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10月23日,東京的一場采訪讓國際輿論炸鍋了!
立陶宛外長布德里斯當著日本媒體的面,對著剛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隔空喊話,一口一個“強強聯手”,要一起抵御“侵略成性、邪惡的東方核大國”。
繞來繞去矛頭直指俄羅斯,更離譜的是,他給這場跨國合作找的理由,竟然是日本和立陶宛都是“俄羅斯的鄰國”。
![]()
立陶宛的“安全感焦慮癥”
這話說出來,別說地理老師要拍桌子,連普通網友都看懵了。
要知道立陶宛只和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沾著200多公里的邊境線,而日本和俄羅斯本土之間隔著一整個日本海,直線距離超一千公里,就算把南千島群島的爭議區域算上,也壓根夠不上“鄰國”的邊。
這操作堪比讓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夏爾巴人,去和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結盟,理由是“同屬一個大陸板塊”,荒誕程度直接拉滿。
![]()
可千萬別覺得立陶宛是在開玩笑,這場看似離譜的外交喊話背后,藏著這個小國刻在骨子里的焦慮,而這份焦慮得從它的歷史傷疤和現實威脅慢慢說起。
早在上世紀,立陶宛曾被蘇聯強行納入版圖,那段被控制的經歷,讓這個國家在脫離蘇聯后,就埋下了深深的反俄種子。
這種情緒和烏克蘭有著驚人的相似,都是把對大國的戒備刻進了國家戰略里,可光有歷史恩怨還不夠,現實中的軍事壓力才是讓立陶宛坐立難安的根本原因。
![]()
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簡直是懸在立陶宛頭頂的利劍,這里不僅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總部,還部署了大名鼎鼎的S-400防空導彈,以及能裝載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導彈。
這些武器的射程能輕松覆蓋大半個歐洲,意味著立陶宛的一舉一動,都在俄羅斯的軍事威懾之下。
更讓它緊張的是,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后,加里寧格勒的戰略價值直接翻倍,立陶宛瞬間成了北約東翼的“前沿陣地”,原本就緊繃的神經,這下更是快繃斷了。
![]()
今年以來,這種威脅感變得越來越具體,俄軍戰機頻繁“誤入”立陶宛領空,最近一次就發生在布德里斯喊話的當天晚上。
根據立陶宛方面的說法,俄軍一架蘇-30戰機和一架伊爾-78加油機,突然越過邊境線,侵入本國領空約700米,還停留了足足18秒。
立陶宛的軍用雷達第一時間捕捉到這個信號,北約部署在當地的西班牙戰斗機緊急升空攔截,可俄軍戰機卻若無其事地飛走了,留下立陶宛在原地氣得跳腳。
![]()
面對質疑,俄羅斯給出的解釋是“導航失誤”,但這個說法根本沒法讓立陶宛信服。
要知道俄軍戰機當時是低空飛行,而且壓根沒提交任何飛行計劃,就直奔邊境而來,這怎么看都不像是單純的失誤。
憤怒的立陶宛直接向俄羅斯遞交了抗議書,可這種抗議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顯得格外無力,雪上加霜的是,來自白俄羅斯方向的神秘無人機,也開始頻繁“造訪”立陶宛領空。
這些無人機行蹤不定、目的不明,讓本就神經緊張的立陶宛,更是陷入了雙線戒備的困境。
![]()
立陶宛的“自救套餐”與致命短板
被恐懼籠罩的立陶宛,開始瘋狂尋找“自救”辦法,最直接的一步就是砸錢搞國防。
他們把國防開支直接提升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5.4%,這筆錢數額大到什么程度?有人算過足夠給立陶宛全國不足300萬的人口,每人都配發一套防彈衣。
可問題是立陶宛的領土面積只有6.5萬平方公里,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軍事實力也根本拿不出手,就算全民穿防彈衣,在俄羅斯的軍事威懾面前,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
砸錢搞國防不管用,立陶宛就把目光投向了外部,開始了“病急亂投醫”的外交操作,而這次選中的合作對象,就是遠在萬里之外的日本。
為啥是日本?這背后藏著立陶宛的小算盤!日本和俄羅斯也有領土爭端,南千島群島的歸屬問題吵了幾十年,雙方矛盾一直沒化解。
日本在俄烏沖突后,跟著美西方一起對俄制裁,算是“價值觀盟友”,立陶宛覺得憑著這兩層關系,總能拉上日本一起抗俄。
![]()
可立陶宛似乎忘了,自己之前有過慘痛的投機教訓,幾年前它為了向美國表忠心,在涉臺問題上頻頻搞小動作,直接導致中立關系降為代辦級。
后果來得又快又狠,立陶宛對華出口直接暴跌98%,200多家肉類和木材廠商因為失去中國市場,直接宣告破產,四年下來累計經濟損失高達12億歐元。
本以為能靠美國撐腰,沒想到美國根本沒把這個“小棋子”當回事,華盛頓甚至覺得立陶宛的鬧劇太頭疼,壓根懶得摻和。
![]()
更有意思的是,2022年立陶宛還曾主動挑釁俄羅斯,切斷了加里寧格勒的陸路運輸通道,要知道加里寧格勒40%到50%的鐵路運輸都得經過立陶宛,這一舉動直接激怒了俄羅斯。
俄方當即放話要讓立陶宛“感受痛苦”,不僅搞了大規模軍事演習,還揚言要切斷能源供應、退出邊界協議。
最后還是立陶宛服軟,才沒讓局勢徹底失控,可才過了幾年,它就忘了當初的恐懼,又開始主動挑事。
![]()
日本的“左右為難”
這次拉日本入伙,立陶宛的深層目的其實很明確,對內能向民眾展示政府“在積極應對威脅”,穩定民心;對外則是給美國遞“投名狀”,希望能推動北約在本國永久駐軍。
剛好當時北約峰會臨近,立陶宛想借著渲染“俄羅斯威脅”蹭熱度,讓自己在北約內部獲得更多關注和支持。
可它千算萬算,卻沒算到日本的處境,這個所謂的“天然合作伙伴”,早就自身難保了。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剛上任沒多久,政治根基還沒穩固,在日本政壇,首相任期短是出了名的,要是這個時候貿然卷入波羅的海的爭端,得罪俄羅斯,很可能會讓自己的任期提前結束。
日本現在的麻煩事一大堆,朝核問題懸而未決,和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也沒解決,還得在中美博弈中小心翼翼找平衡,根本沒精力管萬里之外的閑事。
更關鍵的是,日本跟著美西方對俄制裁后,已經吃夠了苦頭,俄羅斯是日本重要的能源供應國,制裁導致日本能源進口處處受阻,國內能源價格飆升。
日本在俄羅斯的不少投資項目,也因為制裁而被迫擱淺,原本還有談判余地的南千島群島問題,也因為制裁被徹底凍結,雙方連坐下來談的機會都沒有了。
![]()
就連日本的盟友美國,也沒把它當“自己人”,美國一直把日本當成“待宰的羔羊”,處處想著從它身上撈好處。
為了換取美國的安全庇護,日本只能不斷向美國輸送利益,又是增加駐日美軍軍費分攤,又是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早就被折騰得身心俱疲。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怎么可能冒著得罪俄羅斯的風險,去幫立陶宛這個“遠房親戚”?
![]()
雖然日媒提到日本自衛隊有赴立陶宛參加掃雷訓練的計劃,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種級別的合作純屬“走過場”。
沒有實質的兵力支援,沒有戰略層面的協同,說白了就是雙方各取所需的“姿態表演”。
立陶宛能借此對外宣稱“獲得國際支持”,日本則能在北約面前刷一波存在感,這種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價值的合作,根本不可能給立陶宛帶來真正的安全保障。
面對立陶宛的熱切邀約,日本政府至今沒有給出明確回應,畢竟誰都清楚真要是和立陶宛搞“抗俄聯盟”,先受損的肯定是日本企業。
![]()
俄羅斯的反制手段向來直接,一旦日本真的介入,恐怕會面臨更嚴厲的制裁,到時候經濟損失只會更大。
而俄羅斯方面對立陶宛的這場“聯日鬧劇”,至今保持著沉默,不是俄羅斯沒看到,而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立陶宛的挑釁根本不值一提。
俄羅斯很清楚立陶宛的這些操作,不過是小國在國際舞臺上刷存在感的手段,根本傷不到自己的根本利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