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聯合國大會每年都有個“保留節目”——就美國解除對古巴禁運那事兒投票。
這基本是全世界最沒懸念的投票,劇本都寫死了:古巴拿個一百八十幾票支持,美國和以色列倆“釘子戶”雷打不動投反對。然后古巴外交官激情開麥,痛斥美國霸權,大家鼓掌散會。
但今年,2025年10月29號,這劇本被當場撕了。
支持古巴的票,嘩啦一下從去年的187票掉到了165票,足足少了22個國家的支持。
![]()
更炸裂的是反對票。那張常年只有美、以“專享”的反對票席位上,今年突然擠上來了5個新面孔,總數達到了7票。
這里面,最扎眼的,就是烏克蘭。
烏克蘭不僅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聯合國對古巴投下反對票,而且幾乎在投票的同一時間,基輔那邊直接宣布:關閉烏克蘭駐古巴大使館,兩國關系降級!
這哪是投票啊?這簡直是當著全世界的面,跟古巴公開決裂。
投票板上的“詭異”聯盟
咱們先仔細扒拉一下這個投票結果。
反對票里,除了烏克蘭,還有阿根廷和匈牙利。這就很有意思了,特別是匈牙利。
要知道,匈牙利和烏克蘭現在因為俄烏戰爭和少數民族權益問題,在歐盟內部快吵成死敵了,歐爾班政府沒少給基輔“使絆子”。
結果,這對“死敵”居然在反對古巴的立場上,實現了詭異的“神同步”。這說明什么?說明古巴這次干的事,把兩頭都給得罪了。
再看棄權票,更是壯觀。去年只有1票棄權,今年飆升到了12票!
![]()
這里面,全是熟面孔:捷克、羅馬尼亞……這些東歐大國,歷史上跟蘇聯(古巴的老大哥)那筆賬還沒算完呢。還有像摩洛哥這樣的穆斯林國家,也選擇了“不摻和”。
棄權,在外交上就是一種無聲的反對。
甚至,連古巴的一些傳統“鐵哥們”,比如委內瑞拉、敘利亞、緬甸這幾個,這次干脆連票都沒投。
這一連串的“反常”,都指向一個源頭:烏克蘭。
烏克蘭這次掀桌子,不是一時沖動,而是忍無可忍。
“你們在祝賀什么成功?”
投票剛結束,烏克蘭新任外長西比加(Andrii Sybiha)就在社交媒體上發了一篇“討伐檄文”,把話徹底挑明了。
他說,烏克蘭改變立場,是因為古巴當局“不作為”,并且公然支持俄羅斯的侵略。
西比加的文字,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火藥味。他點名古巴領導人前陣子祝賀普京在“特別軍事行動”中取得“成功”。
![]()
他憤怒地質問:“什么叫成功?取得什么樣的成功?是俄羅斯成功地摧毀了烏克蘭人?是在冬天之前轟炸了我們的能源基礎設施?還是造成了環境災難?”
如果說這還只是“嘴炮”上的恩怨,那接下來的指控,就是“血債”了。
西比加說,這些“成功”,正是俄羅斯在“古巴雇傭軍的支持下”在烏克蘭干的好事。
根據烏克蘭情報部門和抓獲的戰俘供述,有數千名古巴人正在俄羅斯軍隊服役,與烏軍作戰。烏克蘭甚至點名,古巴是繼朝鮮之后,向俄羅斯派兵最多的國家。
這才是烏克蘭徹底翻臉的真正原因。
你想想,烏克蘭人正在前線流血,一抬頭,發現敵人的隊伍里站著古巴人;一回頭,古巴領導人還在給敵人加油鼓勁。
烏克蘭的邏輯很簡單:你都在幫著別人殺我了,我憑什么還要在聯合國幫你呼吁人權、幫你解除封鎖?
所以,西比加最后那句話說得很明白:“我們的投票不是反對古巴人民……這是針對古巴當局對俄羅斯占領軍大規模招募古巴公民的‘不作為’。”
![]()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是沖著你哈瓦那政府去的。
古巴的“慢性自毀”
面對這種近乎“決裂”的指控,古巴當然是矢口否認。
但問題是,古巴的否認顯得有點蒼白。為什么?因為這事在國際上已經傳了大半年了。
古巴的經濟狀況,在美國六十多年的嚴酷封鎖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2024年到2025年,停電、缺糧、缺藥是家常便飯。
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開出了“高薪”,通過各種渠道招募古巴人去烏克蘭當兵,月薪高達2000多美元。這筆錢,在古巴國內簡直是天文數字。
古巴政府就算沒有“官方組織”,至少也是“默許”或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說到底,古巴被美國逼得沒飯吃了,只能去“抱”俄羅斯的“大腿”。俄羅斯現在能給什么?除了石油和糧食,就是戰場上的“外快”。
古巴為了換取俄羅斯的經濟輸血,默許自己的公民去當炮灰,等于是拿自己的國家信譽去“套現”。
![]()
這在戰略上,是一步險棋,甚至可以說是“慢性自毀”。
它把一個原本清晰的“反霸權、反封鎖”的人道主義議題,活生生拖拽進了“俄烏戰爭”這個血淋淋的泥潭里。
孤立?不,是“朋友圈”的重組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古巴是不是越來越孤立了?
古巴外長還在慶祝,說:“165票依然是壓倒性的勝利,這是人民的勝利!”
從數字上看,他沒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依然認為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是錯的、是不人道的。這是大是大非。
但是,古巴這次失去的,遠比那22張支持票更重要。
它失去的是“道德高地”。
![]()
過去,古巴是“受害者”,是反抗霸權的“大衛”。而現在,當“古巴雇傭軍”和“烏克蘭戰場”這兩個詞被捆綁在一起時,古巴的形象就從“受害者”變成了“幫兇”。
那些棄權的東歐國家,比如捷克和羅馬尼亞,它們自己就曾是“蘇聯模式”的受害者。它們現在看古巴,就像看到了一個“不爭氣的老朋友”,重新站回了那個它們當年拼命擺脫的“老大哥”身邊。它們投不下那個支持票了。
而烏克蘭的決裂,更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
它用最激烈的方式向全世界證明:在2025年的今天,俄烏戰爭不是一場地區沖突,它是一塊“強效試金石”,正在重塑全球的聯盟和敵友。
你不可能一邊享受著“反美斗士”的道德光環,一邊又在另一場被歐洲視為“侵略”的戰爭中“撈好處”。
古巴并沒有被全世界孤立,但在歐洲,在那些真正同情烏克蘭的國家眼里,它已經主動放棄了“朋友”的身份,選擇了“站隊”。
![]()
這場聯合國投票,與其說是古巴的“孤立”,不如說是這個時代殘酷的縮影:站隊,是要付出代價的。而烏克蘭用一張反對票和一座關閉的大使館,清清楚楚地給古巴標明了這個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