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2000 字
閱讀完約5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賀夢璐
“今日暫定批發價915元/克!”10月30日一大早,打開手機最先彈出的對話框,便是來自成都水貝黃金市場銷售人員的“一手資訊”,隨后其分享一段實錄視頻,畫面顯示,上午十點前來購買黃金飾品的消費者已不在少數。
有意思的是,10月10日,其分享的每日批發價為911元/克,隨后金價便急速駛入上升通道,直至10月21日,已突破千元大關,而后金價迅速邁向下跌趨勢。可以說,整個10月,金價坐上了速度最快的“過山車”。
宏觀來看,10月的國際黃金市場上演了戲劇性反轉。倫敦金現價從10月20日4381美元/盎司的歷史峰值回落,10月28日盤中一度下探至3886.199美元/盎司,兩日最大跌幅超8%,市值蒸發超2.5萬億美元。截至10月30日記者發稿時,倫敦金現價已經反彈至3962.16美元/盎司,這場高位跳水再次引發了市場對黃金走勢的討論。
![]()
倫敦金價格走勢
金價:

急漲急跌
受此影響,10月30日,各大珠寶品牌足金飾品價格紛紛下調,周六福、周生生、周大福分別降至1109元/克、1175元/克、1179元/克。
專家指出本輪金價大跌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首先是地緣因素緩和,全球避險需求回落,投資者轉向風險資產;其次是技術性賣盤增加,金價在快速上漲后積累大量獲利盤,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再者是美聯儲降息預期已被市場充分消化,未來降息節奏存在不確定性。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整個10月,讓投資者直呼“看不懂”的黃金走勢,成為最具話題性的財經熱點,而急漲急跌的走勢曲線,早已幻化為正數轉向負數的基金收益里。
購買黃金ETF聯接基金,是大多數年輕人“上車”的首選,在支付寶里便可以直接買入相關基金,剛參加工作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只要過了零點,第一時間便點開支付寶,查看收益。比如10月18日那晚,她的黃金基金賬戶余額就多了120元。
+25元、+120元、-65元、-87元,這幾個數字便是她10月理財的“成績單”。
不難看出,金價的波動,其表現形式早已不只是那個生硬且陌生的數字,實際上影響深遠。這意味著,無論是追漲殺跌的短線玩家,還是真正需要“財務保險”的投資者,每一次調整,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黃金股”:

三季度營收、凈利普漲
10月30日電,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總量(包含場外交易)達1313噸,需求總金額達1460億美元,創下單季度黃金需求的最高紀錄。黃金需求增長主要由投資需求推動。三季度黃金投資需求激增至537噸,同比增長47%,占全部三季度黃金凈需求的55%。
世界黃金協會資深市場分析師Louise Street表示,黃金市場前景依然樂觀,因為美元的持續走弱、普遍的降息預期以及滯脹風險的存在,均可能進一步支撐黃金投資需求。今年以來,金價不斷刷新紀錄,而當前的市場環境顯示黃金仍有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其研究顯示,市場尚未飽和,配置黃金的戰略價值依然穩固。
因此,三季度投資需求的增加直接助推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最先受益的,或是直接依附在這條產業鏈上的“黃金股們”。
隨著山東黃金等公司披露今年第三季度報告,總的來看,A股多家黃金上市公司三季度營收、凈利基本實現普漲。
具體來看,山東黃金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270.17億元,同比增長27.25%;凈利潤為11.48億元,同比增長68.24%。前三季度營收為837.83億元,同比增長25.04%;凈利潤為39.56億元,同比增長91.51%。
湖南黃金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58億元,同比增長117.91%;凈利潤3.73億元,同比增長63.13%。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11.94億元,同比增長96.26%;凈利潤10.29億元,同比增長54.28%。
聚焦四川上市公司,10月27日晚,四川黃金披露三季度報。今年前三季度,四川黃金實現營業收入7.88億元,同比增長49.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87.36%。其中,四川黃金在第三季度實現的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61.19%、184.38%,呈現較強增長態勢。財報顯示,黃金市場價格上漲是該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上市銀行:

貴金屬業務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金價持續攀升帶動商業銀行貴金屬業務規模快速擴張。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9月末,南京銀行貴金屬規模達到72.01億元,較2024年末0.6億元增長近120倍,增幅高達11914.36%。
另外,寧波銀行三季度末貴金屬規模為176.46億元,較年初增加127.51%;平安銀行貴金屬規模為172.48億元,較年初增長36.7%。
市場認為,在全球不確定性延續、波動加大的背景下,貴金屬資產的配置價值持續凸顯,預計未來銀行機構將繼續深化該類業務的戰略布局與產品創新,以響應投資者對避險資產與多元化配置日益增長的需求。
國盛證券分析師朱廣越認為,金飾消費的下滑,或將推動銀行減少對傳統金飾代銷業務的依賴,轉而聚焦投資類貴金屬業務的創新與推廣。這種調整既契合當前市場需求變化,也能通過穩定的投資類業務收入,進一步增強貴金屬板塊對銀行盈利的支撐作用。

責編|賀夢璐
校檢|袁鋼
審核|何穎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