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Career In 投行PEVC
正值AI芯片行業紅利爆發、業績屢創佳績的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突陷天價勞動爭議訴訟。公司10月31日晚間公告披露,原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梁軍已就勞動爭議提起訴訟,除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外,更索賠股權激勵損失42.87億元,案件已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
這一索賠金額不僅創下AI行業股權激勵糾紛的紀錄,更與寒武紀近期的業績爆發形成鮮明對比。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收同比增長43倍,凈利潤超10億元,此前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幅更達4230.22%,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24倍至約46億元,歸屬凈利潤16億元,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公司股價在不到兩年時間內飆升超百倍,2025年8月28日收盤價一度達1587.91元,超越貴州茅臺成為A股股價最高的上市公司。
公告顯示,梁軍的訴訟請求包含三項核心內容:其一,確認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間與寒武紀存在勞動關系;其二,要求公司賠償股權激勵損失42.87億元,該金額以其間接持有的1152.32萬股公司股票為基數,按2024年1月2日至起訴時公司股票最高價372元/股計算得出;其三,要求公司承擔全部案件訴訟費用。
作為寒武紀早期核心技術人員,梁軍的履歷頗具分量。招股書顯示,梁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2000年起入職華為及海思半導體,深耕芯片領域17年,歷任高級工程師、技術專家、高級技術專家等職。2017年加入寒武紀后,他以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的身份,深度參與了公司早期技術研發與發展布局。
梁軍在起訴狀中稱,2017年入職后獲得股權激勵,公司2020年7月上市后其間接持有公司股票。2022年2月,因寒武紀未履行《入職意向書》約定及未提供勞動條件,其被迫解除勞動合同;2024年1月股票解禁后,公司拒不配合其減持申請,導致其無法兌現股權價值,故提起訴訟。
針對上述指控,寒武紀在公告中作出明確回應,直指雙方爭議核心在于持股計劃的約定條款。公司表示,梁軍離職前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其相關權益源自2019年簽署的《持股計劃》,對應兩家員工持股平臺的出資額。根據該計劃約定,持股主體在權益鎖定期內離職的,將觸發回購條件。梁軍2022年2月離職時正處于鎖定期內,公司依約啟動回購程序,但遭到梁軍拒絕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雙方首次就股權問題對簿公堂。寒武紀披露,公司相關主體已于2023年就持股權益回購事宜起訴梁軍,要求其配合辦理工商變更登記,該回購案件已開庭審理,目前處于待判決狀態。更關鍵的是,梁軍此前就持股權益相關事項提起的兩起案件,均以敗訴告終,仲裁機構亦認定其簽署《持股計劃》時已充分了解內容并同意相關條件,應受條款約束。
對于此次訴訟對公司的影響,寒武紀表示,由于回購案件尚未判決且本次訴訟未開庭,預計對本期利潤無影響,期后利潤影響需待生效裁判結果進一步評估。作為全球知名的智能芯片企業,寒武紀強調,公司已聘請專業律師團隊積極應訴,案件不會對日常研發及經營產生影響。目前公司核心業務推進順利,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4.56億元,新一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及指令集迭代有序推進,在大模型訓練推理場景的優化成果顯著,產品已在運營商、金融、互聯網等重點行業完成規模化部署。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此次天價股權糾紛折射出AI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核心人才激勵與約束機制的平衡難題。隨著寒武紀在AI芯片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這場涉及前核心技術人員與企業的股權博弈,其判決結果或將為行業類似爭議提供重要參考。目前,兩起相關案件的審理進展備受市場關注,寒武紀表示將根據案件進展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深藍財經新媒體集群發源于深藍財經記者社區,已有15年歷史,是國內知名財經新媒體,旗下賬號關注中國最具價值公司、前沿行業發展、新興區域經濟,為投資者、上市公司高管、中產階級提供價值內容,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