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正式成立“海峽精準醫學中心”
是福建省最大的精準醫學中心
該中心的成立不僅是福建省在精準醫學領域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標志著區域醫療模式正從傳統的標準化向個體化、精準化轉型,旨在為百姓健康提供先進的醫療健康服務。
中心依托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雄厚的臨床底蘊與多學科專家資源,整合國際先進的檢測技術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集臨床服務、學科建設、科研轉化與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高水平、示范性精準醫學平臺。
![]()
▲“海峽精準醫學中心”成立儀式現場
引領醫療模式變革:
從“批量生產”到“量身定制”
成立儀式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尹震宇闡述了中心成立的深遠意義。他指出,傳統醫療如同“批量生產”,難以滿足個體化需求;而精準醫學則如同“量身定制”,通過整合基因組、蛋白組、代謝組等多組學技術,為臨床提供精準的分子分型、用藥指導、療效監測和風險評估,旨在為每一位患者找到最對癥、最有效的治療方案,從而提升療效,避免無效治療和藥物副作用。
![]()
▲“海峽精準醫學中心”正式成立
五大方向構筑全周期健康防線
尖端技術平臺提供硬核支撐
海峽精準醫學中心并非空中樓閣,其核心在于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切實的臨床服務。中心目前已搭建了高通量測序、核酸質譜、串聯質譜等國際先進的檢測平臺,并圍繞五大關鍵方向系統布局。
![]()
1.腫瘤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二代測序與液體活檢技術,覆蓋從遺傳風險篩查、用藥伴隨診斷到療效監測與復發預警的全流程。
2.感染病原精準診斷:建立以高通量測序為主的多技術整合型感染平臺,為臨床提供“診斷-治療-監測-預后”全流程服務,實現快速、精準、廣譜的病原體鑒定,直擊感染“元兇”。
![]()
3.生殖遺傳與罕見病防控:構建“孕前-孕中-新生兒”三級防控體系,覆蓋不孕不育診斷、出生缺陷防控、罕見遺傳病診斷,從源頭阻斷罕見病遺傳,守護家庭健康。
4.個性化用藥支持:綜合運用藥物基因檢測與血藥濃度監測,為心腦血管、精神類疾病等患者提供“一人一策”的用藥指導,提升用藥安全性與有效性。
![]()
5.營養代謝評估:依托高精度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系統,精準量化患者體內營養元素、激素等水平,推動醫療重心從“治病”前移至“健康維護”。
這些服務的背后,是一系列高端儀器和高標準質量控制體系的強大賦能,構成了覆蓋從基因到代謝的全方位檢測能力。
擘畫未來藍圖:
構建精準醫療新高地
展望未來,尹震宇院長表示,海峽精準醫學中心將扎根廈門,輻射東南地區,致力于建設成為“區域領先、國內一流”的精準醫學創新與服務高地。同時,中心將借助獨特的閩臺區位優勢,積極探索海峽兩岸的醫學技術交流與合作。
未來,中心將持續完善多組學技術平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科研臨床轉化,最終構建一個貫穿全生命周期的精準醫療服務生態,讓前沿科技真正惠及廣大群眾。
開展學術交流
共謀學科發展
活動現場,同步成立了腫瘤神經轉化研究中心,并舉行第二批“雙聘教授”聘任儀式。
來自廈門大學的張杰教授、周杰超教授、鐘力教授受聘為中山醫院的“雙聘教授”,這也為該院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與科研基礎。
![]()
▲國內首個“腫瘤神經轉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
▲舉行第二批“雙聘教授”聘任儀式
成立儀式后,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了第一屆海峽精準醫學學術大會。
![]()
▲林圣彩教授做首場學術報告
大會邀請了廈門大學林圣彩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謝鑫友教授、廈門大學張杰教授等著名專家,就代謝調控與腫瘤治療、精準中心和個體化檢驗學科平臺建設、科研人員成長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度分享與交流,為中心的未來發展注入了豐富的學術思想,進一步加強了臨床與科研的深度融合。
(廖小勇 王燁)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