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東坡如此感慨道。
蕓蕓眾生,正是天地間的蜉蝣——渺小而生命短暫。
作為蕓蕓眾生的蜉蝣,其悲劇不在于渺小與生命短暫,而在于互噬,且在造化操弄下互噬。
![]()
圖片
鄭智化機場遭遇后,再遭受蜉蝣的攻擊。
筆者之初沒刻意觀察鄭智化遭受了怎樣的攻擊。
昨晚作《平庸之惡:鄭智化的遭遇》后,才發覺這股戾氣之兇猛,連支持鄭智化的文章也被波及;
于是,忍不住地再寫一篇。
當普通個體的所為有利于公眾時,不應遭到公眾的苛責,即使那個體存在種種問題。
應該苛責的是存在問題的服務機構。
每個人都有缺點與缺陷。
重點在于,個人何以無視自身的存在,并轉而攻擊于己有利者。
深深贊同一位網友所說,鄭智化是消費者,其發聲有利于所有消費者,因每個人都是消費者。
受害者有錯,這荒謬的悲劇并不罕見,多了,就不是個體的不幸了。
戊戌六君子將被處決,囚車路過大街,到達刑場,到處是人。
人們歡呼雀躍,斥罵聲一片,朝著六君子投擲爛菜葉甚至穢物;
嘴里罵著,“反賊,該殺!”甚至向劊子手扔賞錢。
魯迅對此評價道:“無知百姓歡呼處決,實為‘國民性’的悲哀。”
筆者不迷信什么國民性,但認同其“悲哀”之說。
所謂“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這是一種正常狀態與應有情形。
不幸地是,特殊地兒的人們,以攻擊“凍斃于風雪”的抱薪者為能。
作為無人裝飾的普通人,抱薪者以往的“劣跡”,那還不容易發現?
烏泱烏泱的,生化大軍一樣。
他們可恨嗎?可憐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