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曾經把中國品牌趕出越南市場的日企,怎么也想不到,20年后中國又殺回來了!
國產品牌出口一直有著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國產摩托車出口越南,而后因為極度內卷不顧質量,最后被日本品牌“打”的一路潰敗的事。
然而讓日企想不到的是,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時隔20年,中企再次殺回越南,而且一出場就打了個王炸,在這種情況下,日企在越直接面臨著15年來的最差業績。
![]()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在吸取了中國摩托車在越南的慘痛教訓之后,中國品牌直接帶來了技術代差,如果這一次日本摩托車跟不上,估計只有喝湯的份了。
因為這一次,中國品牌和日本品牌在越南市場的對決,將不再是燃油摩托車之間的對決,這一次中國品牌的主力是國產“電驢一哥”雅迪。
面對深耕燃油車多年,在轉型面前慢半拍的日企,其不僅要在越南和擁有電池技術、智能配置、價格成本等優勢的中企競爭,還要受到官方的政策擠壓。
![]()
從相關規定來看,到2030年公路上的雙輪車,將有25%要變成電動車。也就是說越南正在積極推進摩托電動化。
日企雖然也在越上市了相關的電車,然而隨著雅迪的下場,日本品牌徹底傻眼,就連當地消費者也沒想到,雅迪會把車做的這么有性價比。
![]()
半年入賬191.86億
雅迪在越南徹底起飛
今年對于國產電動車出海越南,可以說是非常利好的一年。在今年7月的時候,越南忽然宣布,河內主要公路將禁行燃油雙輪車。
“禁令”將會在2026年7月1號開始落地,這一規定也將會在后面逐漸加碼,一直到2030年全城三環以內,都要實行“禁摩令”。這對于日本摩托車來說,可謂是一個噩夢般的規定。
![]()
因為其燃油摩托車系列產品早已經在越南暢銷了十幾年,而如今越南官方卻要加碼“禁令”,直接打得日企亂了陣腳。
在此之前,官方就已經說了,要在2045年之前,淘汰市場上的燃油兩輪車。
可是現在河內的“禁摩令”卻忽然公布,而且胡志明也要跟進,這無疑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燃油摩托即將被官方拋棄的錯覺。
![]()
如今的越南,每天有4500萬油摩在路上馳騁,而到2045年這4500萬輛油摩,全部要淘汰。
燃油雙輪車淘汰之后,越南人的交通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那么不能買油摩的越南人,勢必會去買電摩。
在這個過程中,越南官方也推出了免稅、充電樁建設補助、舊車換新補貼等等多個優惠措施,來激勵消費者去購買電動摩托車。
![]()
所以這意味著,越南將會孕育一個需求高達4200萬輛的電動車市場。這是什么概念?這相當于再現一個與中國電動車市場體量相當的增量市場。
這對于技術和市場渠道非常成熟的一眾國產電動車品牌來說,無疑是好機會。而作為國內“電驢一哥”的雅迪,也早就看上了東南亞這塊蛋糕。
在2019年的時候,其就在越南建設了相關的產業基地,該基地最高產能可達50萬臺每年。而在2023年的時候,其在越南的第10萬臺電動兩輪車也成功下線。
![]()
在2023年的時候,雅迪還在越南開始動工建設第二家生產基地,如果投產建成,其一年的最大產能可以達到200萬臺。
車下線了,如何將市場渠道打開,如何因為中國摩托的質量問題,如何讓對中國摩托產品產生了刻板印象的越南消費者,再次接受中國品牌。
這對于初來越南的雅迪來說,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而雅迪后來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迅速把這種狀況給扭轉了過來。
![]()
15年來最差銷量
日本摩托車要扛不住了
在越南,雅迪的電動摩托車在日本摩托車面前,有著絕對的價格成本優勢。比如雅迪針對越南消費者需求,制造的E3、G5等款式,價格只需要4500元上下。
這個價格只是日本同性能兩輪車的二分之一,不僅僅價格便宜,E3雖然是電動車,但是續航卻可以達到80公里甚至以上,最高時速也可以達到37公里每小時。
![]()
這樣的續航和速度,完全可以滿足越南車主的普通通勤需求。而且為了提高產品的使用周期,雅迪還根據當地的氣候,對電池和電機防護進行了升級。
另外一邊,電摩相較于油摩車來說,維護成本更加低,還不用加油,使用成本大概只有油摩托的三分之一。
整體算下來,使用一年電動摩托車,相較于燃油摩托車的維護而言,可以給越南車主節省1540萬越南盾,這相當于越南工人兩個月的工資。
![]()
價格便宜這么多,當地很多車主又不禁想起了當年中國車在越銷售的往事。當年部分中企車為了搶占市場,不惜制造低于正常行業價格和質量的車。
如今雅迪的電摩比日系車便宜這么多,會不會重蹈中國摩托車“慘敗”越南市場的覆轍?
會不會重蹈覆轍,還得從雅迪和之前中國摩托車進入越南后,雙方的運營模式說起。20年前的中國摩托車在越南經營,基本上以粗放式的“出口賣整車,在當地賺快錢”為主。
![]()
而如今的雅迪則一改之前的整車出口方式,選擇將產業融入當地,其不僅僅在越南建設了多個超級產能工廠,為越南提供了上千個就業崗位,還當地鋪設廣大的銷售和售后網絡。
如今雅迪已經在越開了超過400家,融售后維修、充電維護為一體的門店。在2023年9月的時候,雅迪就累計在越賣了10萬臺電摩。
而雅迪的強勢下場,也讓常年扎根在此的日企,徹底不淡定了。
![]()
在兩輪車產業轉型的趨勢下,本田、雅馬哈這樣的巨頭,在越的銷量已經下降了20%。部分企業的銷售業績甚至創下了15年來的最差。
估計在越南的日本摩托車企業,怎么也想不到,時隔二十年,中國品牌會卷土重來,并且以產業優勢,直接改變了摩托車市場的傳統打法,
如果日企不能加速推動兩輪車電動化轉型的話,二十年前中企的覆轍可能會發生在日企身上。
![]()
20年前進入越南的中企,也怎么也預料不到,20年后雅迪會在越南,幫他們進行“產業報仇”。
![]()
從90%市場份額到1%
當年打敗我們的另有其人?
長久以來,很多人一提起當年中國摩托車在越的事情,都會認為是日企把我們打的一路潰敗的。
實際上打敗中企的,可能不全是日企,更可能另有其人。當年中國摩托車遇到的情況和如今的雅迪十分相像。
彼時一臺日造兩輪車需要2100美元左右,如此高的售價顯然不符合普通越南車主的消費需求。而我們的車卻能夠做到比日本的車便宜一半的價格。
![]()
于是我們僅僅用了3年時間,就占據了80%的市場。在2002年,僅僅重慶企業對于越的出口,就足足有19.2億元。
但是當在越南賣摩托車能夠賺到大錢的消息在國內傳開后,越來越多的中國摩托車企業涌入越南市場。
為了搶奪市場,各大車企便開始卷價格,一開始這一招還有效果,但是隨著價格戰的深入,消費者已經對產品價格有了固化印象,很難再升價。
![]()
所以就造成了各大車企,在越南把摩托車價格越卷越低的現象,有些摩托車的整車利潤,甚至只有幾十塊錢。竟然難以升價,為了維持成本,不少車企只好從成本上下手。
一些車企為了控制成本,甚至不惜偷工減料,或者直接砍掉售后服務,越控制成本,產品質量就越得不到保證。最后竟然出現了摩托車在行駛過程中,車架直接斷裂的事情。
從此以后,中國摩托車就被越南消費者打上了“低價低質”的標簽。在質量暴雷的同時,越南官方為了保護本土摩托車企業,也出手要求外國車企要求在國內建廠。
![]()
沒想到許多中國摩托車企業,在官方的施壓下,倉促建廠,對產品質量缺乏統一管控,甚至有些廠家還找越南本地的小作坊代工,這進一步拉低了中國摩托車的品牌形象。
與之相反,日本摩托車企業把國內的管理質量標準搬進越南,并在越南持續深化供應鏈和售后網絡,并且推出相應的低價車型和中國摩托車競爭。
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日本摩托車就重新奪回了越來失去的市場份額。而中國摩托車從原來90%的市場份額,跌落到了2018年的1%。
![]()
如今中國燃油摩托車在越南基本上絕跡,可以說真正在越南打敗中國摩托車企業的,并不是外國車企,而是本國車企,或者說是自己。
如今的雅迪,也是吸取了當年中國摩托車的慘痛教訓,避免所謂的產品“價格越低越好”。而是也像日本摩托車企業一樣,在越南深耕供應鏈和售后網絡,以形成集群優勢。
![]()
今年上半年,雅迪在6個月的時間,就入賬191.86億,其中凈利更是達到了16.49億,僅僅半年時間,凈利就超過了去年全年。
而在未來,相信越南乃至整個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都會給雅迪的營收持續做出貢獻。除了雅迪之外,小牛、愛迪、臺鈴、九號等等一系列電動車企業,也紛紛出海。
![]()
如今的中國品牌出海,也早已經不是當年中國摩托車出海越南的粗放模式,而是以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深厚的技術積累為后盾,深耕一個又一個的海外市場。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品牌會成為高質量高標準在海外的最好代言。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