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中國版《花束般的戀愛》官宣啟動,還沒開拍,網上的文藝青年就炸了鍋,一夜之間,全國各地版的「花束般的戀愛」火熱出爐,文藝青年對當代都市愛情展開了極致嘲諷與想象。
先給沒看過原版電影的朋友們簡單介紹下劇情:
小帥和小美是兩個日本文青,倆人因為書影音愛好一致墜入愛河;戀愛長跑五年,后來因為小帥上了班,沒精力再文藝;倆人的精神共鳴走到了岔路口,最后分手。
基于此,全網文青展開了一場《花束版的戀愛》本土化運動。
其中字字都寫著:都市一無所有,沒人再相信愛情。

網友們自創的「花戀文學」主要集中在一二線都市;
用的基本是一個模版,不過是換換其中的文化消費符號,換湯不換藥。
![]()
至于為啥沒有縣城鄉鎮版?
因為外五線從來不是文青愛情的誕生地;
文化產品的缺失,讓它成不了文藝愛情的沃土;
而各地版本《花束般的戀愛》,根源都來自于明碼標價的文化消費符號。
比如北京版的幾大要素:
在北影節資料館午夜場相遇,一起去北京胡同里晃悠;
吃鹵煮、去798看展,因共同認出賈樟柯竊喜;
但最后男的成社畜,倆人靈魂沒法惺惺相惜,吃完餃子后,BE。
![]()
?@豆瓣woodhead
要素基本占全,唯一覺得有bug的地方是賈科長還是太有名,不夠小眾,建議換成畢贛。
上海版相較于北京版會更加洋氣:
有個英文名是上海文青發生愛情的底氣;
![]()
職業也成了在4A公司加班的廣告白領,交通工具是最松弛的騎行;
搶上海電影節的票,在亞比的精神樂園租個軟裝好一點的房子,靠廉價鮮花和臨期食品維持小小儀式感。
![]()
?@小紅書早見Hayami
最后因為上班了,沒精氣神兒了,在citywalk中終結戀情。
其他城市版本也都在一個殼子里套用。
河南版的小情侶會一起去胖東來蹭空調,早飯喝胡辣湯,午飯吃燴面;
周末看武林風和上熱搜的河南衛視春晚;
![]()
?@小紅書sisylviajean
最后因為要考公、考教資倆人走散。
東北版男女主在二手玫瑰現場相遇,散場后一起喝老雪吃雞架;
順便背誦《馬大帥》經典語錄,再懷念幾句本山所在的春晚輝煌歲月;
![]()
最后在男的干銷售女的干財務的社會化進程中,弄丟彼此。
《花束》梗的這波火熱,其實讓我非常驚訝。
第一是驚訝于竟然有這么多朋友看過這個電影;
第二是文藝青年們的集體自嘲,再次印證了一個悲哀的事實:
我們已經沒有力氣發生愛情。

全國版的《花束》運動如火如荼。
一邊在嘲諷中對舊日愛情坐標的無盡懷念;
一邊是對未來產生愛情幾乎為0可能,長嘆一聲。
這其實映照著愛情的三大存在主義危機。
本身依靠書影音文化消費品建立感情的脆弱性。
《花束》的特別之處在于男女主是精神契合的soulmate;
這在古典主義愛情中并不少見,在當代愛情中卻顯得極具嘲諷。
![]()
當「你很特別」文學成為諷刺文藝男的樂子笑話;
當「文藝青年」成了社會上交不起五險一金的群體代名詞;
當「第一天我們聊尼采薩特波伏娃,第二天他和你說看看X」成了遠古套路;
靠書影音式報菜名產生的精神契合濃度,越來越被稀釋。
![]()
是因為有精神共鳴而上床,還是為了上床故意裝作有精神共鳴?
成了難以辨別的文青戀愛哲學命題。
而本身誕生于書影音的文化消費品式愛情,究竟是不是文青對自我審美品味的極致自戀?
![]()
當彼此的魅力光暈消失,飄在云端的愛情落入柴米油鹽,又有幾個人能經得住平靜生活的考驗呢?
當我們沒有時間精力、文化體力去吸收更多「無用」的審美,那在文青社會化進程中,在加班比性生活都頻繁的日子里,愛情還會長久嗎?
這一切不得不知,愛情也不堪一擊。
所以在文青們集體自嘲的《花束》運動中,人人都當上了花束愛情里的小丑。
![]()
看著樂樂呵呵玩梗兒,其實面具下早就淚流滿面。
沒哭的人也有,恭喜你也恭喜我,咱是徹底麻木。
功利主義愛情全面進攻。
其實咱這地兒早就沒有能拍出《花束般的戀愛》的土壤了。
從前幾年的阿里P8征婚、大廠相親文檔;
到幾個月前的江浙滬獨生女成最佳擇偶對象;
再到杭州蕭山找贅婿;
愛情早就成了一個天平,上面擺著原生家庭實力、個人工作職級、車子房子票子;
面面俱到,缺一不可。
小時候覺得學數學沒用,長大了發現原來一切都能量化;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老師誠不欺我。
工作被績效化,生活也被功績化;
![]()
以前我們分春夏秋冬,現在咱真洋氣了,叫做Q1到Q4;
一萬年太久,眼睛一閉一睜這11月過完一半兒了。
找對象更是如此,收入、職級、學歷都比愛好和三觀靠譜。
所以當代愛情甚至稱不上愛情,基本都兩種走向:
要么砝碼配對,走向功績主義婚姻,整得和企業聯姻一樣;
要么在無盡的姘頭、假性情侶、開放式關系中循環;
![]()
愛情以一種輕量化的方式茍延殘喘。
你能說怪誰呢?
在純愛戰士比狗都難當的時代里,我們原諒彼此。
青年危機蒸蒸日上,你敢逆流而行嗎?
所有版本的《花束般的戀愛》都寫著同一個結局。
在上班/考公/考證的社會化過程中,擁抱愛意的人們終將走散。
是因為疲憊嗎?
有這方面原因,電影、文學、鮮花、胡辣湯,終究會被996取代。
約個會都對不上時間,倆人的實際距離感覺比牛郎織女還遠。
![]()
但只是因為疲憊嗎?
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恐懼。
今年流行很多雞湯名言:
先有: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再有: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現在有: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看著醍醐灌頂,滿滿的正能量。
但其實曠野上可能一無所有;命運不一定是齒輪,也許是絞肉機;成為定義中「勇敢」的人,可能首先要有錢。
從前人到四五十也許才碰上中年危機,現在咱20來歲就是迷茫期。
工作不可預期,未來風雨飄搖,房租押一付三,輕食30打底;
人的身體、精力都被量化、細分;
人成為被拆解的大數據,成為精密的工具。
是啊,你衣著靚麗,眼光獨到,一個小時能做60頁PPT;
但是關于愛情呢,你很久沒有提起,你壓根兒不敢提。
當吃飽穿暖都要奔跑追逐時,愛情這虛無縹緲的東西根本上不了桌。
![]()
所有的變動都指向著愛情陷入了存在主義危機;
可只有陷入存在主義危機的,又不僅是愛情。
關于愛情的隱喻有很多。
夏目漱石說,愛情是今晚月色很美;
紫薇說,愛情是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吳克群說,愛情是一種怪事;
周杰倫說,愛情是速溶奶茶,是捧在手心里的溫暖。
我說:當代愛情就是斗地主。
要不起。
本文轉載自ONE文藝生活(ID:one_hanhan)。作者:牛小玲。韓寒主編的ONE·一個文藝閱讀應用官方公眾號,復雜的世界里,一個就夠了。麥子熟了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