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烏克蘭利用自殺式無人機展開了攻擊俄縱深機場的‘蛛網行動’,這一新聞迅速成為了其后一段時間的大爆款。
該事件發生前的一段時間里,由于俄烏戰場形勢對烏克蘭日益不利,挺烏一方的媒體、自媒體顯得有些沉寂。所以該事件發生后,這些媒體們一下子有了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
可是這件事情真有網上吹得那么玄乎嗎?
烏克蘭這次行動奇襲了遠在俄羅斯腹地的伊爾庫茨克州、摩爾曼斯克州等地機場。烏克蘭軍方吹噓一舉擊毀了俄軍高達34%的戰略轟炸機,給俄軍造成了70億美元的損失,總之烏軍獲得了奇襲大勝。
這場行動確實很有創意,烏軍將無人機藏在大貨車車廂頂部特制的隔層中,然后雇傭當地俄羅斯司機將其開到各個俄軍機場附近,車輛到位后遠程打開隔板激活無人機飛向攻擊目標。由于出其不意,這些無人機成功摧毀了多架停在停機坪上的俄軍戰略轟炸機。
然而烏軍的這次行動在碼字的看來,簡直就是愚蠢至極不知所謂。
![]()
想必看過當時烏軍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細心些的觀眾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些被攻擊的俄軍戰略轟炸機其身上都放置的有大量的廢舊輪胎。
對這種情況有人強行解釋說,太空中衛星拍攝的地面照片里,飛機上放置這些廢舊輪胎產生的影子會導致情報分析員產生誤判,以為那就是機場跑道。
你堆輪胎在飛機上,騙騙分辨率不足的商業衛星倒是有可能,可現代軍用偵察衛星分辨率都是米級以下的。戰略轟炸機這幾十米翼展的大家伙,就光靠幾個輪胎便能騙過偵察衛星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
擁有多顆偵察衛星的俄軍對此難道會不清楚嗎?那他們干嘛還要做這種無用功呢?
而且既然是戰略轟炸機,它的使命就是一旦接到命令,便要立即攜帶核子彈頭的飛彈起飛去轟炸敵方。由于其承擔著核反擊任務,也就是發現敵對勢力向己方發射核彈后立馬裝彈起飛反擊,所以它平常停放的位置必須隱秘,而且肯定距離核彈倉庫非常近。
因此這種戰略轟炸機一般不載彈的情況下都是待在機庫里的,這樣不但可以躲過敵方的衛星偵測,一有情況也能隨時掛彈出擊。
可從烏軍放出的視頻看,俄軍不但將戰略轟炸機停放在停機坪上,還是多架排在一起停放就像是在展覽一般;還更是將妨礙起飛安全的橡膠輪胎置于飛機上甚至是飛機四周,這樣飛機起飛前還需花費寶貴的時間將這些輪胎統統移開。
![]()
而且遇襲的這些戰略轟炸機布置在俄羅斯中部的伊爾庫茨克州,距離主要目標美國是不是太遠了些?
當然對此有人宣稱這些轟戰機是針對其南方某大國的,俄羅斯的中程導彈射程是多少,其數量有多少,各位自行去百度下吧,那可比戰略轟炸機來得快多了。
大家從這種耽誤核反擊速度的布局中,難道沒有品出一些違和感嗎?
而且烏軍無人機襲向機場的視頻中,鏡頭里從頭到尾未出現任何俄方人員攔截無人機的畫面,甚至連一個人影都沒有出現,烏軍的無人機真的是入了無人之境。
戰略轟炸機基地如此重要的戰略基地,怎么可能守備會如此松懈呢?
所以帶著這些疑問碼字的到處去查找資料,結果就找到了《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
該條約由美國總統老布什與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于1991年7月31日在莫斯科簽署。蘇聯解體后由于烏克蘭交出了全部的核武器,因此該條約由俄羅斯繼續承擔蘇聯一方的銷毀戰略核武器義務。
至2001年底的銷毀截止日期時,美俄雙方已經銷毀了自己擁有的占總數高達80%的戰略核武器。
這件事情當年轟動一時,執行期間世界各國也都時刻緊盯著俄美兩國的進度。但是隨著兩國完成計劃內容且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藍星一干吃瓜群眾都已經把這事拋諸腦后了。
然而對于兩個當事方來說,這件事情卻一直都掛在心上,因為根據條約規定,他們多年來都在核查對方有沒有認真執行相關內容。
![]()
根據協議被銷毀并不僅僅是戰略核武器,還包括了相關的載具——洲際導彈彈體和戰略轟炸機等等。
這其中戰略轟炸機雙方為了省事,并非完全是還原成零件狀態。相當部分的戰略轟炸機僅僅是拆掉發動機等關鍵部件,保證其短時間內無法修復起飛便完事了,一般人從外觀上看不出其與正常飛機的區別。
可圖省事帶來了一個新問題,要是戰略轟炸機停放在機庫里,對方要怎么才能知道你沒有偷偷地去修復呢?
于是美俄兩國商定,將拆毀后機體保存較為完整的戰略轟炸機,都集中停放在指定機場上。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烏克蘭無人機攻擊的停放在停機坪上的俄軍戰略轟炸機,身上以及周邊會有那么多廢舊輪胎了。
![]()
這些輪胎不是堆在那反衛星偵察的,反而是為了便于美國過頂衛星發現這些已經無法起飛的轟炸機位置;另外也便于美軍情報員用過往衛星照片進行比對時,根據這些輪胎的位置判斷戰略轟炸機有沒有移動過;或是根據飛機周圍輪胎位置的變化,判斷俄軍是否有修復這些戰略轟戰機的舉動。
由于停機坪上停的都是報廢的戰略轟炸機,自然俄軍也就不會在這個機場部署什么防御措施了。所以從周邊起飛的烏克蘭自殺式無人機得以毫無阻礙地,對機場上停放的俄軍廢棄戰略轟炸機進行攻擊。
被烏克蘭及其追捧者吹上天的‘蛛網行動’,其實是鉆了美俄條約的空子。
![]()
對于碼字的結論不服的可以去看看原視頻,原視頻中有直接證據證明了碼字的推斷。被襲擊的機場是俄軍廢棄裝備的堆積場——視頻中出現了一架雷達罩銹跡斑斑的A-50預警機。
根據俄軍披露的相關信息,俄軍現在一共有6架A-50預警機在役,其它的都因為各種原因已經不能起飛,只能是待在停機坪上成為替換零部件的備份。視頻中出現的那架A-50預警機,俄軍更是將其直接丟在停機坪上任其日曬雨淋,顯然其已經沒有什么值得拆卸的零件了。
這次烏軍偷襲得手,還是給俄軍戰略轟炸機、預警機的備份零件造成了一些損失,行動不能算是毫無所得。但是與網傳的什么俄羅斯損失70億美元,那肯定是差了幾個零了。
這才能解釋為何俄羅斯被烏克蘭打了一悶棍后,反應顯得有些風輕云淡。
![]()
然而‘蛛網行動’據烏軍宣稱籌劃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可是最后的結果卻僅僅是炸了一堆不能飛的飛機,這顯然與行動籌備所花的時間和成本不成比例。
從烏軍煞費苦心長期部署,最終卻是重點攻擊俄軍廢棄飛機基地不難推導出,烏軍對于己方無人機突破真正威脅自己的俄軍前線空軍基地防空網信心不足,因此選擇了更容易攻擊的目標。
而襲擊發動的第二天6月2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斡旋下進行的俄烏和談,便要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舉行。
在和談的前一天,烏克蘭急不可耐地曝出自己的特種作戰手段,實在是讓人看不出烏克蘭有一絲和談的誠意。這擺明了就是要向世人表明自己不愿和談,其中對美國強壓自己坐到談判桌邊的不滿已經溢出屏幕了。
另一方面毫無疑問的是,烏軍的‘蛛網行動’讓全球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它的身上,這的的確確搶到了媒體關注的C位,是愛出風頭的特朗普絕不能容忍的。
![]()
因此‘蛛網行動’非但不會讓特朗普欣賞,他反倒是對烏克蘭現任領導人澤連斯基更加不爽了,也難怪小澤會落得個在白宮范圍外唱獨角戲的待遇。
所以這場無人機奇襲作戰雖然噱頭十足,但是其在戰術成果上對減輕烏軍前線的壓力卻是毫無助益,因此這次行動其國際宣傳意義遠大于實際的作戰價值;烏克蘭這次行動明顯有攪局美國主持的俄烏和談的目的,因此在戰略上加深了烏克蘭與自己最大援助者美國關系的裂痕。
唉,烏克蘭‘蛛網行動’確實很有創意,可是在目標選擇上、發動時機上,卻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蠢招。
真不知道該夸烏克蘭人聰明呢,還是罵他們傻呢。
不過瑪利亞不愿意被川皇牽著鼻子走的態度,倒是表現得非常明確。
可這對烏克蘭有好處嗎?
覺得碼字的文章還行,走過路過看過請贊個粉個轉個。
謝謝大家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