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1日,廣東海關曝光一起堪稱離譜的走私案,誰能想到有人竟會為了蠅頭小利,將68只活物藏在自己的緊身褲內過海關,畢竟之前只見過藏奢侈品的。
了解過該活物之后,也是忍不住感慨,幸好廣東海關發現了,避免了一場生態災難,兩人將會因此受到怎樣的處罰?
![]()
被黑市相中的完美商品
有時候,一場可能耗費數十億、持續幾十年的生態災難,其開端,竟然只值兩三百港幣的“跑腿費”,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今年10月在深圳文錦渡口岸上演的真實一幕。
當海關關員攔下那兩名步態僵硬、神情緊張的女子時,她們的紗裙之下,藏著的是一場正在醞釀的風暴。
![]()
這風暴的核心,不是什么違禁品,而是一種活物——非洲侏儒側頸龜,它既是黑市上價值千元的“掌心萌寵”,也是一個能隨時引爆的“活體生態炸彈”。
在異寵走私這條黑暗的產業鏈上,侏儒側頸龜被選中,絕非偶然,它的每一種生物特性,完美契合了非法貿易的所有需求。
![]()
首先是它的“便攜性”,一只成年的侏儒側頸龜,背甲不過十來厘米,體重也就二三百克,剛好一個巴掌大,這種“迷你”的物理屬性,讓它方便藏在身上。
用膠帶固定在腿上,外面再套上一層寬松的衣物,幾乎天衣無縫,大大降低了“水客”單次運輸的風險。
![]()
其次是,在這個追求“新、奇、特”的時代,這種外形呆萌的小家伙,在社交媒體上被冠以“掌心萌寵”、“迷你神龜”等標簽,迅速收割流量,無數“開箱”視頻和“飼養”筆記,為它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熱度和消費欲望,最后,也是最關鍵的,是“高溢價”帶來的暴利。
在非洲剛果盆地的沼澤里,捕撈這種烏龜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經過非法捕撈、跨國轉運、水客走私、中間商分銷這一系列流程,它在中國的黑市上,價格能飆升至數百甚至上千元人民幣,巨大的利潤空間,正是驅動整個鏈條瘋狂運轉的唯一燃料。
![]()
從商品角度看,它體積小、易運輸、需求大、利潤高,至于它對生態的威脅?在這條只認錢的鏈條上,那根本不在考慮范圍之內。
一個被低估的生態殺手
揭開“萌寵”的溫情面紗,侏儒側頸龜的真實面目,是一個隱藏著三重毀滅力量的頂級“生態殺手”,一旦它從人類的褲腿里逃脫,進入中國南方的水系,一場難以逆轉的災難便會立刻啟動。
![]()
它的第一重力量,是“指數級”的種群擴張,這家伙的生存能力簡直是“BUG級別”的存在,可以連續數月不吃不喝,僅靠降低新陳代謝就能活下來。
而中國南方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它而言更是“天堂”,在這里,它一年能產兩到三窩蛋,一窩多達十枚,孵化率還超過80%。
![]()
隨之而來的,是第二重毀滅力量——對本土物種的“降維打擊”,侏儒側頸龜是雜食動物,從魚卵、水生昆蟲到水草、藻類,幾乎無所不吃,直接掠奪了本土生物的食物來源。
更可怕的是,它性情兇猛,相比我們本土性格溫和的中華草龜、花龜,它的競爭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它們會迅速擠占本土龜的生存空間,重演甚至超越當年巴西龜入侵的生態悲劇。
![]()
巴西龜的教訓還歷歷在目,國家投入上百億治理都收效甚微,而這種體型更小、更隱蔽的侏儒側頸龜,一旦泛濫,治理難度只會更大。
然而,這還不是它全部的威脅,它的第三重力量,是移動病菌庫”,這些未經任何檢疫的活體,在走私過程中被悶在濕熱的人體上,極易滋生沙門氏菌,人類一旦接觸,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兒童,可能引發嘔吐、腹瀉甚至敗血癥。
![]()
對生態的打擊則更為致命,它身上可能攜帶一種名為“蛙壺菌”的真菌,這種真菌對青蛙、蟾蜍等兩棲動物來說,堪稱“滅頂之-災”。
一旦擴散,將導致區域內蛙類大批死亡,接下來,就是一場可怕的連鎖反應,蛙類消失,吃害蟲的天敵沒了,害蟲泛濫,捕食蛙類的鳥和蛇沒了食物來源,種群衰退,最終,整條生態鏈徹底斷裂。
![]()
被貪婪與無知扣動的扳機
烏龜本身是無辜的,是自然演化的產物。
真正將它變成武器,扣動這場生態風險扳機的,是人類的貪婪與無知,從走私的“水客”到購買的消費者,每一個環節上微不足道的選擇,最終匯聚成了這股巨大的破壞力。
那兩名在褲腿里藏了68只烏龜的女子,她們的動機顯得那么可笑又可悲,為了區區兩三百港幣的“跑腿費”,她們就敢于鋌而走險。
![]()
被查獲時,她們甚至聲稱,不知道自己帶的是活龜,完全沒意識到行為的嚴重性,這種“無知之惡”,是一種極端的短視。
她們可能不知道,這種“帶點東西”的行為,將面臨的是法律的嚴懲。
根據《生物安全法》,等待她們的可能是高達25萬元的罰款,而根據《刑法》,一旦構成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牢獄之災也無可避免,這點蠅頭小利與即將付出的慘痛代價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
如果說走私者是出于無知和貪婪,那么消費端的“獵奇之罪”則是這條黑色產業鏈的原罪,正是市場上那些對“小眾異寵”的病態追捧,為整個鏈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訂單。
每一次看似“個性”的購買行為,每一次在社交網絡上的炫耀,都是在為非洲的非法捕撈和國門前的危險走私“投下贊成票”,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早已不是與普通人無關的宏大敘事。
![]()
根據統計,中國已經發現了超過660種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僅今年,海關就查獲了超過1200起外來物種走私案,其中六成以上都是所謂的“異寵”,警鐘,早已在我們每個人耳邊敲響。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身處這條防線之上,我們的責任,就在于那些微小的日常選擇:拒絕購買來源不明的異寵,堅決不隨意放生任何外來寵物,并主動向有關部門舉報非法販賣和走私行為,守住我們心中的那條“生態底線”,就是守護國門生物安全最堅固的一環。
![]()
文錦渡口岸截獲的這68只烏龜,是一次值得慶幸的成功攔截,但它更像一聲刺耳的警報,提醒我們所有的人。
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生物安全防線是多么脆弱,而每一個看似渺小的個人選擇,又與整個國家的生態安全聯系得多么緊密。
真正的防線,絕不僅僅是海關人員的火眼金睛,更在于我們每個人心中對自然的敬畏、對法律的遵守。
![]()
筆者觀點
當一時的獵奇心戰勝了長遠的責任感,當眼前的蠅頭小利壓倒了潛在的公共安全風險,那么任何一件微小的“商品”,都有可能演變成摧毀我們共同家園的“武器”。
要讓“紗裙藏龜”的荒唐劇不再上演,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源頭切斷需求,堅決抵制誘惑。因為,我們為子孫后代守護的,是一個萬物共生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