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這家伙,從2019年第一次提買格陵蘭島開始,就沒消停過。到2024年底他贏了大選,2025年初還沒正式上臺,就又開始放話了,這次不光是格陵蘭島,還扯上加拿大和巴拿馬運河。表面上看,這像是他一貫的風格,大嘴巴亂噴,搞得周邊國家雞飛狗跳。
但如果你深挖一下,就會發現這背后藏著美國對全球格局變化的焦慮,尤其是中美之間的戰略拉鋸戰,已經從過去的美方強勢圍堵,轉向現在的中方逐步占據上風。美國精英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特朗普的這些擴張念頭,其實是想穩住北美這個后院,作為長遠對抗的底牌。
先說說特朗普的具體動作。2019年8月,他第一次公開說想從丹麥手里買格陵蘭島,那時候丹麥首相直接回懟,說這島不是賣的。結果2024年12月22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又舊事重提,說美國擁有和控制格陵蘭島是國家安全和全球自由的絕對必要。
沒幾天,2025年1月7日,他兒子小特朗普還跑到格陵蘭島首府努克,去發MAGA帽子,擺明是去試探水溫。1月8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會不會用軍事或經濟手段拿下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他直接說沒法保證不會這么干。這話一出,丹麥首相就表態,格陵蘭島屬于格陵蘭人,不是誰想買就買的。
巴拿馬運河的事也類似。特朗普在2024年12月21日發帖,說運河是美國的國家資產,當年移交給巴拿馬是傻事,還指責巴拿馬亂收費,說中國在控制運河。實際上,運河1999年12月31日正式移交巴拿馬,巴拿馬政府自己管理,但兩邊港口有中國公司運營的部分。
特朗普威脅說,如果巴拿馬不降費,美國就收回。巴拿馬總統2025年1月6日回應,說運河主權不容談判,還強調過去25年巴拿馬自己管得挺好,擴建了運河,賺了不少錢。特朗普不依不饒,1月23日又說美國有權在西半球擴張領土,雖然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反對這種想法。
![]()
加拿大這邊更逗。特朗普從2024年11月大選后,就開始拿關稅威脅加拿大和墨西哥,說要加稅25%。然后他開玩笑似的說,加拿大干脆加入美國,當第51州,還能省下國防開支。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2025年3月7日公開說,這絕不可能,不光加拿大,格陵蘭島和巴拿馬也不會。
加拿大民眾也上街抗議,覺得這侵犯主權。特朗普的這些話,看似隨意,但加起來就是想把北美大陸捏成一塊鐵板,從北冰洋到中美洲,全在美國掌控下。
為什么特朗普這么執著?專家們分析,這跟中美戰略博弈的轉變脫不開干系。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把中國圍在第一島鏈里,從日本到菲律賓,部署基地,搞軍演,限制中國海軍出海。那個時候,美國是進攻方,中國主要是防御。
但從2023年開始,情況變了。中國軍事科技進步快,東風系列導彈射程能蓋到關島甚至更遠,2024年9月25日,中國試射了一枚洲際導彈,落點在南太平洋公海,這讓美方警鈴大作。六代戰機和KJ-3000預警機的亮相,也顯示中國在空中和遠程偵察上追上來了。
美軍開始從第一島鏈后撤,2025年從沖繩移了9000名軍人到關島,等于承認第一島鏈守不住了。現在,美方戰略轉向第二島鏈,甚至第三島鏈如夏威夷,這標志著中美博弈從中方守勢轉到中方逐步主動,美方從攻轉守。
![]()
智庫專家像布魯金斯學會的邁克爾·奧漢隆就說,特朗普的擴張言論像尼克松的“瘋子理論”,故意顯得不可預測,嚇唬對手。但更深層的原因是,美國看到自身衰退跡象,經濟上全球化讓制造業外流,中國成了制造大國,2023年占全球制造34%。
軍事上,中國海軍艦艇數量超美,導彈技術威脅美本土安全。特朗普想擴張,就是要穩住北美基本盤。加拿大有998萬平方公里土地,加上美國本土,總面積超1900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格陵蘭島216萬平方公里,礦產多,有稀土黃金,正好對上北冰洋,戰略位置關鍵。
中國早幾年想在那投資礦業,美國就警惕,怕中國軍事存在威脅北美。巴拿馬運河是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要道,控制它等于卡住南北美連接,特朗普覺得這能隔離南美影響,確保北美一體化。
專家們指出,這不是特朗普個人腦熱,而是美國決策層對全球權力平衡的回應。洛伊研究所的分析說,特朗普的威脅有害美國利益,破壞盟友信任,但也反映氣候變化加劇了地緣競爭。北極冰融化,格陵蘭島附近航道開通,中國俄羅斯船只增多,美國想搶先占位。
![]()
巴拿馬運河也因氣候干旱影響通行,美國覺得需要掌控以保供應鏈。CNN的評論說,特朗普像地產商人看地盤,把外交當交易,但這應對了中國崛起帶來的不平等全球化問題。美國過去主導布雷頓森林體系,現在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影響拉美和北極,美國覺得后院不穩。
不過,這種擴張可行性低。格陵蘭島居民只有5.7萬,高度自治,丹麥保留主權,但島上人想獨立,美國可以通過經濟援助拉攏公投,但丹麥是北約成員,強買會撕裂聯盟。
![]()
加拿大是G7國家,經濟國防綁美國,但主權神圣,民眾反對吞并。巴拿馬運河條約規定永久中立,美國單方面收回違反國際法。民調顯示,美國人反對擴張,共和黨內部也只有少數支持。
中美博弈的轉變是關鍵驅動。過去美國壓中國家門口,現在中國實力讓美方收縮。專家像丹尼爾·漢密爾頓說,特朗普想深化美國在格陵蘭的軍事存在,確保稀土供應,防中國經濟滲透。
北極研究所分析,特朗普認準氣候變化機遇,諷刺的是他曾否認氣候危機,但現在用它推動擴張。巴拿馬上,中國公司運營港口,但不是控制運河,特朗普夸大中國威脅,轉移國內矛盾。
特朗普擴張念頭暴露美國焦慮,中美從美攻中守,轉到中逐步主動美守。北美穩盤是美方長遠打算,但執行難,國際阻力大。專家認為,這博弈不是短期,可能持續多年,美國規劃長遠基礎,中國則靠自身強大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