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公布了2025年“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名單,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寶珍、血液透析室護士長崔紅霞兩位同志光榮入選。同時,在市衛生健康委對醫療衛生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通報表揚的名單中,濱州市人民醫院共有12人上榜
這些優秀醫務工作者忠誠履行人民生命健康守護者的神圣職責,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將守護百姓健康的使命深植于心、落實于行,為推進健康濱州和品質濱州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將陸續分享他們的從醫經歷與心路歷程,傳遞醫者仁心的溫暖與力量。
在 2025 年度
醫療衛生工作中表現突出個人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馬南
![]()
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六病區,提到馬南醫生,同事們會想到他鉆研技術時的那股“癡勁”,患者們會記起他溫和詢問時的那份“耐心”,而在他自己心中,最重的始終是那份沉甸甸的“醫者責任”。從2017年初出茅廬的臨床新人,到如今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他用八年時光,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一段不平凡的從醫歷程。
一
青衿之志,在主動堅守中淬煉成長
2017年,馬南剛剛入職,深知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之間存在巨大鴻溝。為了能盡快像科室前輩們一樣,在危急重癥面前從容不迫,他將加班變成了常態。無數個深夜,科室的燈光為他而亮,他反復鉆研病歷、復盤操作流程,將每一個疑難病例都視為成長的階梯。
![]()
馬南與兩位醫學前輩合影
這份對專業的執著,化作了對患者極致的耐心與熱忱。
2025年,一位本院退休的老主任因重癥肺炎住進六病區。在馬南的悉心醫治下,老人最終康復出院。令人動容的是,出院后不久,這位老前輩竟特意讓家人推著輪椅,來到馬南的門診當面致謝。老人緊握他的雙手,既是感謝,更是前輩對后輩的諄諄教誨。這一刻,馬南深刻地體會到,醫者的使命,不僅在治愈疾病,更在于傳遞溫暖與希望。
二
淬火成鋼,在比武競技中錘煉鋒芒
馬南深信,精湛的醫術是守護患者生命的基礎。他珍惜每一次臨床操作,反思每一個病例,更將每一次比賽視為錘煉技能的熔爐。
![]()
2018年,他榮獲濱州市呼吸內科崗位技能競賽特等獎,初露鋒芒。
![]()
2019年,他在山東省慢病管理挑戰賽中拔得頭籌,斬獲優勝獎。
![]()
2020年,他榮獲“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2022年,他在首屆健康山東行動知行大賽中為團隊奪得二等獎;2023年,他更是一舉獲得“濱州市五四青年先鋒”和“濱州市表現突出醫務工作者”兩項殊榮……
這一連串的榮譽,并非簡單的勛章羅列,而是他日夜精進、淬火成鋼的最佳見證。
三
矢志創新,在呼吸介入領域開拓深耕
![]()
工作兩年后,馬南發現科室氣管鏡操作人員緊缺,許多呼吸介入技術難以開展。他主動請纓,前往山東省胸科醫院進修呼吸內鏡介入技術。
為了爭取更多上臺手術的機會,他創造了獨特的“作息表”:每天清晨第一個到崗,下午兩點下班后,他并不急于返回一個半小時路程外的宿舍,而是在醫院旁的快餐店里一等就是六個小時,直到晚上八點再返回手術室,只為能多參與一臺急診手術,多觀摩一次高難操作。這份近乎“癡狂”的執著,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
學成歸來后,他成為科室介入技術的“火種”,積極開展各級支氣管鏡操作。
五年間,全院氣管鏡操作量翻了三倍,無數患者因此重獲新生。這份事業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個人犧牲。2021年,他的女兒在凌晨四點降生。初為人父的喜悅還縈繞心頭,早上八點,他的身影已準時出現在內鏡中心——一位氣道內腫瘤合并重癥肺炎的患者命懸一線,他必須為生命而戰。
![]()
他的電話24小時開機,多少個深夜被急診電話召回。無論是異物窒息還是急性痰堵,每一次呼吸道梗阻都是一場與死神的賽跑。看到患者轉危為安的那一刻,他說:“一切都值了。”在家庭責任與醫者天職的天平上,他選擇了后者,無怨無悔。
![]()
2025年5月,一次意外讓馬南的左腳足底骨折,需要打上石膏在家靜養。人雖在家,他卻仍然心系患者,特別是一些診療方案具有連續性的病人,始終是他心頭的牽掛。在確保個人身體狀況不影響操作精準度的前提下,他與科室團隊制定了周全的協助方案。于是,每周固定的時間,由同事用輪椅推著他前往內鏡中心,他拄著雙拐,將自己的身軀穩穩地“釘”在操作臺前,然后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內鏡操作中。
一位目睹此景的患者,在順利完成檢查后,由衷說道:“馬醫生,您的腳不方便,做完檢查坐我的輪椅回去吧!”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患者的真誠理解與關懷,正是對醫者無悔付出最珍貴的回饋,也化作了支撐他無悔前行溫暖動力。
四
向險而行,在疫情大考中彰顯本色
![]()
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面前,馬南從未退縮。
![]()
2019年底新冠疫情肆虐,他毅然參加援鄂醫療隊,在黃岡市團風縣堅守了30多個日夜,圓滿完成任務。
2023年初,疫情卷土重來,他在新成立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六病區連續奮戰四天四夜,直至所有患者生命體征穩定。
![]()
當時,氣管鏡檢查因氣溶膠傳播風險極高而被大部分醫院暫停。一位呼吸困難的患者入院,CT提示是惡性程度極高的肺腫瘤,病情刻不容緩。科室討論后,馬南沒有絲毫猶豫,他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毅然走進手術室,成功為患者切除了氣道內腫瘤,使患者轉危為安。他用專業的判斷和無畏的擔當,為患者在疫情的陰霾下,搶回了一條生命通道。
![]()
隨著新冠、流感等疾病的輪番肆虐,他敏銳地注意到,感染后合并肺諾卡菌這一特殊病原體的患者日益增多。此類疾病起病隱匿,許多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因漏診等原因導致癥狀反復療效不佳。深知其漏診與誤診的巨大危害,工作間隙,他系統性地熬夜整理每一份珍貴病歷,潛心總結該病的影像學與氣管鏡下表現特征,最終將研究成果發表于國內呼吸領域頂尖期刊《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為優化臨床診療路徑、降低漏診率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憑借在臨床與科研上的深厚積累,2025年8月,他首次受邀代表醫院,在山東省醫師協會呼吸疾病介入醫師分會學術年會上,就氣管鏡應用技巧進行了專題授課。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對其多年來深耕呼吸介入領域、甘于奉獻的最好認可。
![]()
從青澀到成熟,從追隨到引領,馬南用八年時間,完美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他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由每一天的堅守、每一次的擔當、對每一位患者的盡心盡力編織而成。他腳下的路,或許曾因傷病而蹣跚,但他作為一名醫者的前行之路,卻始終堅定、踏實,閃耀著仁愛與擔當的光芒。
記者 王慧慧 通訊員 趙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