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視察安慶,問地委書記:陳獨秀家還有誰?
1953年初春,毛主席乘坐軍艦“洛陽號”,沿長江一路巡視。
2月21日上午,軍艦抵達安慶時,地委書記傅大章登艦迎接。
這次在安慶停靠,原本不在既定行程中。
毛主席視察南京后,準備直赴武漢,但經過安慶江面時,他看見了岸邊那座巍然聳立的振風古塔。
于是隨口問身邊的隨行人員:“前面是哪里?”
“安慶。”
聽到這兩個字,毛主席腦海里閃過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陳獨秀。
這位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創始人,就出生在安慶。
下船之后,毛主席照例聽取了地方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安慶的情況。
就在眾人以為匯報結束時,毛主席忽然開口,主動問起了陳獨秀家的情況:“陳獨秀家還有誰?”
在陳獨秀人生最后歲月里,唯一陪伴他左右的孩子是三子陳松年。
陳松年現在還在安慶,在窯廠當技師,家里人口多,生活也有些困難。
為了生活,據說把北京的那套老房子賣了。
這所房子,就是當年陳獨秀在北京的舊居,也《新青年》的編輯部。
毛主席聽后,關切地說:“何必賣房子呢?他家生活困難,地方上可以幫一幫嘛。”
傅大章連忙解釋:“賣房的事,我們也是后來才聽說的。不過,對陳獨秀這個人,我們……”
陳獨秀這個人,性格倔強,個性鮮明。
從反滿清到反蔣介石,他一生都是“反對派”。
大革命時期,他始終主張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他認為,當時中國的無產階級力量尚且薄弱,農民階級缺乏組織性,貿然發動無產階級革命,不現實也沒必要。
因此在他看來,應當先推動資本主義的發展。
然而,這種理論最終導致了大革命的失敗。
在反思的過程中,陳獨秀又走上了一條與自己親手創立的中國共產黨背道而馳的道路。
他與彭述之等人聯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左派反對派,也就是所謂的“中國托派”。
他固執己見,與中共六大的路線方針產生了很大分歧。
1929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開除陳獨秀黨籍。
1932年,陳獨秀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
1937年出獄后,中央曾多次派人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回到抗日統一戰線。
只要發表一份聲明,承認過去的錯誤,就可以重歸黨組織。
但陳獨秀拒絕了。
因此,新中國成立后,陳獨秀的身份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
他是黨的創始人,卻早已被開除;
他的兩個兒子,長子陳延年、次子陳喬年,都是英勇就義的革命烈士,可他們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
而他的三子陳松年一家,卻因種種復雜因素,生活陷入困頓。
毛主席聽傅大章談及陳獨秀家的情況,見他有些猶豫,便直言道:
“陳獨秀這個人,是有功勞的。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對傳播馬列主義、創建中國共產黨,都有貢獻。陳獨秀的兩個兒子,也都是革命烈士。對這樣的家庭,應該以烈士家庭對待嘛!”
自那以后,從1953年起,中共安慶市委統戰部每月都會給陳松年一家發放30元補助。
當陳松年第一次接到通知,來到統戰部辦公室簽字領錢時,激動得雙手發抖。
他抬頭望見墻上懸掛的毛主席像,熱淚奪眶而出,鄭重地鞠了一躬。
他知道,這不僅是一份生活補助,更是一份理解與尊重。
參考資料
新民周刊:陳獨秀孫女:家族史是悲壯史
上游新聞:陳獨秀離世后,兒子陳松年淪為搬磚工,毛主席:給予特殊照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