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一說到AI,就會有人陰陽怪氣地說:
還是國外的好用!
等你拿出數據證明國產大模型和國外大模型已經區別不大;
他們說國外的免費多。
如果你說國內的免費大模型也很多,
他們說我就是喜歡洋AI,用習慣了!
這些人可能不知道,不管是華人、還是華文早都已經成為未來AI決勝的關鍵了!
也不知道現在網上最紅的梗是:全球AI的競爭是美國華人和中國華人之間的競爭。
![]()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事。
一份名單+一句調侃 說明硅谷真的變天了
一份44人的Meta“頂尖天才”絕密名單在外網流傳,其中50%的成員是華人,硅谷的科技巨頭們正在上演一場前所未有的“華人人才爭奪戰”。
“在Meta做AI不會中文,融不進核心團隊”——這樣的調侃正在硅谷和華裔AI圈子里悄然流傳。
與此同時,部分國內的“古墓派”崇洋媚外人士還在不遺余力地吹捧國外AI技術,仿佛只有白皮膚、藍眼睛的科學家才配站在AI技術的巔峰。
殊不知,在硅谷的AI實驗室里,華人科學家早已成為中流砥柱,中文幾乎成了AI圈子的“官方語言”,甚至會成為未來決勝AI的關鍵因素。
![]()
↑↑↑OpenAI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
華人科學家,硅谷AI的真正“限量款”
這事兒真不是我瞎編。而是來自多家媒體的報道,Meta那份流出的44人AGI團隊名單中,約50%的成員來自中國,這還不是全部——馬斯克的xAI剛起步時,12人創始團隊里5個華人,兩個華人占據了他分享的核心團隊的C位;
更讓古墓派們扎心的是,黃仁勛在公開演講中直言:“全球50%的AI研究者是中國人。”這位芯片巨頭甚至向清華北大的學子們拋出橄欖枝:“來我這搞芯片啊!”
OpenAI那個讓GPT-4能寫會畫的Mark Chen,本科是中科大;從谷歌跳去Meta搞出“文本生成圖像天花板”的Huiwen Chang,清華碩士。難怪國外科技博主@TechCrunch_Insider 感嘆:“以前總說中國AI追著硅谷跑,現在硅谷實驗室的代碼里,一半注釋都是中文。”
硅谷的AI人才戰爭已進入白熱化。為了留住這些頂尖華人科學家,科技公司開出的薪酬包令人咋舌——每年1000萬至1億美元!OpenAI等公司甚至發放巨額“留人獎金”,就怕核心團隊被一鍋端。
中國大模型,在全球賽場“殺瘋了”
如果說華人科學家是硅谷的“隱形支柱”,那中國的大模型就是走向臺前的“明星選手”。近期,它們在多個國際評測和實戰競賽中表現驚艷。
美股交易賽場一騎絕塵:在香港大學主辦的“AI-Trader”美股交易競賽中,DeepSeek在納斯達克100成分股中進行真實交易,以10.61%的年化回報率奪冠,收益率是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基準(QQQ)的近五倍。值得一提的是,這場競賽是零人工干預的,所有策略完全依賴模型自身算法。
加密貨幣競技碾壓對手:在U.S.研究公司Nof1組織的“Alpha Arena”加密貨幣交易競賽中,DeepSeek的Chat V3.1更是將初始1萬美元本金變成了22,900美元(收益126%)。阿里巴巴的Qwen 3 Max也表現不俗,實現了108%的收益。相比之下,OpenAI的GPT-5和Google的Gemini 2.5 Pro均虧損超過55%。
開源模型榜單強勢霸榜:根據全球大模型競技場LMArena的排名,在全球開源模型排行榜中,Kimi K2、DeepSeek R1、Qwen3等3個來自中國的開源模型包攬了前三名,領先于谷歌Gemma3和Meta的Llama4-8。黃仁勛也多次公開表示,DeepSeek、Qwen和Kimi是全球最領先的開源模型。
![]()
↑↑↑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
中文的逆襲:從語言到“技術杠桿”與“效率利器”
這時候肯定有人嘀咕:“再厲害不還是給老外打工?”那你可錯了——中文本身,正在從兩個方面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
一方面,它是天然的“效率利器”。研究發現,中文憑借其驚人的信息濃縮能力,在表達相同內容時,所需的字節數比英文少約40%。這直接轉化到AI領域,意味著更低的計算成本、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優的上下文利用效率。對于按Token收費的AI服務來說,用中文本身就是一種“省錢”模式。
另一方面,它是不折不扣的“技術杠桿”。雖然“洋AI集體苦練中文”的盛況可能被網絡段子夸大了,但主流AI公司確實在加強中文能力。斯坦福的研究員曾發現,中文語料的“糾錯率”比英文低20%——不是工程師偏心,是中文的語法結構太規整,模型學起來更“省勁兒”。
誰在追捧誰?重新思考AI世界格局
2021-2022的時候咱追國外大模型,確實跟早年追美劇似的,總覺得“外國的月亮圓”。現在都2025了,很多人思想還是沒有轉變過來。
硅谷的格局都變成了:實驗室里華人是核心,中文成了技術優化的香餑餑。
最后補充一句:華人不是在硅谷有優勢,而是在全球的AI圈都是關鍵人才,并且除了在技術層面擔當主力,更夸張的事實是美國四大芯片巨頭(英偉達、AMD、博通、英特爾)的CEO均由華人執掌。
下次再有人跟你吹“洋AI天下第一”,你可以回一句:“AI核心競爭力,一半大腦是華人。”
你在使用AI時,是更傾向國產模型還是“洋AI”?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