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政落地:存取超5萬要嚴查?鄭州菜市場大爺的經歷說清真相
清晨的鄭州金水區緯四路菜市場,剛出攤的雞蛋攤還冒著熱氣,賣豆腐的阿姨正給老主顧切著熱豆腐,拐角的糧油店老板已經支起了算盤。“哎,你上周取那8萬塊裝修錢順利不?我家老伴昨天去銀行取6萬給兒子交首付,被問了好幾句,說11月新政策下來了,超5萬就得嚴查。”拎著菜籃子的張叔湊過來問,聲音里帶著點疑惑。旁邊買面粉的李阿姨接了話:“可不是嘛,我閨女在銀行上班,說現在存取大額現金確實要多幾道手續,但不是不讓取,就是得配合核實。”一時間,幾個晨練剛結束、買菜的老街坊都圍了過來,有擔心手續變麻煩的,有怕自己的錢取不出來的,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其實不光菜市場,最近小區業主群、家庭群里也都在傳這事,不少人把“嚴查”當成了“限制取錢”,直到我專門問了在國有大行工作的朋友,又查了官方文件,才搞明白這新政的真實情況——根本不是要卡普通人的錢,而是換了種更科學的方式護錢。
![]()
1. 先澄清:不是“超5萬必查用途”,新規改了關鍵一條
很多人都記得2022年那波“存取5萬要登記來源用途”的討論,當時因為爭議大,政策暫緩實施了。這次11月落地的新政,其實是2024年11月修訂通過的《反洗錢法》和三部門發布的《管理辦法》結合后的優化措施,核心變化剛好是取消了“5萬以上必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
朋友給我看了央行的官方解讀:以前是“一刀切”,只要超5萬就必須問來源用途;現在是“風險導向”,普通儲戶正常存取錢,比如取幾萬給孩子交學費、存幾萬工資,銀行核驗身份沒問題就直接辦,不會隨便追問。只有遇到“可疑情況”才會重點核實,比如剛轉進來一大筆錢就立馬取現金、頻繁存取接近5萬的金額,或者賬戶平時沒動靜突然有大額現金往來。說白了,新政是“精準打擊風險,不打擾普通人”,不是傳說中“超5萬就卡著不讓動”。
2. 必知:需要配合核實的“三事項”,其實很簡單
雖然不用次次登記用途,但新政明確了,大額存取款時需要配合銀行核實三件事,這也是所謂“嚴查”的核心,其實都是為了資金安全:
第一是身份真實性核驗。必須本人持身份證原件辦理,就算讓家人代辦,也得帶齊代辦人和本人的身份證,電子版、照片都不算數 。北京、廣州的銀行都明確說了,10萬以上存取,身份證和銀行卡必須是本人原件,還要刷臉確認,防止有人冒用他人賬戶取錢。
第二是交易合理性說明。不是要你拿合同、發票當證明,而是銀行會隨口問一句用途,比如“取這些錢是干啥用呀?”“這錢是工資還是生意回款呀?”。只要如實說,比如“給老人看病”“裝修房子”,銀行就不會多為難。像鄭州有儲戶取8萬裝修款,就只說了句用途,看了眼近期工資流水,沒兩分鐘就辦完了 。
第三是異常情況主動解釋。如果你的交易有點特殊,比如定期存款剛到期就取大額現金、異地卡突然在本地存巨款,銀行會多問兩句背景,這時候如實說明就行。比如“孩子在外地工作,把錢轉我這存著”,只要解釋清楚,核實沒問題就不會卡流程。朋友說,這步其實是幫儲戶防詐騙,不少電詐分子就是用“快存快取”轉移資金,銀行多問一句可能就攔住一個騙局。
3. 為啥要搞新政?防住兩類事,其實是在護你的錢
很多人不理解,存取自己的錢為啥要這么多手續?看了官方數據才明白,新政的真正目標是打擊洗錢、電信詐騙這些違法活動。2024年上半年,全國破獲的電信網絡詐騙案里,有30%以上涉及大額現金轉移,騙子就是利用“現金難追蹤”的特點轉走贓款 。
銀行的職責就是當資金流動的“守門員”。以前“一刀切”的方式確實麻煩,但這次新政搞“風險分級”,對低風險的普通儲戶簡化流程,對高風險的可疑交易加強核查,剛好平衡了“反洗錢”和“便利性”。比如央行統計過,超過5萬元的現金存取業務只占全部現金業務的2%左右 ,大部分人的日常存取根本碰不到這些額外手續,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想通過現金搞違法活動的人。我朋友就碰到過一個案例:有人帶著別人的身份證想取10萬,說不出資金來源,銀行一核實,發現是電信詐騙的贓款,直接聯系了警方,幫受害人保住了錢。
4. 普通人該咋辦?記住3點,取錢存錢不跑腿
面對新政,其實普通人根本不用慌,記住這3點,存取大額現金順順利利:
首先,大額取現提前預約。雖然5萬以上不用必預約,但超過10萬最好提前1天打電話給銀行網點,尤其是中小銀行,現金庫存可能不足,提前預約能避免白跑一趟。像西安、合肥的銀行都要求,10萬以上取款要提前1-2天預約,中午12點前預約最合適 。
其次,如實說明用途,不用帶額外證明。別想著編理由,比如明明是買房卻說成日常開銷,反而可能因為“用途不合理”被多問幾句。其實只要是正當用途,哪怕說“家里有急事要用現金”,銀行也能理解,不用非要帶裝修合同、購房協議這些材料。
最后,優先選轉賬,現金能省則省。現在不管是買房、裝修還是交學費,基本都能轉賬支付,轉賬超過5萬雖然也會被監測,但不用跑銀行,手機上就能操作,還能留下資金痕跡,更安全。如果不是非用現金不可,轉賬反而比取現金省事。
說到底,11月的新政不是“查普通人的錢”,而是“幫普通人護錢”。只要你的錢是合法收入,用途正當,所謂的“嚴查”不過是多問兩句話、提前約一下,根本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