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我國在閱兵式上,公開展示了新一代的100式坦克。對于100式坦克,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說法和推測。例如100式坦克,采用了105毫米主炮。戰斗全重,只有40噸左右。其實,100式坦克,在各個方面完全碾壓現役的96A式主戰坦克。今天,我們就聊聊100式坦克的各方面配置,非常強悍。
![]()
德國豹2A8主戰坦克
首先,我們聊聊100式坦克的戰斗全重和動力模式。按照公開報道,100式坦克,采用了全電推進模式,或者混合動力模式。在靜音性、加速性方面,遠遠高于普通的柴油發動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我國在電力推進的軍用化方面,達到了非常高的標準。接下來,我國聊聊100式坦克的戰斗全重、裝甲防護。
關于100式坦克的戰斗全重,我國沒有公開報道。不過,按照國外媒體,根據全車尺寸的推算,100式坦克的戰斗全重,大約40噸左右。與歐美各國的主戰坦克相比,確實輕了不少。因為,歐洲各國主戰坦克,普遍在60噸以上,例如M1A2、挑戰者3、豹2A8等等。解放軍陸軍的99A、99B式主戰坦克,戰斗全重也達到了57/58噸左右,接近60噸的門檻。
![]()
解放軍99A式主戰坦克
其實,情況完全不一樣。俄制T72系列主戰坦克、中國96系列主戰坦克,戰斗全重大約都是40余噸,略高于100式坦克。不過請注意,100式坦克的全車尺寸,明顯小于T72或者96系列。換而言之,100式坦克在裝甲防護配置、各個部位的框架均衡上,明顯優于T72或者96系列坦克。
僅僅是這一點,已經能夠逐步接替已經滯后的96系列主戰坦克。在傳統的“冷戰思維”模式下,各國的主戰坦克,非常強調甲彈對抗。各國主戰坦克的裝甲防護,越來越高,坦克的全重水漲船高。德國豹2A8坦克,戰斗全重甚至已經接近70噸,出現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局面。
![]()
解放軍96A式主戰坦克
與之相比,100式坦克,放棄了傳統的甲彈對抗思維。首先,采用了無人遙控炮彈,進一步加強頂部防護,防止被敵軍攻頂打擊。第二,100式坦克的炮塔,布置了全套的主動防護系統,具備無死角態勢感知能力。能夠坦克各個方面的威脅,并且進行攔截和規避。第三,炮塔上方,安裝了無人遙控武器戰,很明顯,防空機關炮,主要打擊敵軍的近距離無人機,或者輕型裝甲車輛。
在全長的防護、攔截體系建設上,100式坦克,屬于標準的世界第一梯隊。那么,另一個問題出現了,100式坦克,為何采用了105毫米主炮,而不是96系列、99系列坦克采用的125毫米滑膛炮。公正客觀的說,采用125毫米主炮以后,炮塔、裝彈機的尺寸會進一步增加,造成全車戰斗全重的提升,仍然是甲彈對抗思維。
![]()
俄羅斯T72系列主戰坦克
100式坦克,采用了全新的“信火一體”概念。對于普通的裝甲目標或者固定目標,依靠新一代的105毫米主炮,完全能夠完成打擊。至于面對敵軍的主戰坦克,100式坦克,依靠全套的態勢感知系統,完全能夠做到“搶先發現”。105毫米主炮,無法擊穿敵軍主戰坦克裝甲,這是很實際的問題。但是,車載反坦克導彈,完全可以。
![]()
解放軍15式輕型坦克
即便是自身的攜帶數量有限,也能夠引導其他裝備,打擊敵軍主戰坦克。不再是傳統的坦克對決,而是整個體系的聯合作戰,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有點類似于五代機,對四代機的技術碾壓。能夠在比較遠的距離上,直接摧毀敵軍坦克。為何非要在2000米之內,上演坦克對決呢?
![]()
也許大家發現了,2025年9月的閱兵式上,我國新一代100式坦克、100式支援戰車,已經空降兵部隊的新一代戰車,都采用了全新的作戰思維模式。請注意,這是一個體系化的建設,也非常龐大。其他各種新一代裝備,預計也是類似的模式,充分發揮信息化模式下,各個武器裝備的優點和特長。
![]()
解放軍陸軍100式坦克
關于我國陸軍部隊建設發展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