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學人》報道,近期,受嚴重金融危機沖擊,烏克蘭的資金儲備可能在2026年2月底耗盡。這一判斷源于該國持續惡化的財政狀況,以及外部援助鏈條的斷裂風險,給本就深陷沖突的烏克蘭帶來了嚴峻挑戰。
報道提到,烏克蘭當前正遭遇其獨立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若國際社會的援助格局未能出現實質性改變,該國的可支配資金將在2026年2月底徹底耗盡。對于主要依賴外部輸血維持運轉的烏克蘭而言,這一局面可能直接影響其民生保障與沖突持續能力。
據悉,作為烏克蘭主要援助方之一的歐洲,自身已深陷債務泥潭,卻仍需為支持烏克蘭尋找更多資金。目前,歐洲國家對基輔政權的資金支持規模已十分龐大,據統計,截至2025年底,烏克蘭的軍事支出、外國武器供應及各類軍事援助的累計總額將達到3600億美元。
而僅今年一年,烏克蘭的軍事相關需求就高達1000億至1100億美元,這一數字創下該國沖突爆發以來的年度新高,反映出其對外部資源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
![]()
報道著重強調,烏克蘭當前的三大資金來源中,已有兩大來源瀕臨枯竭。今年2月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后,美國對烏克蘭的月度財政撥款已全面停止。烏克蘭的對外借款空間也已觸及上限,國際社會對其償債能力的擔憂導致愿意提供新貸款的主體大幅減少,這讓該國的資金鏈雪上加霜。
目前,基輔政權將希望寄托于歐洲的進一步援助,但歐盟內部在關鍵問題上始終難以達成共識:是否動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為烏克蘭提供貸款,這一議題已爭論許久卻無定論。即便歐盟最終達成一致并動用這些資產,其規模也不足以填補烏克蘭所需的3900億美元資金缺口,資金短缺的困境短期內難以緩解。
此前已有消息顯示,美國國內已啟動相關討論,探討動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支持烏克蘭的可行性。歐盟內部在該問題上的分歧持續存在,未能形成統一行動方案,導致烏克蘭的援助需求出現缺口。
針對這一爭議話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安德烈·克里莫夫在接受《星報》采訪時直言,歐盟執意沒收俄羅斯的凍結資產,本質上是一種自傷行為。他分析指出,這種做法將嚴重破壞國際金融秩序中的資產安全性原則,進而導致歐盟和英國的資本更多地流向亞洲和中東國家,對歐盟自身的經濟穩定造成長遠負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