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全世界的目光都頂著韓國釜山,就在那,中美元首舉行了歷史性的會晤。
這場會晤,可以說是全球矚目。為什么?因為這關系到中美關系后續怎么走,也關系到世界到底能不能消停。
會晤一結束,特朗普就高興得不行,在“空軍一號”上就開始眉飛色舞,一路猛拍中國的馬屁。他對記者說,如果這次會晤滿分是10分,他要打12分,什么概念?就是他也覺得“超預期”了。他還當場宣布,自己“將在四月份訪問中國”,并且也邀請了我們回訪美國。
![]()
會晤結束時,特朗普還一反常態,親自把我們元首送到了紅旗車前,還低聲耳語了幾句,說“我們談得很好,很成功”。
和咱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和韓國,你看看他前幾天是怎么對日本和韓國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個諂媚的勁兒,被日本網友都罵“有失顏面”。韓國呢?直接送上新羅的金色王冠,意思是懂王是韓國的“大王”。可結果呢?日本換來了55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韓國送上了3500億的“大禮包”,但關稅呢?特朗普照樣瘋狂割他們的韭菜。
![]()
而我們呢?只是象征性地握了個手,就拿到了特朗普的“12分”。
我看到一個故事很有意思:說是有個金毛拿大棒子打了中國一棒...中國回手也給金毛一棒子…金毛就懵了...這招不好用了么?于是回身拿棒子把家里的狗(盟友)輪流打了一遍…
這背后說明什么?討好是討不來尊重的。這一戰,我們打出了“力量對稱”,打出了“雙邊對稱”,我們徹底扭轉了過去7年“美攻中守”的局面,這一輪,是我們“攻守易勢”了!
這不是休戰,這是“城下之盟”
很多人只看到了“休戰一年”,覺得是雙方各退一步。
我告訴你,這根本不是各退一步,這是美國輸得連褲衩都不見了,這根本就是美國被迫簽下的“城下之盟”。
我們來逐條分析這次的成果,看看美國到底讓了多少步。
根據商務部和央媒的官宣,美方做出了三大讓步:
第一,取消10%芬太尼關稅,暫停24%對等關稅一年。
不要小看這“取消的10%”,為了讓美國在關稅上讓步10%,日本承諾了什么?5500億美元投資、買美國大豆、買美國軍火。韓國承諾了什么?3500億美元投資、買美國天然氣、幫美國造船。
我們承諾了什么?我們什么都沒承諾。
第二,美國暫停實施“50%穿透性規則”一年。
這玩意有多狠?簡單說,一家中國公司被制裁了,那它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都要被連帶著一起制裁,這一下就波及了我們幾千家企業。前段時間荷蘭敢明搶我們的安世半導體,就是拿這個規則當借口,現在美國把這個規則暫停了,荷蘭那邊直接就傻了。
第三,美國暫停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一年。
這也沒啥好說的,美國想搞我們的造船業,結果被我們力量碾壓了。
那么,我們這邊讓步了什么呢?
我們實質性的讓步,其實只有“買豆子”這一條,但這個對中國來說也不算啥讓步,我們的市場容量太大了,買誰的豆子都是買,而且我們早就把訂單大把甩給巴西了。
至于最大的“讓步”其實是稀土。
很多人一聽稀土讓步就急。
我告訴你,先別急。
我們暫停的,只是10月9號公布的那個“長臂管轄”措施,那個措施是專門用來反制美國“50%穿透規則”的,而我們早在今年4月份就公布的,針對那七類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那個是需要“許可證”的,那玩意兒可一直沒有取消!
換句話說,稀土這個水龍頭,閥門還在我們自己手里,美國想買,還是得先申請。
所以你看明白了嗎?美國發起的這輪進攻措施,一條都沒留,全部被我們打了回去,而且,美國還額外吐出了一個10%的芬太尼關稅,這不叫大獲全勝,什么叫大獲全勝?
“攻守易勢”:我們是如何把美國逼回談判桌的
很多人會想,特朗普不是來勢洶洶嗎?關稅都加到145%了,怎么突然就慫了?
因為時間不在他那邊,我們來看一下2025年這場驚心動魄的博弈時間線,你就全懂了。
第一階段(2月-4月):美國猛攻,中國硬頂。
年初,特朗普以芬太尼為借口,先加了10%關稅,3月又翻倍到20%,我們反手就對美國的能源、農產品加稅。
4月,特朗普徹底掀桌子,對全球征收基礎關稅,對中國單獨加征34%“對等關稅”。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只有中國敢對美國“對等反制”,日本、歐洲、東南亞都看呆了。
第二階段(5月-9月):極限拉扯,暗藏殺機。
雙方關稅一度飆到100%以上,這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于是雙方在瑞士、英國、瑞典、西班牙談了四次。
表面上局勢在降溫,但特朗普在使陰招,他真正的軟肋是“大豆”。
![]()
他的票倉是農業州,因為我們加了關稅,美國大豆賣不動了,從9月份開始,我們一顆美國大豆都沒買,特朗普急了,他先是反手給了巴西(我們的新賣家)50%的關稅,又跑去逼日本、印度買,但他們那點量連塞牙縫都不夠。
眼看大豆就要爛在地里,美國豆農快哭了。
第三階段(9月-10月):圖窮匕見,中國“王炸”。
特朗普為了在談判桌上造籌碼,也為了轉移國內壓力,他發動了第二輪極限施壓:
9月底:拋出“50%穿透性規則”,想把我們幾千家企業一網打盡。
10月初:啟動對中國造船業的301調查,對我們的船只征收天價靠港費,漲了10倍。
這一下,就是想把我們往死里逼。
![]()
但他們沒想到,我們手里也捏著王炸,我們不等了,直接主動出擊。
中國的“KO”拳(10月9日)
我們打出了長臂管轄版的“稀土牌”,這一下徹底把美國給KO了。
這個牌是什么意思?我給大家說白了,就是美國不是搞“50%穿透”嗎?我們就學他,搞“技術穿透”,我們宣布,全世界任何國家、任何公司,不管你是荷蘭的、日本的還是美國的,只要你生產的高科技產品,比如芯片、光刻機、軍火,里面用到了哪怕只有一點點(比如0.1%)使用中國技術加工的稀土材料,那對不起,你這個產品從設計圖到賣給誰,都得先給我們審查,拿到中國的許可證才能賣。
這一下,美國所謂的高科技產業突然被中國卡住了脖子,ASML和臺積電沒了稀土就得停產;美國軍工巨頭的新一代驅逐艦被迫暫停建造;荷蘭的光刻機、德國的特斯拉、印度的蘋果手機,都得看我們臉色。
這還沒完。
中國的“補刀”(10月14日):
你不是收我靠港費嗎?我們宣布,只要有美國資本持股25%以上的船,進中國港口,也得交錢。
全球十大港口,我們占了7個。你美國船少,但你投資的船多啊。新規生效當天,一艘美國船在寧波港,當場就交了446萬的特別港口費。
這兩拳下去,美國徹底扛不住了。
美國國內,農民破產,股市在10月10號(特朗普威脅加100%關稅)當天應聲暴跌,英偉達、高通這些科技巨頭都快急哭了,哈雷戴維森被迫轉移生產線,連英偉達CEO黃仁勛都急了,跑到華盛頓去求特朗普,說沒有中國市場美國就贏不了AI競賽。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才被迫在10月底回到了談判桌,才有了釜山的“12分”好評。
“G2”的陷阱與中國的“陽謀”
這次會晤,最有意思的一個細節,就是特朗普主動提了“G2”,他開會前就發推說“G2即將召開會議”。
我必須給大家科普一下。早在2009年,奧巴馬就跟我們提過“G2”。我們當時為什么拒絕了?因為那在當時就是一個“話語陷阱”,美國的真實意圖,是想把中國的發展和美國體系捆綁,實現對中國的“戰略抽血”,讓我們去承擔超出能力的國際責任。
我們當時沒上當。
![]()
15年過去了,特朗普現在又撿起這個詞,為什么?因為這次,他是真的怕了。他內心已經認識到美國無法擊垮中國,他已經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他甚至希望通過“中美共治”來給美帝續命。
所以,當印度記者尖銳地提問,說“G2”是不是意味著中國要搞雙邊主義了?我們的發言人回答得非常智慧:中國關注的從來不是“G2”這個稱謂本身。我們始終是“全球南方”陣營的堅定成員,我們會繼續搞好多邊主義。
看懂了嗎?這就是我們的“陽謀”。
我們元首在會晤時,當著特朗普的面,專門介紹“十五五規劃”。
這是在干什么?這就是在告訴美國:我們不想“挑戰誰、取代誰”,我們70多年來就是“一張藍圖繪到底”,我們只想“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
我們元首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并行不悖的”。
這個格局,美國人是很難理解的。
所以,連臺灣問題,這次會晤壓根兒就沒提,特朗普自己都對記者說:“這個話題從未被提起”。
為什么不提?因為臺灣問題是我們的內政,沒得談,也不需要跟你談。我們有自己的節奏。美國想拿臺灣當籌碼,我們現在連這個籌碼上桌的機會都不給。
下一場:為什么美國還是輸定了?
這次只是一年休戰,這不代表博弈結束了。
但下一階段的博弈,美國照樣輸定了。
下一階段的戰場在哪里?很明確:美國的光刻機和芯片VS中國的稀土。
這次談判,美國寧可讓步10%的關稅,也不在芯片和光刻機上松口,而我們,也只松開了“長臂管轄”的稀土牌,但死死捏住了稀土的“出口許可證”。
美國打的算盤是,利用這一年的“緩沖期”,趕緊拉著G7去滿世界找稀土,建立自己的供應鏈,建立“安全庫存”。
![]()
他們能成功嗎?我告訴你,門兒都沒有。
第一,這種事美國不是第一次干了,奧巴馬2010年就搞過,15年過去了,美國的稀土國產化進度是負值,還倒退了。
第二,這是個“規模牌”,不是“技術牌”,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整個工業體系的問題。
我舉個例子(金屬鎵):美國要想自己生產100噸的鎵(造雷達用的),它需要先投1500億造一個年產1500萬噸的氧化鋁工廠,配套一個750萬噸的電解鋁工廠,然后再配套10個核電站(三峽的發電量),再加上配套的港口、公路、和幾萬名熟練的產業工人。
問題是,這套搞下來,主產品(電解鋁)是TMD的過剩產能,中國產的電解鋁都賣不完,誰買你的?這種賠錢的買賣,資本家是不可能干的。
第三,G7聯盟就是個笑話,這是“九國之師叩關而攻秦”,這種只虧錢不掙錢的事,參與的國家越多,越難成事,因為都想“搭便車”。
所以,美國在稀土上必敗。
而我們這邊呢?我們是一家之力搞芯片和光刻機,是“舉國體制”,權責分明,不計成本,我們肯定能贏,只是時間問題。
等我們突破了芯片,第二階段就打贏了。
結語:做好自己的事,統一只是捎帶腳
我們元首在會晤中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規模、韌性、潛力都比較大,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這,就是我們的底氣。
我們現在的目標,根本不是戰勝美帝,而是戰勝自我。
“十五五規劃”,我們的目標是2030年:載人登月,工業產值占全球一半,汽車占全球60%,人造太陽點亮第一盞燈。
到那一天,美國還拿什么制裁中國?
制裁我們的航天?他自己都上不去,考30分的學渣捂著卷子,生怕考100分的學霸抄他的答案嗎?
制裁我們的工業(占全球50%)?他拿什么來包圍我們?
所以,特朗普是怎么想的,根本不重要,他現在說“中美關系會越來越好”,我告訴你,這句話100%是真的。
因為到那個時候,美國能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高呼“中美友誼萬萬歲”。
![]()
而重回世界之巔的我們,只會平靜地說:我早就說過了,中國越強大,世界越和平。
這一輪貿易戰,只是我們偉大復興征程中的一個小插曲,是我們強國之戰的“初戰告捷”,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做好自己的事情,堅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步伐走下去,戰勝美帝,實現祖國統一,都只是捎帶腳的事情。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