕩期,一直持續到本周五再次大漲!而周五板塊異動,除了基本面外,還和消息面上的密集利好有直接聯系:
![]()
1、近期翰森制藥、普瑞金、維立志博、奧賽康、海和藥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宣布達成BD授權交易,涉及ADC、細胞治療、自免及實體瘤稀缺靶點藥物等核心賽道,總金額達數十億美元。
2、近日,信達生物宣布與武田制藥達成全球戰略合作,以12億美元首付款和102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的組合,將IBI363、IBI343和IBI3001這三款核心抗癌管線推向全球市場,交易總金額最高達114億美元。
3、10月26日-10月27日,第十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召開,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多元支付政策的完善,國內創新藥市場有望成長壯大,中國有望從“醫藥大國”向“醫藥強國”邁進。
![]()
從上述消息可以看出,進入10月后,我國創新藥出海進程再次明顯提速,多起重量級BD交易落地。可以說,10月份國產創新藥BD的“井噴”是我國創新藥產業進入全球主流梯隊的集中兌現,我國創新藥行業正進入商業化放量期,并逐步從本土市場邁向全球市場。
在基本面和消息面共振的情況下,近期主力機構開始回流創新藥板塊,且在本周五有大幅加倉動作,這點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根據我今早文章的統計,10月13日開始,主力機構有序回流創新藥板塊,不過前面的回流量不算太大,直到本周五開始暴力加倉。具體數據是,10月13日至今,創新藥板塊內有8家公司被主力機構大幅加倉。而這8家公司中,有6家是在本周五集中買入的。
也就是說,本周五創新藥大漲,可以看成是主力機構的主要成本位!那么未來一段時間,整個板塊都很難跌破這一點位!
游資方面,盡管買入量沒有機構大,但本周游資也有中幅加倉,是所有主線熱點中,游資買入第二多的板塊。本周游資買入最多的是鋰電池。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順周期與創新藥,基本面上的投資邏輯已經非常清晰了,再加上近期消息面上利好不斷,主力機構和游資也都有加倉,所以短期內兩個板塊的活躍度仍然不會低!那么接下來,我再從技術面上和大家聊聊這兩個板塊下周的操作節奏!
![]()
順周期:在連續上漲后,本周機構和游資已經開始出現分歧,這就表明后面順周期主題內,恐怕只有前排領漲的鋰電池,以及主力最后加倉的光伏還能延續趨勢。鋰電池本周三、周四長陽拉升,已經偏離5日線超買,所以周五沖高回落算是正常走勢。下周初調整不破5日線或10日線,是短期可以低吸的主要條件。如果無法守住10日線,則表明板塊的上行趨勢將會放緩,需要耐心等到20日線或者30日線附近再低吸。光伏主力剛剛開始進場,所以下周初的調整幅度不會太大,只要低開觸及5日線有支撐,多半就能快速轉強。
![]()
創新藥:創新藥8月之后的表現一直弱于大盤,短期蓄勢較為充分。但考慮到8月之前剛剛走完過大級別的主升浪,上方還有很多套牢盤并未消化完。所以我認為,后期創新藥板塊或許能碎步震蕩上行,但要出現連續急漲仍有難度。板塊走勢可以參照機器人5月之后的走勢,機器人板塊也是3月中旬退潮,主力在5月開始回流,兩個板塊的資金結構較為相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