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的一天,齊白石已經快90歲了,他不知哪里來的力氣,一把將25歲的新鳳霞拉進一個房間,指著一個放滿錢的立柜:看到了嗎,這里全是錢,你隨便拿。
說完話,齊白石臉上的皺紋仿佛都綻開了,他的眼神里,有著孩子般的認真和倔強,屋外的喧嘩與熱鬧被一扇門隔開,這一刻,只有兩個人的世界,空氣里有淡淡的墨香和糕點的甜。
新鳳霞愣了幾秒,沒想到他突然變得這么直接,立柜的門吱呀一聲打開,里面摞著成疊的舊版鈔票,整齊到像是某種儀式,齊白石的拐杖靠在一旁,他的語氣沒有玩笑的成分,這種坦率,仿佛在說:你值得擁有所有的好。
![]()
1952年,敬老宴的桌上觥籌交錯,新鳳霞一身素凈旗袍,端著果盤走過長廊,老畫家齊白石坐在靠窗的位置,他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她,旁邊有人小聲提醒:“老爺子,別看太直白。”
齊白石卻毫不介意,反而說:“這么好看的孩子,我要多看看。”
宴會的氣氛像是被點亮了,誰都沒想到,一句玩笑竟促成了一場認親,新鳳霞撲通跪下磕頭,齊白石伸手扶起她,手指因歲月而微微顫抖,眼里卻有掩飾不住的喜歡。
自那以后,齊白石對這個干女兒的寵愛幾乎是公然的,家里有點什么好吃的,第一時間就想起她,哪怕只是幾塊糖、幾包點心,他都要親手裝好,等新鳳霞來了放在她面前,讓她帶回去吃。
弟子們有時看著都笑:“師傅,這可是你平時舍不得吃的。”齊白石卻理直氣壯:“她喜歡,給她。”
有一次,新鳳霞拉著丈夫一起登門,齊白石早早備好了墨、紙、硯,連畫稿都挑了最珍貴的那一沓,指著畫案說:“你來畫,我在旁邊看著。”
她拿起毛筆畫草蟲,齊白石時不時從身后伸手指點,聲音里滿是欣賞,他說:“她膽子大,畫得好,沒包袱。”
那幅《紅葉秋蟬》,就這樣成了新鳳霞的見面禮,紙上蟬翼透明,紅葉清透,落款潦草卻溫柔。
![]()
齊白石的教學風格簡單直接,他不喜歡繞彎子,見新鳳霞畫得好,心情就好,見她畫得慢,就耐心等著,偶爾自己也提筆示范。
墨跡未干時,他總會提醒:“別急,慢慢來,畫畫是享受。”新鳳霞在他面前沒有壓力,反倒覺得像是回家一樣自然。
錢柜那一幕的出現,其實早有伏筆,齊白石常說:“人這一輩子,錢再多也帶不走,得花在對的人身上。”
那天拉著新鳳霞進房間,關起門,他指著柜子里的鈔票認真說:“你要用錢就拿,別跟我客氣。”
新鳳霞怔住,她從小吃苦慣了,這樣的直白和信任讓她有點不知所措,齊白石卻像看透了她的心思:“你是我干女兒,我什么都給得起。”
新鳳霞從來沒有真的動過錢柜里的錢,但那份信任卻成了她心頭最柔軟的地方,日后每次上門,她都先敲門,再喊一聲“老爺子”,齊白石在屋里總是笑著答應,偶爾還會催促:“快進來,給你留了點心。”
齊白石去看新鳳霞演戲是常有的事,每場必到,哪怕雨雪天也從不缺席,他往臺下一坐,一雙眼睛就盯著臺上,看到新鳳霞演苦情戲時,坐在角落里皺起眉頭。
等到謝幕,總要親自到后臺去找她,語氣認真:“以后別演這么傷心的戲了,看得我難受。”新鳳霞每次都笑著說:“戲是假的,老爺子別擔心。”
兩人的日常互動,簡單里帶著溫度,齊白石經常托人去催新鳳霞登門,嘴上說著想她,其實是心里割舍不下,弟子們看在眼里,偶爾打趣:“師傅,干女兒比親孫子都親。”
齊白石聽了也不惱,反而說:“她有本事,我喜歡。”
![]()
齊白石性格里有孩子氣的一面,對待新鳳霞時尤其明顯,有時甚至會跟她爭論戲里的情節,問她為什么要唱某句,為什么要用某種腔調,新鳳霞每次都認真解釋,齊白石聽完點頭,然后回頭把這些故事畫進自己的畫里,畫里的草蟲、花鳥似乎也被賦予了戲曲的靈魂。
這樣細膩的關懷,在新鳳霞心里悄悄生根發芽,她每次回家都要和家人念叨齊白石的趣事,說他像孩子一樣愛畫畫、愛吃糖、愛關心人,這份暖意在她的生活里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齊白石的弟子們有時也會好奇,為什么對新鳳霞這么另眼相看,齊白石總說:“她懂我,我也懂她。”這句話沒有多余的解釋,但彼此心照不宣,藝術上的共鳴比金錢更牢靠。
齊白石晚年的日子里,最珍惜的不是名畫和名聲,而是家里來來往往的朋友和學生,尤其是新鳳霞這樣的晚輩,他愿意把自己的收藏、心得、時間,甚至錢柜的鑰匙都交到她手里,這種信任和惜才,在藝壇上并不多見。
新鳳霞的繪畫潛力被齊白石一眼看中,老畫家常說:“她畫戲曲人物有自己的靈氣,不拘一格。”新鳳霞則把齊白石的畫拿回家細細臨摹,畫中畫外,都是一種傳承和默契。
兩人的關系早已超越了師徒與干親,像是兩個時代、兩種藝術的碰撞,彼此成就,彼此照亮,齊白石用自己的方式,把一生的積累和溫情都留給了新鳳霞,哪怕沒有血緣,也比血緣更親。
參考信源:《巨匠軼事 | 齊白石認女傳藝新鳳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