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的新媒體不多,請關注美國華人雜談
作者 | Terry
封面圖源:美聯社
全文共 4735 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
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美國華人雜談”獨家發布。已開通快捷轉載,歡迎轉發。
請使用網站Justicepatch.org查看完整文章及更多內容,為防失聯,請通過郵件訂閱網站,或關注我們的電報頻道:https://t.me/piyaoba
每年十一月的第一個周二都是美國的選舉日,雖然今年是單數年,既沒有總統大選,也沒有中期國會選舉,但這個選舉日依然非常有看點。
可以說,剛剛過去的這個2025年選舉日是一場民主黨的慶功夜。在紐約、新澤西、弗吉尼亞和加州等關鍵地區,民主黨候選人集體告捷、關鍵公投順利通過,為一年以來在川普第二任期下屢受挫折的藍黨注入了強心針。
《華爾街日報》總結稱,這是一場“民主黨久違的好夜晚”;《華盛頓郵報》則形容,這是選民“對川普政府前半程的明確否決”。下面就來具體了解相關選戰的結果:
紐約市:進步派崛起的象征
在全球金融與媒體中心的紐約市,34歲的州眾議員佐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以約50.4%的得票率,擊敗獨立候選人、前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和共和黨人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
曼達尼是一位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政治新星,他以“住房正義”“生活成本危機”及“公共服務再分配”為主軸,利用社交媒體和青年網絡動員,掀起城市級別的草根浪潮。據《華盛頓郵報》分析,今年共有超過兩百萬紐約人參與投票,是1969年以來當地最高的地方選舉參與度。
曼達尼贏得了三分之二的45歲以下選民,并在大學學歷選民中領先10個百分點。曼達尼的勝利象征著民主黨左翼的再度崛起,也預示著城市政治中心的代際更替。
反觀科莫一方,在選舉日前夜,作為終身民主黨人的他,竟然得到了川普的背書,甚至川普呼吁紐約的共和黨支持者不要投給本黨候選人斯利瓦,而應當支持科莫。不過,這一詭異的政治聯盟并沒有幫助代表紐約精英的科莫獲勝,這也宣告他長達數十年的政治生涯基本落幕。
弗吉尼亞:斯潘伯格創造歷史
在弗吉尼亞州,46歲的前中情局官員、溫和派民主黨人阿比蓋爾·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以57.2%得票率贏得州長選舉,擊敗共和黨副州長溫瑟姆·厄爾-西爾斯(Winsome Earle-Sears)。她成為該州首位女性州長,也是川普第二次執政以來首位在南方贏得州長職位的民主黨人。
![]()
這場勝利具有多重意義。首先,它被視為對持續政府關門危機的反彈。弗吉尼亞擁有14萬多名聯邦雇員,受到政府停擺沖擊最嚴重,但選民并未因此懲罰民主黨。正如《華爾街日報》指出的那樣,這顯示民主黨“以生活成本與公共服務為核心的競選策略仍具韌性”。
斯潘伯格在郊區、女性和公務員群體中贏得壓倒性優勢,并在北弗吉尼亞大幅領先。她在勝選夜宣稱:“我們選擇了聯邦而非混亂(We chose our Commonwealth over chaos)。”
同州的副州長競選也創造歷史——民主黨人加扎拉·哈什米(Ghazala Hashmi)成為美國首位當選州級職位的穆斯林女性。
新澤西:民主黨堡壘穩固,少數族裔回流
在新澤西,民主黨州長米基·謝里爾(Mikie Sherrill)輕松連任,以56%對43%擊敗共和黨對手杰克·恰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
![]()
謝里爾是一位前海軍直升機飛行員,在競選中聚焦“可負擔生活”“公共教育”與“交通基礎設施”,并公開反擊恰塔雷利“全面擁抱川普”的立場。川普在選前一晚為恰塔雷利舉行遠程集會,指責“激進左派毀了新澤西”,但事實證明,這種背書并沒有給共和黨候選人帶來幫助。
《華盛頓郵報》援引出口民調指出,謝里爾贏得了90%以上的黑人選民和七成以上的拉美裔選票。這意味著民主黨正在收復2024年總統選舉中被川普侵蝕的少數族裔選民群體。
而奧巴馬在選前現身紐瓦克的集會,呼吁選民“用選票修復過去一年的撕裂”,進一步穩固了藍色票倉。
加州:制度性反擊川普作弊的50號提案
在西海岸,加州選民以近64%贊成票通過第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暫時授權州政府重新劃分國會選區,以抵消德克薩斯等紅州通過提前劃區新增共和黨席位的作弊行為。這一提案被《華盛頓郵報》稱為“選民最直接的反川普表態”。
![]()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主導了該提案的推動,并以此重申他在民主黨內的潛在領袖地位。紐森在聲明中說:“如果川普用不公劃區擴大權力,加州就用公投取回公平。”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此次成功為紐森參加2028年總統競選“積累了政治資本”。同時,新選區可能會讓民主黨在國會中獲得五個額外席位,從而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縮小與共和黨的差距。
民主黨人從“大勝”中學到了什么
《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均指出,這場多地開花的勝利,讓民主黨重新找到了反制川普主義的有效路徑:在地方層面以務實議題爭取中間選民,同時動員年輕與少數族裔選民的參與熱情。
1. “反川普”仍是最有效的動員口號
兩家媒體均指出,民主黨幾乎在所有戰場都將選舉定位為“針對川普的公投”。
在弗吉尼亞與新澤西,民主黨在廣告投放上共花費約1800萬美元提及川普,而共和黨僅在130萬美元的廣告中提及總統本人。
結果表明,這種策略依然奏效——選民中,反對川普的人有九成支持民主黨候選人。
正如弗吉尼亞州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所說:“今晚,我們給全國傳遞了一個信號——我們能做得比現在好得多。”
2. “雙軌策略”彌合黨內裂痕
紐約的曼達尼代表進步左翼;弗吉尼亞和新澤西的州長候選人則代表溫和派。
這三場勝利讓民主黨內不同派別都有所收獲,也顯示該黨在不同選區可采用差異化戰術:在城市用社會動員贏得年輕人,在郊區用治理能力穩住中產階層。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種靈活戰術幫助民主黨在面對內部分歧時,維持了“地方多樣性、全國一致性”的平衡——讓每個陣營都有勝利故事可講。
3. “生活成本”與“可負擔性”成核心議題
從曼達尼到謝里爾再到斯潘伯格,幾乎所有民主黨候選人都將“affordability(可負擔性)”作為競選主線。
他們提出凍結電費、延長醫保補貼、增加住房補貼、免費育兒與公交等具體方案,與共和黨的抽象“減稅”論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策略被《華盛頓郵報》評價為“重新掌握了經濟敘事的主動權”,成功削弱了川普政府在經濟復蘇話語上的優勢。
4. 年輕選民回歸、少數族裔再度團結
此次選舉顯示,民主黨正在修復2024年流失的選民聯盟。
曼達尼贏得三分之二的45歲以下選民;謝里爾與斯潘伯格在黑人與拉美裔社區中重新獲得壓倒性支持。
《華盛頓郵報》認為,這一趨勢若延續,將為民主黨在2026年中期選舉提供“比任何政策更可靠的基礎”。
5. “贏了,但還不穩”
盡管勝利廣泛,但兩份分析均指出民主黨仍缺乏統一的全國領導人。
潛在的2028年總統候選人從加州州長紐森,到紐約的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OC),再到前白宮幕僚長拉姆·伊曼紐爾,覆蓋從左到右的光譜,但尚未形成如川普這般在黨內有強大號召力的潛在人選。
《華爾街日報》警告稱:“這場勝利并未消除黨內裂痕,只是讓各派暫時共享舞臺”。
川普又拿出謠言武器,聲稱對手作弊
民主黨在2025年選舉日的全面告捷,對川普及共和黨而言,是他重返白宮以來的首個重大政治挫敗。但在開票尚未完成之前,川普與多名保守派人物見勢不妙,又抄起了放置許久的謠言發射器,把毫無新意的“選舉舞弊”炮彈,打進公共輿論場內。
《華盛頓郵報》報道,川普在社交媒體上連續發文,聲稱加州的第50號提案是“一場巨大騙局”,并宣稱“整個投票過程被操縱”,還暗示司法部正在展開“嚴重的法律與刑事審查”。然而,加州選務官員迅速回應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州長加文·紐森更是諷刺地回擊:“這只是一個知道自己要輸了的老人的胡言亂語。”
![]()
4日上午,川普發文稱加州50號提案舞弊
實際上,據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選舉舞弊數據庫統計,加州自1982年以來僅記錄到69起舞弊個案,而2024年僅有一例。
![]()
當然,造謠的不只川普一人,其同黨們也照葫蘆畫瓢,陸續提出多起毫無依據的指控。和川普重歸于好的親密戰友馬斯克就聲稱,紐約市的選票作弊,因為曼達尼的名字出現了兩次,而科莫只出現了一次。
事實上,紐約選舉委員會已澄清:曼達尼獲得兩個黨派背書(民主黨與工人家庭黨),科莫是以獨立候選人參選,所以只出現了一次。而且科莫是在民主黨黨內初選落敗后才創建自己的獨立政黨,這個新黨成立不足半年,因此他名字在選票的位置也會低于其他歷史更悠久的政黨。同時,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也出現了兩次。
馬斯克的謠言連科莫的兄弟、著名新聞主播克里斯·科莫(Chris Cuomo)都看不下去,出來辟謠說“這不是真的。紐約的選票一直都是這樣的。”
![]()
馬斯克針對紐約市選票的謠言和科莫兄弟的回應
這種制度叫“融合投票(fusion voting)”,允許多個政黨提名同一名候選人。在此制度下,若候選人獲得多項提名(背書),根據該州規定,這名候選人要么在選票上多次出現,要么僅出現一次但列明所有背書政黨。支持者認為,融合投票制度既能讓選民表達對小黨派政綱的支持,又能通過多重背書提升候選人勝選概率,從而增強小黨派的影響力。
事實上,自十九世紀以來,紐約的候選人和政黨就一直采用融合投票制度。盡管候選人的名字會多次出現,但選民只能為一個名字投票。
![]()
在2014年紐約州長選舉的選票上,科莫的名字出現了四次,因為他獲得了四個政黨的背書。
![]()
在2020年總統大選的紐約州選票示例上,川普和拜登的名字各出現了兩次,因為他們分別獲得兩個政黨的背書。選民可以在選擇候選人的同時,表達對政黨的支持。
另據《紐約時報》報道,當天在新澤西州,一臺投票機的短暫故障和幾起虛假炸彈威脅事件被右翼媒體放大解讀為“系統性舞弊”。在賓夕法尼亞州,選民名冊的技術問題被極右翼評論員杰克·波索比克(Jack Posobiec)稱作“全國范圍的選舉攻擊”——盡管地方選務委員會已在數小時內完成修復并延長投票時間。
這種“先聲奪人”的策略,正是川普和他同黨屢試不爽的信息戰——用海量的虛假信息混淆視聽、淹沒真相。早在投票開始前,川普就宣稱“共和黨人被排除在郵寄投票之外”,并威脅將對“選舉舞弊”展開行政調查。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甚至聲稱,“有數百萬非法選票寄給不該投票的人”,但在被記者要求舉證時,無法提供任何實例。
在選舉中,當結果對己方不利就大肆宣傳對方作弊對于川普和他的同黨們來說并不是第一次,不過是2020年低劣伎倆的回光返照,試問為何2024年他勝選的時候怎么就不提了呢?要記住現在是他在執政,司法部和FBI都是聽命于總統的司法武器,如果有舞弊,他們能放過懲罰對手嗎?
數字權益組織“自由新聞”(Free Press)資深律師諾拉·貝納維德斯(Nora Benavidez)警告稱:“這種毫無事實基礎的言論,會進一步侵蝕公眾對民主進程的信任。尤其是在馬斯克放寬平臺選舉虛假信息限制之后,錯誤敘述的傳播速度遠超糾正。”
盡管這些虛假信息都是毫無新意的老調重彈,但也實實在在對地方選務人員造成了直接影響。據《紐約時報》報道,昨天新澤西和加州的多地選舉官員都收到了匿名威脅郵件和電話,指控他們“偽造選票”或“操縱系統”。一名選務官員無奈表示:“每次川普發一條帖,我們的熱線電話就暴增。”
民主黨官員擔憂,這種持續的指控正在侵蝕民眾對選舉制度的根本信任。而弗吉尼亞州新任州長斯潘伯格在勝選演講中回應說:“我們不能每次選舉都讓謊言成為新聞焦點。民主不是情緒的游戲。”
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的立場和觀點。
關注我們,不再失聯
電報頻道t.me/piyaoba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前往正義補丁網站justicepatch.org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5/11/04/us/elections/results-races-to-watch.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5/11/04/democrats-election-wins-trump/
https://www.wsj.com/politics/elections/five-takeaways-from-a-good-night-for-democrats-42cf84ec
https://www.nytimes.com/2025/11/04/us/politics/republicans-reprise-unfounded-claims-of-widespread-election-interference.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lections/2025/11/04/trump-mamdani-jewish-voters-new-york/
https://ballotpedia.org/Fusion_voting
https://www.politifact.com/factchecks/2025/nov/04/elon-musk/new-york-city-mayor-election-ballot-fus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