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貓姐
圖片 |網絡
本文字數 |1401
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300個故事
01
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和對象分隔兩地,有的距離幾十公里,有的距離一兩百公里,工作日見不到面,通常只有周末可以聚兩天。
一個朋友努力當編,考到了當地的一個縣城郊區,光是來回路程就差不多百來公里了,每天回家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趁著周五下班后早早收拾回家和老公吃個晚飯。
第二天一整天的時候就開始忙個不停,回家看望父母,或者去看個電影,在外面吃個飯,周末午飯后,又要準備著回郊區了,每周都如此反復。
她笑著跟我說,感覺現在跟大學時候談戀愛沒什么區別,也就周末能約個會,一個月能見面的次數也不過三四次,有時候遇到臨時值班什么的,或許一個月只能見上一兩面。
兩個人的時間都太少了,到現在她們結婚三年了,也不敢要小孩,因為不確定有了小孩之后他們兩個該如何平衡現在的生活,兩個人都沒時間,如果生了孩子只管給老人帶,那孩子也成了留守兒童。
另一對朋友比他們的距離還遠,她對象在鄰市上班,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次見過不超過一兩天,對象又要返程了。
她嘲諷著說,感覺自己像個“留守婦女”一樣。
兩個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工作,只能在周末偶爾聚一起,這種現象太常見了,平時過得都是網友生活,哪怕打開攝像頭也是各做各的事,來回奔波只為每周見一次。
時間久了,就慢慢對這種情感缺少了一種依賴性,在彼此需要對方的時候是缺失的,感覺有沒有對象都沒什么關系,每一對周末夫妻的愿望,大概就是想快點結束這種狀態,過上平常夫妻的日常家庭生活吧。
身邊大多數夫妻都經歷過“周末夫妻”,多多少少因為彼此的工作不忍心說放下就放下,畢竟年輕時候能多賺點錢,改善生活環境才是王道。
也有少數夫妻表示,一周見一次頻率蠻好的,平時大家就各忙各的、定期相聚,也減少了平時的生活矛盾,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每周見一次反而讓彼此的感情越來越好。
02
周五傍晚的地鐵站永遠擠滿了人,林曉曉擠在晚高峰的車廂里,手機屏幕亮著,是丈夫發來的消息:“我買了菜,等你回家煮火鍋”。
這句話撐著她熬過了加班的疲憊,也讓她想起上周六晚上,兩人窩在沙發上看電影,鬧鐘卻在十一點準時響起,那是她周日清晨趕早班地鐵回鄰市公司的提醒。
他們是典型的周末夫妻,結婚四年多,她在南京做互聯網運營,丈夫在上海郊區當工程師,兩座城市高鐵將近兩個小時,卻把日子過成了“五天異地,兩天團圓”。
最破防的一次,林曉曉夜里發燒到39度,想找個人遞杯溫水都要靠自己撐著爬起來,給丈夫發消息只敢說“有點感冒”,怕他連夜趕來第二天還要上班。
等到周末見面,丈夫翻到她的購藥記錄,紅著眼眶罵她“逞強”,她笑了笑,不逞強又能怎么辦呢,咱們隔著距離。
其實沒人愿意過這樣的日子,誰不想每天下班就有熱飯,有一盞燈在等著自己,可現實里,一份有發展的工作、一套能安家的房子,往往需要兩個人在不同的城市里“各自奮斗”。
周末的相聚就像是充電,兩天里要把五天的思念、家務、陪伴都擠進去,周日的晚上分別又像是斷電,帶著不舍回到各自的戰場。
周末夫妻的破防,從來不是因為距離,而是因為明明是最親近的人,卻要在生活的難題里“各自為營”,但也正是這份“為了更好的將來”的共同目標,讓每一次周末的相聚都更珍貴,讓那些咬牙堅持的日子,都有了溫暖的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