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魯花獨家冠名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第四季正在總臺CCTV-1、央視網、央視頻客戶端熱播,已播六期節目電視端觀眾達1.96億人,第一期開播收視率即超1%,主話題閱讀量達29.3億,再次成為文化IP爆款。
繼冠名第二季、第三季節目后,魯花繼續攜手《山水間的家》第四季,以更貼近觀眾、更融入生活的方式,傳遞品牌對品質的追求、對家庭的關愛。無論是節目中所展現的鄉村美食制作場景,還是呈現的百姓日常生活里的煙火氣息,都成為魯花“香飄萬家”品牌價值的生動注腳。跟隨魯花進入《山水間的家》,在豐收的季節里,一同見證中國鄉村生生不息的活力與夢想。

10月26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節目帶我們前往江蘇常州市鄭陸鎮查家村和湖南懷化市中方縣荊坪村。山之側,看查家村如何聚焦修復生態;水之畔,探荊坪村怎樣深耕“一方水土”,守正創新,振興鄉村發展。
梨香富農家 生態煥新顏
查家村用“果盤子”托起新希望
本期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演員李小冉組成的“山水小分隊”走進江蘇常州鄭陸鎮查家村。這里曾以采石為生,生態受損,2017年借美麗鄉村建設契機修復礦坑,累計恢復被損毀山體近5萬平方米,新增綠化植被近8萬平方米,實現山復青、水復凈。

查家村種梨歷史悠久,關閉礦坑后引進翠冠梨新品種,496畝梨園由合作社統籌標準化管理,采用太陽能殺蟲燈、防鳥網等物理防治,采摘結束后用“開心剪”技術保留4~5根主枝,合作社兜底收購解決果農后顧之憂。翠冠梨清甜多汁,可食部分超95%,已成為該村的一張特色名片。
村民許桂英一家三代見證查家村產業發展變遷:婆婆從礦上作業到投身種梨,許桂英在合作社為鄉親開拓銷路,女兒借助短視頻,把翠冠梨傳得更遠。三代人,三種方式,譜寫的是對家鄉發展的同一份期待。

近年來,查家村以修復礦坑為基發展文旅,“查家嘉年華”里的“梨王爭霸賽”、傳承七百余年的查家拳盡顯文化活力。2025年是“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查家村依托翠冠梨筑牢產業根基,拓展文旅與加工業態,打通生態向經濟的轉化通道。
古韻潤荊坪 新生沐鄉風
荊坪村用“菜籃子”裝著“大民生”
主持人孟盛楠、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段懷清與演員、歌手程瀟組成的“山水小分隊”探訪湖南懷化中方縣荊坪村。該村是湖南蔬菜產業典范,年產蔬菜1500噸,年產值900余萬元,帶動就業增收。凌晨4點,“山水小分隊”和村民一起戴著頭燈采收香蔥,這是為了能鎖水保鮮并趕上早市,采收后經去泥、摘葉、捆扎等工序運往批發市場,盡顯田間智慧。

僅四季香蔥便為荊坪村年創產值約600萬元,懷化以此為樣板,蔬菜種植超百萬畝,年產逾180萬噸,撬動數百億元收益,更建成高標準出口基地,借冷鏈物流將蔬菜銷往東南亞。

荊坪村留存大量古民居,村民堅守“一年一小刷,三年一大刷”的桐油刷涂工藝,用天然桐油防蟲防潮,守護建筑瑰寶。該村在保留古村肌理基礎上引入咖啡館等新業態,為古村注入時代氣息,豐富了村民的收入來源,實現了風貌保護、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
![]()
總監制 | 任學安
監 制 | 陳榮勇
主 編 | 楊正良
編 輯 | 史 芮
排版 | XG
審核 | 林瑩
更多精彩專題

創刊44周年
www.ad-cn.net
![]()
視頻號模板,只能用同步方式上傳到公眾號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