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四工程”,是昆明軍區和廣州軍區為收復云南老山、者陰山和廣西靠茅山而采取的全線統一炮擊行動。東從廣西防城西至云南金平130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上,兩大軍區炮兵部隊集中炮火對越軍侵占的邊境制高點和縱深軍事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歷時近一個月。
![]()
1984年4月2日,老山以南的盤龍江西岸,越軍457炮團12營的陣地一片平靜。這個裝備12門85加農炮的炮兵營,平時總愛變換陣地位置,用炮火騷擾我國境內的船頭、偏馬等地目標,可他們不知道,一場針對他們的“鋼鐵暴雨”即將來臨。
這一天,是“一四工程”炮擊作戰的第一天。昆明軍區炮兵從4月2日開始,用26天時間,對老山地區的越軍目標實施持續炮擊,摧毀他們的防御體系,為后續的進攻掃清障礙。主攻部隊是14軍40師炮兵團和配屬的昆明軍區炮兵第4師5團,他們要面對的,是越軍313師構建的“四級火力協同體系”——188門重型火炮,加上團屬、營連屬小炮,幾乎覆蓋了整個老山地區。
當時,我軍已對老山之敵形成兵力4.35:1、炮火2.85:1的優勢,但越軍憑借五年苦心經營的堅固防御工事負隅頑抗。為了確保炮擊效果,炮兵偵察兵們提前兩個多月就開始了細致觀察——在偏馬地域的觀察所里,戰士們晝夜盯著越軍陣地,記錄每一個可疑動向。炮兵第4師5團1營2連觀察所,更是把“3號地域”列為重點:2月中旬,他們發現這一地域有新的紅黃色積土出現,像是剛構筑過陣地;3月上旬,看到20多匹馬組成的馬隊馱著物資在這里消失,大概率是運送彈藥;3月下旬,又發現有敵車成隊頻繁活動,種種跡象都表明,這附近地域隱藏著一個越軍炮兵陣地。
4月2日我軍發起“一四工程”后,越軍的炮火于12時37分還擊過來,先是轟擊船頭、馬店,兩分鐘后又轉移到偏馬觀察所方向。2連觀察所的指揮員豎著耳朵聽,從炮彈呼嘯的聲音和爆炸的悶響判斷,這不是近距離迫擊炮的動靜,而是縱深的大中型口徑火炮——肯定是“3號地域”的敵人在開火!偵察兵貼近觀察口,死死盯著那個早已標注好的區域。
14時40分,偵察兵不顧頭頂呼嘯的炮彈,探出身子用望遠鏡觀察,突然壓低聲音報告:“發現白黃煙霧!”指揮員趕緊接過望遠鏡,只見“3號地域”那片松林密布的高地后方,升起一團淡淡的白黃煙霧——當時我軍并未向該區域炮擊,不可能是我方炮彈炸點,唯一的可能就是敵炮發射時揚起的塵土!指揮員一邊讓通信兵向上級報告,一邊讓計算兵快速換算目標坐標,鉛筆在地圖上飛快地畫著,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滴。
上級接到報告后,當即命令炮兵第4師5團3營——這個裝備130毫米加農炮的“攻堅力量”,用7、8兩個連的火力壓制敵陣地。3營在前一天晚上才進入陣地,炮位還沒完全穩固,指揮員對周邊地形也不太熟悉,但接到命令后沒有絲毫猶豫:一邊讓通信兵向兩個連的陣地下達準備口令,一邊把目標位置通報給7連觀察所,叮囑他們緊盯炸點,及時報告彈著點偏差。
14時50分,3營7連、8連的火炮同時怒吼——4發急促射,130毫米炮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像一道道閃電劃破天空,朝著“3號地域”飛去。幾秒鐘后,觀察所傳來消息:“彈群偏右100米,近50米!”指揮員立刻調整諸元,對著話筒喊:“修正諸元,8發急促射,放!”
14時58分,第二輪炮擊開始,炮彈精準地落在“3號地域”。觀察員透過望遠鏡能看到,目標區域瞬間被濃煙籠罩,隱約還能聽到激烈的次生爆炸聲,那是炮彈引爆了越軍的彈藥庫。很快,之前還在轟擊偏馬的越軍炮火,突然就中斷了——這個囂張的炮兵營,被打啞了。
從接到命令到完成射擊,總共只用了11分鐘。可就是這11分鐘的炮擊,創造了輝煌戰果。后來通過技偵分隊偵聽敵臺得知,越軍457炮團12營被全殲:20余名越軍被擊斃,11門85加農炮全被擊毀,11臺運送彈藥的汽車燒成了廢鐵,還引爆彈藥庫里的1060發炮彈,整個陣地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一四工程”的好戲,才剛剛拉開序幕。從4月2日到27日,我軍炮兵在這26天時間里,像一臺不知疲倦的“鋼鐵機器”,對越軍的414個目標實施持續炮擊。每天清晨,炮火準時開始,炮彈像暴雨一樣傾瀉在敵陣地上:越軍的碉堡被掀翻,火力點被炸飛,彈藥庫引發連環爆炸,掩蔽部的鋼筋混凝土頂蓋被砸得粉碎。據戰后統計,這次歷時26天的炮擊共殲敵925人,擊毀火炮31門、重機槍23挺、汽車32臺,還摧毀了9個彈藥庫、72個火力點、54個掩蔽部、23個觀察所和144棟營房。
越軍也曾試圖還擊,向我方發射了5000余發炮彈,但無論是火力強度還是精準度,都遠遜于我軍,給我軍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他們的防御體系,在我軍的“鋼鐵暴雨”中逐漸崩潰,士氣也一落千丈——有的越軍炮一響就躲在工事里不敢露頭,有的甚至丟棄陣地往縱深逃跑。
4月28日5時56分,在“一四工程”更猛烈的炮火掩護下,"一七工程”拉開帷幕,我14軍40師118團、119團分別擔任主攻部隊,向老山主峰、松毛嶺地區發起猛烈進攻。戰士們踩著被炮火炸開的通路,突破越軍的防線,經過激烈戰斗,最終收復了老山主峰和松毛嶺諸高地。
“一四工程”,成了我軍炮擊作戰史上的經典戰例——除金門炮戰外,它是持續時間最長、作戰范圍最大、參戰兵力最多的一次炮擊作戰。戰后,炮兵第4師5團3營8連被中央軍委授予“老山神炮連”榮譽稱號,3營7連榮立集體二等功,1營2連觀察所被昆明軍區授予“老山英雄觀察所”榮譽稱號。那些在觀察所里晝夜值守的偵察兵,在炮陣地上奮力裝填的炮手,用他們的勇敢和智慧,為勝利收復老山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