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Cloud
審校|Ziv
在上周末,法國媒體報道稱,2名涉嫌盜竊巴黎盧浮宮珠寶的嫌疑人終于被逮捕了。通過當初劫匪在犯罪現場留下的物品,調查人員確認從中找到的微量DNA證據與嫌疑人相符。
![]()
圖源網絡
被捕的其中一名男子在戴高樂機場準備登機前往阿爾及利亞,而另一名嫌疑人在準備前往位于西非內陸的馬里時被抓獲(也有報道稱他并沒有離開法國的計劃)。被捕的男子一個34歲,另一個39歲,兩人過去都有記錄在案的違法行為。
在這之后,又有幾名與此案有關的嫌疑人陸續被捕。雖然事情有了一點進展,但在10月19日發生的巴黎盧浮宮珠寶盜竊案依然讓世界各地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有些荒誕,而抓捕進度也讓一些專家擔心丟失的貴重珠寶大概追不回來了——它們很可能會被拆解,然后以遠低于其價值的價格出售。
![]()
不同于專家們沉重的心情,網友們則更多的是看熱鬧心態,甚至從中獲得了萬圣節cos靈感。圖源:tiktok
7分鐘搶走一億美元
在10月19日上午9點30分左右,盧浮宮剛向游客開放半小時,人群正從博物館主入口魚貫而入。此時,4名頭上戴著蒙面頭套、身穿黃綠色反光背心(遠遠看著有點像建筑工人)的男子到達盧浮宮南側。
他們把車停在塞納河畔的一條路上,其中兩個人通過車載伸縮梯爬上盧浮宮二樓的陽臺。據稱這輛車是一輛偷來的家具搬運車。
![]()
德國升降機制造商發現梯子被用在盧浮宮盜竊案后,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他們的升降機確實可以安靜平穩地運送很重的貴重物品。
劫匪們使用角磨機破開陽臺窗戶,很快就順利進入阿波羅畫廊,該廳展示著法國王冠珠寶(過去的法國王室用來象征皇權而佩戴過的王冠、鉆石配飾等珍寶)。
在上午9點34分,也就是劫匪破開盧浮宮陽臺窗戶進屋時,盧浮宮內部的警報系統第一次響起。進入展廳后, 劫匪威脅了趕來的兩位工作人員。可能擔心劫匪有武器,工作人員隨即撤退。接著,劫匪使用工具破開了兩個玻璃展示柜,搶走里面價值超過1億美元(大約7億多人民幣)的珠寶。
他們在展廳內待了大約四分鐘,接著在上午9點38分,騎著等候在外面的兩輛摩托車逃走了。整個搶劫過程總用時僅約7分鐘。
![]()
被盜走的展品,圖源:BBC
本來他們搶走了9件展品,不過在逃跑時掉落了一個王冠,這個王冠上鑲嵌著1354顆鉆石和56顆祖母綠,在盜竊過程中遭到損壞。據估計,被盜走的珠寶價值1.02 億美元,而更大的損失可能要算法國歷史遺產的損失。
由于這些珠寶的辨識度太高了,不好直接賣出,專家推測劫匪為了讓買家不知道珠寶的來源,很可能會熔化掉金銀,同時把寶石切割成更小塊流入市場。
![]()
被盜但掉落的王冠,圖源: Wouter Engler
簡陋不堪的安保
根據初步報告,在被搶劫的博物館區域,大約三分之一的區域都沒有安裝監控攝像頭,包括那個被破窗闖入的二樓陽臺。而有監控的區域,設備也都老化了,監控能力比較弱。這有限的安保設施導致工作人員未能及時發現犯罪團伙。
法國警方表示,他們收到的第一個警報并非來自盧浮宮,而是一名在外面騎自行車的路人。在看到戴著頭盔的人和一個帶有吊籃的伸縮梯時,這位感到可疑的路人撥打了報警電話。
![]()
圖源: Guardian graphic, Google Earth
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個短視頻顯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從盧浮宮出來的劫匪們坐著緩慢下降的車載梯子,順利返回地面。
據稱他們還試圖縱火焚燒卡車,但被博物館一名趕來的工作人員阻止了,因此燒車未能得逞。他們還留下了頭盔、切割機、噴燈、汽油、手套、對講機和背心以及其他搶劫時使用的物品。
看完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網友們紛紛表示:
我搶票都沒這么絲滑;
最昂貴的珠寶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搶劫方式;
電影里從天而降、小心翼翼穿過紅外線束的畫面原來都是假的;
連本地居民在接受采訪時也不禁調侃,
劫匪要是路過盧浮宮再搶一次,還能得手。
![]()
偷完乘坐升降梯下去,圖源網絡
![]()
圖源: Gonzalo Fuentes,Reuters
博物館為啥頻繁被盜?
就在盧浮宮被搶的幾個小時后,法國另一家博物館也被搶了。這家博物館的一個展示柜被砸爛了,里面大約2千枚金銀幣(價值約74萬元人民幣)被盜。
事實上,過去兩個月里,法國至少有四家博物館遭到盜竊,有的是昂貴的古董陶瓷制品被盜,還有的是金塊被盜。
去年11月,在光天化日之下,四名蒙面男子拿著斧頭和棒球棍砸爛了巴黎科尼亞克-杰伊博物館的展柜,搶走了七個飾有黃金和寶石的鼻煙盒(其中五個后來失而復得)。第二天下午,法國中部一家博物館又發生了武裝搶劫案,價值數百萬歐元的珠寶沒了。
除了法國,歐洲其他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近兩年也有博物館被盜走珍貴藏品的事情發生。對此,一些專家推測其中一個原因在于金價屢創新高,在如今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鋌而走險的盜賊們把目光瞄向黃金珠寶。
其次,和著名的畫作相比,劫匪們盜走珠寶、金幣或獎章等藏品后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處理掉,顯眼的畫作流動性就很低。此外,與銀行等其他較為安全的建筑相比,博物館相對而言更容易被攻破,很多博物館的建筑都很老舊,安保措施也相對落后,而且博物館的藏品在展出時與公眾的距離非常近……
想出入任何場所?扮成工人
有些人感到困惑——這些犯罪分子作案時為什么穿著那么顯眼的反光背心?
這類反光背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穿著者在施工現場或其他危險場所比較顯眼。然而,社會經歷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公眾對反光背心的反應,如果人們看到有人穿著反光背心,第一反應可能是認為他們是工作人員或工人。
現如今這些背心仿佛一個隱身斗篷,讓穿著者在公眾場合變得隱形,融入環境。因此,在盧浮宮盜竊案中,看似顯眼的反光背心反而有助于罪犯們“隱身”。過去有其他罪犯也穿上這些背心實施搶劫。
這些穿著反光背心、乘坐家具搬運升降梯進入盧浮宮的盜賊們也讓網友們想起,曾經有一位男子測試過,只要扛著一個用于維修/裝修的梯子,幾乎可以進入任何建筑或場所,暢通無阻。在類似情境中,如果有人覺得不對勁,男子用“走錯了”“哦有人已經修過了嗎”等理由通常也能全身而退。
![]()
圖源: Troy Kinne
友情提示,請勿輕易嘗試!
參考資料:
[1] El A, Brennan D, Hutchinson B. French police arrest 2 Louvre jewel heist suspects amid manhunt. ABC News. Published October 26, 2025. Accessed October 28, 2025. https://abcnews.go.com/International/french-police-arrest-2-louvre-jewel-heist-suspects/story?id=126873453
[2] Guardian staff reporter. How the Louvre museum robbery happened in video, photographs and maps. the Guardian. Published October 20, 2025. Accessed October 27, 2025.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oct/20/louvre-museum-robbery-thieves-stolen-jewellery
[3] Lapham J. Louvre heist: Suspects arrested over theft of jewels, prosecutor says. Bbc.com. Published October 26, 2025. Accessed October 27, 2025.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2em38pdv0do
[4] Lyons E. See the jewels the Louvre thieves stole — and the one they didn’t get away with. Cbsnews.com. Published October 20, 2025. Accessed October 27, 2025. https://www.cbsnews.com/news/louvre-theft-heist-paris-france/
[5] News B. How Louvre gang carried out France’s most shocking theft - BBC News. News. Published October 24, 2025. Accessed October 27, 2025. https://www.bbc.co.uk/news/resources/idt-fde5876a-c35c-48a2-b4cf-d255bd25611b
[6] McArthur T. France: Museum robbery sees 2,000 gold and silver coins stolen. Bbc.com. Published October 23, 2025. Accessed October 29, 2025.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pwvzxnzjzzo
[7] Daily TC. European Museums Lose Golden Artifacts as Gold Prices Soar. The Chosun Daily. Published October 6, 2025. Accessed October 30, 2025. https://www.chosun.com/english/world-en/2025/10/07/IQ7K6RC3LZBMJKCTPHLOV3PF44/
將“把科學帶回家”
不錯過每條有趣科學推文!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