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號體育總局公布名單,孫穎莎排在首位,這份名單四年發布一次,代表體育界最高榮譽,兩天后清華大學也公示推免名單,孫穎莎以92.04分被體育學全日制碩士錄取,她和王曼昱同一批次通過正規考試入選,消息傳出后引發網絡熱議。
![]()
有人以為孫穎莎是靠關系進清華的,實際上不是這樣,國家有規定,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運動員可以免試讀研,孫穎莎拿過兩屆奧運金牌,資格完全符合,她在上海交大讀本科時屬于冠軍班,課程安排靈活,可以選擇上網課或集中補課,2024年6月她修滿144個學分順利畢業,并不是掛名應付,清華大學給她的推免資格,是由上海交大體育系根據孫穎莎的論文質量、比賽成績和整體表現綜合推薦的,整個過程公開規范。
![]()
有人提到王楚欽被保送北京大學需要參加考試,而孫穎莎卻不用,這是因為兩人適用的政策不同,王楚欽當時未達到免試資格,必須通過筆試和技能展示,孫穎莎這次符合明確的免試規定,流程公開但要求很高,她在清華大學復試中獲得92.04分,這不是因為她是體育明星,而是她的面試表現、學術潛力和專業理解都通過了審核,光靠名氣沒用,清華大學不會讓人隨便過關。
![]()
她平時的生活節奏,一般人很難跟得上,每天堅持訓練六個小時,完成三次復盤,還要擠出時間寫論文和做作業,教練提到孫穎莎小時候練完球就自己撿球,裝滿一整盆,總是最早到場地最晚離開,大家叫她“土莎”,讀本科時她在比賽間隙上網課,賽后連夜趕作業,清華面試題目是“大數據如何優化乒乓球訓練”,孫穎莎回答得很深入,看得出平時積累扎實。
![]()
賽場之外,很多人不了解陳夢的另一面,亞錦賽頒獎時她將金牌掛在教練脖子上,自己空手離開,乒超聯賽結束后主動指導十六歲小隊員接發球技巧,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她擁有百零二塊金牌,世界排名第一累計一百七十一周,成為國際乒聯改革積分制度后首位突破一萬一千分的選手,她還持續關注青少年體育發展,參與公益訪談探討體教融合的實際問題。
![]()
她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光是因為天賦,五歲那年父母下班晚,把她送到單位的訓練中心待著,結果她就這樣走上職業道路,中國有個“冠軍班”的培養方式,給她留了一條出路,讓她一邊打球一邊完成學業,但這種模式不是誰都能把握得住,真正堅持到底的人很少,現在大家對冠軍的要求也在變,不再只看金牌數量,更看重運動員的綜合素質,比如頭腦靈活和人品端正,孫穎莎正好符合這套新標準。
她不是天生就厲害的人,而是被時間推著往前走的普通人,既要參加比賽拿成績,又要按時完成論文,還得面對各種社交場合,清華大學錄取張雨霏,不是因為她的名氣大,是因為她確實有實力,那些說她靠關系的人,可能沒想過張雨霏每天訓練結束后還要熬夜寫作業的樣子,她不是被人捧上去的,是自己一步步努力爬上來的,別人只看到金牌和名校的光環,我看到的是張雨霏手機里存著的凌晨三點寫的備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