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有關古巴專題會議上,一場突如其來的外交沖突引發全球關注。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會上公開指責古巴“支持恐怖組織”和“殘暴政權”,但他的發言迅速遭到古巴外交部長的當場反擊。
羅德里格斯舉手提出程序異議,指責美國代表偏題且不尊重會議議程,會場仿佛瞬間從外交禮儀轉為高壓對峙。
![]()
實際上,這場交鋒反映的遠不只是言辭問題。
長期以來,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商業、金融封鎖不僅是政策工具,更成為其外交宣示的一部分;而古巴則將其視為違背國際法、踐踏主權的“集體懲罰”。
在會議討論“人道影響與封鎖終止”議題時,美國代表卻將焦點轉換至古巴所謂的“恐怖主義支持”,這一轉變令場內議程立即偏離。
![]()
外媒報道截圖
![]()
外媒報道截圖
同一時間,古巴外交部遞交的報告指出,從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因美國封鎖政策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5.56億美元,較上期增長49%。
這場對峙恰恰說明當外交演變為表演場,會議議題便容易被擱置,談話的焦點從“事實”轉向“話語權”與“控制權”。
![]()
話語權戰爭背后的各方算盤
說到美國和古巴的這檔子事,可不是一天兩天的恩怨了。
自從1962年美國對古巴實施經濟封鎖以來,這兩國就杠上了,累計給古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706億美元。
從2024年3月到2025年2月這一年里,損失就高達75.56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49%。
這么一看,封鎖的代價真不小,難怪古巴每年都在聯合國大會上使勁爭取支持。
![]()
美國這邊也沒閑著,會議前還向其他國家施壓,想讓他們在投票時改變立場,別支持終止封鎖的決議。
不過最后在2025年10月29日大會上,165個國家投票支持結束對古巴封鎖,僅7個反對、12個棄權。
華爾茲作為美國代表,以前就說過聯合國“偏離核心使命”這種話,明顯是想強化美國的影響力;而古巴從1992年開始,每年聯合國大會投票,終止封鎖的決議都得到絕大多數國家支持。
這次會議上的沖突,其實只是美古長期對抗的一個縮影。
![]()
外媒報道截圖
美國老拿“支持恐怖主義”說事,把古巴列進黑名單,但古巴一直否認,說這純屬借口,目的是為封鎖政策找理由。
國際社會上,多數國家都反對美國這種做法,覺得它違背了國際法。
羅德里格斯的強硬回應,不只是為了古巴自己,也是在維護多邊主義的原則。
![]()
聯合國本來就是大家平等討論的地方,不能由一國說了算。
其實,美國對古巴的政策有點過時了,都這么多年了,封鎖不但沒壓服古巴,反而讓它在國際上贏得更多同情。
說到底,外交不只是比誰嗓門大,還得看誰在理;美國如果老是玩單邊主義,可能最后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孤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