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3年9月11日清晨,薩爾瓦多·阿連德佇立窗前,望著遠處坦克履帶無情碾過街道留下的痕跡。他的手指下意識地反復(fù)摩挲著卡斯特羅贈予的AK-47槍托,上面金色刻字寫著“給薩爾瓦多·阿連德與菲德爾·卡斯特羅”。在這昏暗的光線中,那刻字宛如一簇倔強不肯熄滅的火苗。
宮內(nèi)那臺老式收音機仍在沙沙作響,傳出上周民眾集會時激昂的呼喊:“阿連德和我們在一起!”然而此刻,窗外戰(zhàn)機的轟鳴卻如惡魔的咆哮,正一點點吞噬掉那些溫暖人心的聲音。這位拉美首位致力于推行民生公平政策的民選總統(tǒng),心里清楚,自己即將與畢生堅守的理想做最后一次深情相擁。
1908年,瓦爾帕萊索的海風(fēng)總是帶著咸澀的苦味。阿連德就在這樣的海邊長大,常常聽祖父講述1851年反保守派起義的故事。每到陰雨天,老人那條斷過的胳膊就會疼痛難忍,可他卻總是笑著說:“為了公道,一切都值得。”
![]()
父親作為自由黨人,在街頭為理想奔走時,總會把年幼的阿連德抱在肩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一定要讓每個智利人都能昂首挺胸地過日子。”這些話語,如同希望的種子,深深地落在了阿連德的心里。
后來,阿連德成為智利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的一名學(xué)生。他的白大褂口袋里,總是裝著兩個本子:一個用來記錄病歷,另一個則滿滿記載著民眾的苦難。
有一次,他前往貧民窟為患者看病,看到一個孩子因為饑餓,連哭的力氣都沒有。那一天,阿連德在本子上鄭重寫下:“聽診器能緩解病痛,卻無法治愈讓人落淚的貧窮。”也就是從那天起,他毅然將醫(yī)學(xué)理想融入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之中。
1933年,阿連德參與創(chuàng)建智利社會黨,并響亮地喊出“用選票換公平,不用子彈換政權(quán)”的口號。此后的30多年里,他從國會中初出茅廬的年輕議員,逐漸成長為關(guān)注民生公平的政治陣營的一面旗幟。
![]()
三次競選總統(tǒng),兩次遭遇失利。當(dāng)支持者們圍著他的車痛哭時,阿連德總是搖下車窗,目光堅定地說:“再試一次,就為了那些還吃不飽飯的孩子們。”
1970年的選舉夜,當(dāng)計票結(jié)果顯示人民團結(jié)陣線以36.2%的得票領(lǐng)先時,阿連德站在競選總部的臺階上,對著歡呼雀躍的人群深深鞠躬,大聲宣告:“從今天起,智利的財富將分給每一位勞動者!”
然而,這份勝利的喜悅很快被陰霾籠罩。美國當(dāng)時的政府對這位敢于在美洲推行公平導(dǎo)向政策的總統(tǒng)充滿了不滿與忌憚,其情報機構(gòu)迅速啟動福貝爾特行動,投入大量資金對他進行抹黑,還在暗中推動政權(quán)更迭。
1970年10月22日,堅決反對非正常權(quán)力交接的陸軍司令施奈德將軍不幸遇襲。臨終前,他緊緊攥著憲法,用微弱卻堅定的聲音說:“絕不能讓子彈打敗選票。”
![]()
消息傳開,圣地亞哥的街頭瞬間飄滿了象征哀悼的白菊。民眾們舉著“要憲法,不要子彈”的標(biāo)語,紛紛涌向國會。正是民眾的這份憤怒與堅守,最終讓國會以壓倒性優(yōu)勢通過決議,將總統(tǒng)職權(quán)交到了阿連德手中。
10月24日,阿連德戴著妻子親手織的羊毛圍巾,宣誓就職。在誓詞里,他特意加了一句自己的話:“我會努力讓每個智利人都能笑著吃上一頓熱乎飯。”
就職典禮后的第一個月,阿連德來到了丘基卡馬塔銅礦。這座世界最大的露天銅礦,被美國公司控制了長達幾十年。礦工們每日從事著最繁重的勞動,卻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阿連德站在礦道前,目光堅定地對工人們說:“從今天起,這座銅礦屬于智利,屬于你們!”
1971年7月,當(dāng)銅礦國有化提案在國會通過的那一刻,礦工們滿心歡喜,將寫著“屬于智利人民”的木牌,重重地釘在礦道入口。有人激動得抱著阿連德的肩膀,泣不成聲:“這輩子,終于能為自己的國家挖礦啦!”
![]()
阿連德還大力推動土地改革,把1300多個大莊園的土地分給了無地農(nóng)民。有一位老農(nóng)民接過地契時,手指不住地摩挲著紙上的墨跡,隨后竟突然跪地,深情地親吻著土地。那可是他祖輩們夢寐以求的一小塊田地!
在城市里,工人工資提高了,孩子們能免費吃早餐,貧民窟也蓋起了新公寓。那段時間,阿連德的支持率超過了60%。大家都說:“阿連德讓智利有了希望的模樣。”
然而,美好的希望很快就被殘酷的現(xiàn)實無情碾碎。美國停止對智利的援助,還百般阻撓國際貸款,刻意壓低銅價,這使得智利的出口收入銳減大半。國內(nèi)一些企業(yè)家為抵制改革,故意減少生產(chǎn),商店的貨架漸漸空了,民眾不得不排起長隊搶購面包、牛奶,物價更是成倍飛漲。
1972年冬天,通脹率飆升至223%。一位主婦拿著大幅貶值的紙幣,望著空空的貨架,忍不住流淚對記者說:“我打心底相信阿連德,可我的孩子不能餓著呀。”
![]()
1973年,在外部勢力支持下,罷工浪潮席卷全國。卡車司機停運,商人紛紛關(guān)店,甚至部分公務(wù)員也加入罷工行列。阿連德走上街頭安撫民眾,有人向他扔石頭,也有人緊緊拉住他的手,哀求道:“別拋棄我們。”
夜晚,阿連德獨自在辦公室,望著憲法,無奈嘆氣:“我不過是想讓大家日子過得好點,怎么就這么艱難呢?”
1973年9月11日凌晨,瓦爾帕萊索的槍聲打破了寧靜,驚醒了整個智利。海軍控制了港口,陸軍司令皮諾切特宣布全國實施特殊管控,一輛輛坦克朝著圣地亞哥市中心隆隆駛?cè)ァ?/p>
阿連德的助手勸他趕緊撤離:“留得青山在,以后還有機會再戰(zhàn)。”可阿連德堅定地搖了搖頭,拿起電話接通全國廣播:“我是薩爾瓦多·阿連德,我在莫內(nèi)達宮。我絕不辭職,也不會逃離。我是民選總統(tǒng),我要守護憲法,守護智利人民對我的信任!”
![]()
上午8時,戰(zhàn)機開始對莫內(nèi)達宮發(fā)動攻擊。爆炸聲震得窗戶玻璃碎成一地,濃煙彌漫,嗆得人呼吸困難。阿連德把憲法端端正正地放在辦公桌上,手指輕輕按在“主權(quán)屬于人民”的條款上,對著臨時電臺發(fā)表最后演說。盡管聲音因硝煙嗆咳而沙啞,但依舊堅定有力:“外國資本和反對勢力妄圖讓我們屈服,可他們忘了:智利人民絕不會放棄對公平的追求!我或許會倒下,但我播撒在大家心中的種子,定會生根發(fā)芽。”
下午2時,參與特殊管控的軍隊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線,槍聲越來越近。阿連德拿起那把AK-47,望向窗外。那是他無比熟悉的街道,是礦工們曾經(jīng)歡呼雀躍的地方,是孩子們畫過太陽的地方。
他將槍口對準(zhǔn)自己,眼中沒有恐懼,只有無盡的遺憾:“沒能讓你們過上安穩(wěn)日子,實在對不起。”65歲的阿連德,倒在了莫內(nèi)達宮的辦公室里,身旁是那本被硝煙熏得殘破不堪的憲法。
![]()
皮諾切特領(lǐng)導(dǎo)的軍政府實施特殊管控后,開啟了嚴厲統(tǒng)治。超過3000人失蹤或死亡,5萬人遭受迫害,20萬人被迫背井離鄉(xiāng)。阿連德推動的改革成果全部被廢除,銅礦又重新落入外資手中,貧民窟的新公寓停工了,孩子們的免費早餐也沒了。智利仿佛一夜之間,又回到了那個毫無希望的黑暗歲月。
阿連德離世后,智利社會對他的評價出現(xiàn)了分歧。許多認同他理想的民眾,會把他的照片貼在胸口,每年9月11日都帶著鮮花來到莫內(nèi)達宮緬懷。老人們也會給孩子們講述“那個一心想讓每個人都吃飽飯的總統(tǒng)”的故事。
那時,一部分受外部勢力影響、秉持保守立場的人,對阿連德的改革充滿誤解。而皮諾切特領(lǐng)導(dǎo)的軍政府,為了穩(wěn)固自身統(tǒng)治,竟下達嚴苛禁令,不許民眾提及阿連德的名字,妄圖將他為智利公平正義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統(tǒng)統(tǒng)抹除。
![]()
時間來到2000年,美國情報機構(gòu)的解密文件被公之于眾。文件里清楚地記錄著美國資助反對派、策劃罷工,以及為顛覆政權(quán)精心鋪就道路的種種行徑。看到這些,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阿連德的理想之所以受挫,除了改革推進過程中本就存在的現(xiàn)實難題,更關(guān)鍵的是外部勢力肆意干涉他國內(nèi)政。
曾經(jīng)有一位對改革心存懷疑的商人,看到這些文件后,眼眶泛紅:“我們當(dāng)初都被蒙在鼓里,他一心只是想讓智利變得更好啊!”
這些年,阿連德的理念漸漸重新融入智利人的生活。2006年,米歇爾·巴切萊特當(dāng)選為智利首位女總統(tǒng)。她的父親是支持阿連德的軍官,在那場權(quán)力更迭事件中遭遇不幸。就職那天,米歇爾·巴切萊特在莫內(nèi)達宮掛上阿連德的畫像,輕聲說道:“我父親未盡的事業(yè),我會沿著阿連德未走完的路繼續(xù)前行。”此后,她大力推動免費教育,提高工人福利,就如同阿連德當(dāng)年所做的一樣。
![]()
2019年,民眾舉著阿連德的理想還沒實現(xiàn)的標(biāo)語,呼吁縮小貧富差距,那場景恰似幾十年前阿連德競選時的模樣。
薩爾瓦多·阿連德已經(jīng)離開半個多世紀了,可他的故事依舊被人們傳頌。他并非完美無缺的總統(tǒng),執(zhí)政時推行的政策在實踐中也遇到諸多挑戰(zhàn)。他懷揣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執(zhí)著理想,始終堅守一個信念:政治絕非權(quán)力的游戲,而是要讓每個普通人都能活得有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