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察樓盤
國際羽毛球運動中心簽約落戶沈撫示范區
10月31日,李永波國際羽毛球運動中心項目在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簽約落戶。沈撫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成功簽約標志著沈撫示范區在推動文體旅高質量融合發展、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根據規劃,該項目位于沈撫示范區核心區域,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5萬平方米,將集中力量高標準建設專業級羽毛球訓練場館及相應配套設施,引入李永波教練及國家級教練團隊,涵蓋專業青訓、賽事承辦、文化體驗、教學培訓等業態。同時,項目也將面向全體市民開放,完善沈撫示范區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力爭建設為沈撫示范區又一張“城市名片”。
近年來,沈撫示范區堅持以改革創新為牽引,在高標準建設沈撫科創園、打造區域創新高地的同時,全力以赴招引和培育現代服務業,文體旅產業逐步成為提升示范區活力的重要推動力。沈撫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為項目建成運營保駕護航,推動體育與文化、旅游、教育等行業深度融合,打造新消費熱點。(來源:遼寧日報)
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地熱能供熱投運儀式舉行
10月31日,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地熱能供熱投運儀式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呂志成出席并致辭。
本次投運的地熱能供熱項目是華晨寶馬攜手中國華能集團、萬江新能源公司、沈陽中德園開發建設集團等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行“零碳戰略”,支持“雙碳”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項目為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及第六代動力電池中心供熱,共開鑿28座中深層地熱井,深入地下2900米采集地熱能,全程閉式循環,“取熱不取水”,集節能、環保、高效于一體,預計每年可減少碳排放18000噸。該項目以100%非化石能源供熱,不僅從源頭降低了“新世代”車型的碳足跡、實現生產低碳轉型,也為北方工業地區實現清潔供暖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范本。
呂志成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項目的投入運行表示祝賀。他說,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多年來,寶馬集團積極響應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在沈建成了全省首家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產品“大滿貫”企業,雙方合作關系緊密、合作成果豐碩。沈陽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錨定建設東北亞國際化中心城市,統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發展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具有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希望華晨寶馬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產品升級,推動“新世代”車型在沈陽盡早投產、盡快上市,同時吸引更多全球合作伙伴落戶沈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智改數轉、低碳發展。沈陽市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如既往地為企業及合作伙伴在沈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寶馬集團人力資源和員工關系董事霍思玫,中國華能集團東北分公司總經理杜東明,萬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民致辭。市領導李剛參加。(來源:沈陽日報)
零公里立交橋加固改造工程(一期)完工通車
零公里立交橋加固改造工程(一期)順利完工,11月1日正式恢復通車。該工程自9月20日晚啟動,歷時41天緊張施工,完成2322米防撞墻拆建、1.97萬平方米橋面銑刨重建、40根墩柱環形加固等工程任務,按計劃實現通車目標。
據了解,二期工程將于2026年4月啟動,對零公里立交橋剩余半幅進行改造,全面消除安全隱患,提升橋梁品質,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舒適的出行環境。(來源:沈陽日報)
沈陽藥科大學附屬胸科醫院簽約揭牌
記者10月30日獲悉,近日沈陽藥科大學附屬胸科醫院簽約揭牌儀式在沈陽市第十人民醫院舉行。
簽約揭牌后,沈陽市第十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腫瘤胸外科、臨床藥學部、心血管內科、呼吸科、神經內科、結核科臨床專家,與沈陽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藥學院、臨床藥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開展深入交流。雙方共同探討醫藥結合、科研協同的新模式,一致表示將共建科研聯合體,推動臨床需求與科研成果的雙向轉化。
此次掛牌簽約,使沈陽市第十人民醫院在醫教協同、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邁上新臺階,也為沈陽藥科大學在醫學實踐領域拓展了新空間。未來,雙方將堅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攜手打造區域慢病防治與生物醫藥研發高地,為建設健康沈陽、健康遼寧貢獻力量。(來源:沈陽日報)
沈陽市公共實訓基地項目啟動建設
“一年后,這里將崛起一座嶄新的公共實訓基地。”沈陽職工大學校長任懷志指著最近的一塊平整工地介紹。10月31日上午,沈陽市公共實訓基地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沈陽職工大學舉行。
現場把脈定向 多方聚力共繪技能人才培訓藍圖
推進會現場,建設單位、沈陽市工會事務與職工服務中心主任李楠楠鄭重向施工單位下發開工令文件,標志著項目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據介紹,該項目為全國工會系統首個獲中央預算內投資3000萬元的公共實訓基地,疊加省總工會和市總工會共同出資,彰顯了各方對技能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鐵西區政府等部門負責人也紛紛表示,將從政策支持、資源對接等方面協同發力,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用、早見效。與會人員實地察看了項目現場,詳細了解施工組織、安全管理等情況。
施工單位、中國沈陽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龐冰圍繞項目概況、重難點分析及進度計劃作詳細匯報。針對建設挑戰,施工單位已制定詳細應對方案。“項目地處鐵西核心商圈,我們將嚴格落實環保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周邊影響,打造文明施工標桿。”龐冰表示。
新建改造同步 用時一年打造高標準實訓基地
公共實訓基地項目聚焦航空產業、高端裝備制造、鋼鐵、石化和低空經濟等具有遼沈特色、在全國領先的技能培訓專業,全面優化現有場地空間布局,通過新建6390.09平方米實訓樓,改造12238.32平方米現有建筑,打造集智能制造、數字技能、服務業實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實訓平臺。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全省提供技能實訓、就業服務1.5萬人次以上,將有力推動全省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分層分類的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設施體系,為培育工匠人才、賦能產業振興提供堅實支撐。”任懷志介紹說。這里將成為培養“遼沈工匠”“大國工匠”的重要平臺,通過“培訓+實訓+認證”全鏈條服務,為沈陽航空、高端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產業輸送高素質技能人才,有力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總工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沈陽市公共實訓基地不僅是技能人才的“練兵場”,更是產業升級的“助推器”。隨著項目加快建設,沈陽將加速構建高水平公共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為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堅實支撐。(來源:沈陽日報)
責任編輯: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