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混血星廚布蘭特踏上廣西這片土地時,他或許沒有想到,等待他的是一場顛覆味覺認知的盛宴。從對螺螄粉的本能抗拒到徹底“真香”淪陷,從被酸嘢暴擊到在糖水中找回甜蜜記憶,《秘食中國·廣西篇》記錄了一段非凡美食探索之旅。
![]()
美食紀錄片《秘食中國·廣西篇》10月27日0點,優酷全集上線。紀錄片以混血星廚布蘭特的獨特視角出發,帶領觀眾深入桂林、陽朔、柳州、南寧等美食勝地,探尋那些讓人欲罷不能的地道美味。
地道碳水江湖:從清晨米粉到深夜食堂
廣西是當之無愧的碳水大省。在桂林的清晨,當地人的一天是從一碗鹵香四溢的米粉開始的,那香脆的鍋燒、秘制的鹵水,足以讓最挑剔的食客為之傾倒。第一集中,布蘭特與小助理依依踏上桂林土地,就開啟了一場舌尖上的米粉盛宴。
![]()
首站兩人直奔百年老字號“老東江”。撲鼻的酸筍香中,兩人解鎖桂林米粉的獨特密碼——圓粉與切粉之分、鹵水秘方的靈魂地位,以及鍋燒的酥脆魅力。隨后,他們鉆進出租車司機推薦的巷弄小店。這家店有著不太起眼的招牌,食客基本都是附近的居民,端碗粉在路邊邊拌邊吃,是桂林人下雨也澆不滅的米粉之魂。
夜市對于生活在柳州的人們來說,是一抹絢麗多彩、不可或缺的景色。在柳州的夜市里,豆漿油條這些在別處被當作早餐的美味,是當地人不問熱量也要令人大快朵頤的碳水炸彈。水南曾姐豆漿店,在柳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晚上10點,人群圍著油鍋排隊,等候現炸油條、油堆、沙堆和濃豆漿。
![]()
在柳州的夜晚,空虛的胃從不擔心無處安放。布蘭特轉戰廣雅老店老三攤,特被卷粉的彩色魔法吸引。黑米、紫薯、白米三色卷粉在蒸籠起舞,30秒出鍋,澆上海鮮醬與番茄汁,辣中帶甜。每天晚上九點半到十一點,是老板最忙碌的時段,一天就可賣出千份以上。在與本地食客交談中布蘭特得知,柳州人將早餐變宵夜的叛逆吃法,是刻進DNA的味覺習慣。
極致味覺體驗:從酸辣鮮甜到百味交融
廣西也是中國最矛盾的味覺大省之一。對于從小在西餐世界長大的混血廚師布蘭特來說,第一次聞到螺螄粉時臉上是藏不住的懷疑和抗拒。在依依的鼓勵下,他們來到老字號西環肥仔螺螄粉。布蘭特鼓起勇氣嘗試招牌螺螄粉,發現臭味源自酸筍,入口卻是酸辣鮮爽的暴擊。
![]()
行人難過酸嘢攤,放眼整個廣西,南寧人最懂酸。鐵柵欄后的攤位上,生姜、黃瓜、李子、藠頭等數十種果蔬浸泡在酸醋中,生姜酸嘢酸辣、青瓜酸嘢清爽甜酸,藠頭酸嘢則十分凌厲。布蘭特被藠頭酸到懷疑人生,當地阿姨卻笑著說:“不吃酸,做不了廣西女婿哦!”
![]()
廣西的甜則是撫慰人心的溫柔驚喜。廣西產糖量占據了全國60%以上,是中國最甜的省份,糖水是廣西人普遍的夏日記憶。營業20年的老店冰神糖水鋪,承載著南寧學生的青春歲月。木薯羹糯中帶韌,淀粉之王的粘牙感令人上頭;香芋西米露中芋頭軟糯化沙,西米彈滑如珠;板栗馬蹄組合脆糯交織,清甜不膩。從街角糖水鋪到百年涼茶店,從手工糕點到酒店甜品,徹底顛覆了人們對廣西味道“只有酸辣”的刻板印象。
![]()
全景美食地圖:從市井小攤到精致宴席
《秘食中國·廣西篇》既打卡網紅美食,也帶你搜尋那些那些少有人知的風味秘境。南寧中山路被評為中國十大小吃街之一,百米街道擠滿200多家店鋪,從南寧傳統假婁葉夾肉、霞姐瓦煲飯,到紹興臭豆腐、大連烤海星,堪稱飲食文化博覽會。
![]()
而農院路小吃街則有著另一種風格。起初農院路只是一條默默無聞的小巷,因毗鄰西大、財院、師院等南寧高校,成了高校學子聚集之地,如今,它也是南寧最具青春氣息的美食商業街。南寧的小吃街看似凌亂擁擠,卻總是透著生機。當市井煙火氣從街道傳出,當攤主開始忙活,吃貨的快樂就開始了。
廣西的美食在街巷市井,也在山水之間。望江樓餐吧是陽朔私家小館的代表,這家藏于民宿一層的餐廳坐擁漓江煙雨美景,以融合菜見長。番茄土雞用大量新鮮番茄熬制,酸香開胃,雞肉嫩滑;蝦仁手撕茄子層次豐富,香辣不嗆;原鄉牛排燉得骨肉分離,醬汁濃郁;最令布蘭特驚艷的是豆腐乳炒空心菜,打破了外國人對“黑暗料理”的偏見。
![]()
位于村莊深處的憶夏棠私房菜,老板堅持“鄉土”,食材全部來自農家自種自養。苦麻菜清香脆甜,干筍燜雞選用散養土雞,肉質緊實,小筍煎蛋用鴨蛋金黃香嫩,酸筍牛肉酸辣濃烈。由百年狀元府改造的喜鵲餐廳,則是一家揉雜了中外文化的美食小館。冬陰功披薩奶酪香與香茅味交織,芒果鴨胸用熟透芒果的甜軟平衡鴨肉的焦香;風味豆腐外脆內嫩如甜味炸彈,腰果雞塊蝦膏味濃郁,搭配泰奶一秒穿越曼谷。《秘食中國·廣西篇》帶你領略品嘗大眾風味,也領略廣西美食江湖中隱秘而精彩的“小眾門派”。
深度人文探索:從味覺體驗到情感共鳴
《秘食中國·廣西篇》不僅僅是一部美食紀錄片,更是一次味覺的探險、文化的交流和情感的旅程。片子最打動人的地方在于,記錄了那些創造美味、守護傳統的人。
共和路的陳老太涼茶鋪,是一家四代傳承的百年老店,原本24小時營業,隨著陳老太年紀漸長,才改到營業到晚上12點。即便年事已高,陳老太依然堅持每天清晨五點起床熬制涼茶,只因為“怕老顧客來了喝不到”。
韋香園公園燒烤始于1989年,從小攤起家,如今穩坐柳州第一輩燒烤界扛把子的交椅。店里的豆腐刷秘制甜辣醬烤得外焦里嫩,白玉糯玉米裹醬后干香迷人,鴨腳拌面酸辣上頭……每道菜都保留了醬汁原有的甜和辣。味道眾口難調,但不變的是人情味,30年過去,韋香園公園燒烤不變的是對手藝的執著。店主深知如果沒有老客的支持,自己也無法在的時代里堅持下去。
![]()
創立于一九九九年的椿記燒鵝則是從燒鵝鋪成長為廣西餐飲巨頭。布蘭特品嘗了招牌菜品:燒鵝皮脆肉嫩,蘸腐乳醬汁升華口感;鹽水鵝汁水豐盈,大千鵝翅先鹵后炸鎖住肉香,鮑汁荔浦芋頭糯中帶鮮。如今椿記不僅被桂林市民親切地稱為人民食堂,也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店鋪。幾十年來,這些老店一如既往地溫暖著桂林這座城市,看似隨意卻早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
準備好了嗎?這場味覺盛宴將帶你從桂林米粉的江湖吃到柳州螺螄粉的宇宙,從夜市小攤探秘到高端餐廳,體驗酸辣鮮甜在舌尖上的完美交融。無論你是無辣不歡的嗜辣達人,還是偏愛甜食的甜品控,抑或是追求刺激的冒險吃貨,《秘食中國·廣西篇》總有一個瞬間能擊中你的味蕾!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主編 | 彭侃
執行主編 | 劉翠翠
排版 | 于佳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