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上云端
調解破局一線牽
收到信息
“非常感謝您書記員和三名法官的工作……再審能組織聽證不容易……你們同意了我線上聽證,也節約了我的出行食宿費用,并且最后耐心講解……挽回了一部分損失,所以非常感謝您幾位工作人員的幫助……。”
![]()
10月21日,洪雅法院通過“互聯網+”模式開展線上聽證,聚焦爭議核心并促成當事人對話,最終在庭審框架內促成一起再審申訴案件達成調解。調解結束后,洪雅法院工作人員收到了來自再審申請人王某的感謝信息。
案情回顧
兩年前,王某與張某因買賣電影票券發生糾紛,洪雅法院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結合案件事實與現有證據支持了原告王某的部分訴請。判決生效后,王某以事實認定錯誤為由向洪雅法院申請再審,要求撤銷原審并改判。
圓滿調解
一般情況下,再審審查階段多以書面審查為主。考慮到王某此次申請再審提供了群聊天記錄截圖以及通話錄音,且該證據一審時并未提交法庭。加之,一審時采用的是小額訴訟程序,當事人庭審參與感不足,導致對判決結果不滿意,承辦法官決定對王某申請再審一案組織聽證,當面聽取各方意見。
鑒于申請人王某人在河南,為減少當事人訴累,提高辦案效率,該案采取了線上聽證的形式。
聽證過程中,承辦法官注意到雙方矛盾并非不可調合,本著“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司法工作原則,聽證結束后,承辦法官組織雙方當事人開展線上調解。根據聽證中發現的突破口,承辦法官從實際案情以及王某可能存在的實際損失出發,開展調解工作。最終,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被申請人張某愿意在原審判決的基礎上再當庭退還王某3000元。王某在收到款項后,當庭撤回了再審申請,至此,雙方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
再審申請人王某發來的短信寥寥幾行字,沒有華麗的辭藻,字里行間全是王某對案件調解結果的認可。信息中提到的“聽證”“線上”“節約食宿”“挽回損失”等字眼,亦是對洪雅法院堅持“如我在訴”理念開展工作的肯定,只有切實站在當事人立場,才能洞察矛盾根源,精準開展司法工作,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結語
下一步,洪雅法院將繼續保持“如我在訴”的情懷與擔當,用心體察當事人的每一份訴求,增強群眾在每一宗司法案件的程序參與感與權利獲得感,讓正義可期,糾紛可解,以“如我在訴”意識把定分止爭工作做深做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