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美國防長赫克塞斯低調訪問河內,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沒有高調的媒體宣傳,也沒有公開的聯合聲明,但一系列隱秘而密集的互動卻釋放出復雜信號。
2. 雙方重啟年度防務對話機制,重新啟動此前擱置的軍事貿易議程,越南甚至罕見地向特朗普發出訪越邀請——這一連串動作背后,潛藏著一個關鍵問題:美越之間的安全合作是否正邁向質變?
3. 越南是否會借機在中美戰略對峙中徹底轉向美方陣營,抑或這僅是一次精心設計、利益驅動的戰術性靠攏?
![]()
4. 多邊下注而非選邊站
5. 實際上,越南當前對美國釋放善意,并非情緒化的外交轉向,而是基于現實壓力下的理性權衡。最根本的動因在于:其長期依賴的俄制武器系統,在俄烏戰爭持續延宕的背景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運轉危機。
6. 數十年來,越南軍隊從基層訓練到指揮體系,從主戰平臺到后勤保障鏈條,幾乎全面嵌入俄羅斯軍工生態,形成了一套高度固化且難以割裂的技術路徑。
![]()
7. 然而隨著烏克蘭戰場消耗加劇,俄羅斯國防產能嚴重受限,裝備交付延遲、零部件短缺、技術支持中斷等問題接踵而至,西方制裁更進一步壓縮了其對外軍售能力,迫使越南不得不提前布局替代方案。
8.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越南開始積極接觸美國軍火市場,就采購C130運輸機、武裝直升機以及S92反潛直升機等項目展開磋商,實質是為本國國防體系構建備用支撐架構。
![]()
9. 但這并不等于越南將切斷與俄羅斯的戰略聯系。據多方情報顯示,越南仍在推進引進40架蘇-35戰斗機的計劃,表明其仍需維持俄制裝備的技術延續性。
10. 這種“一邊談判美軍裝備,一邊深化俄制采購”的雙軌策略,清晰揭示了越南的核心戰略邏輯——不押注單一力量,而是通過多邊聯動提升自身議價空間。
![]()
11. 更值得深思的是越南的地緣角色定位:它并非被動依附的大國附庸,而是一個善于利用區域矛盾謀取利益的靈活操盤者。南海爭端成為其撬動外部介入的重要支點,適度展示軍事存在感,以換取更多外交回旋余地。
12. 引入美國軍售,則是打開西方安全合作之門的關鍵鑰匙,既可獲取先進技術資源,又能借助美方影響力調節地區力量對比;同時依托穩定的國內體制架構,確保政權安全不受外部干預動搖。
![]()
13. 而在經濟層面,中國始終是越南不可替代的合作伙伴。作為越南最大原材料供應國和全球產業鏈轉移的主要承接方,中國市場為其制造業騰飛提供了強勁動力。
14. 在RCEP框架下,中越經貿往來持續深化,跨境供應鏈日益緊密,讓越南充分受益于區域一體化紅利。越南深知,真正的戰略目標并非在大國之間做非黑即白的選擇,而是在多重關系中爭取最優條件。
![]()
15. 美國的軍售陷阱
16. 此次美國防長訪越,名義上聚焦兩大議題:處理越戰歷史遺留事務、推動雙邊軍貿進展。但背后隱藏著一套成熟的外交操作流程——先化解情感障礙,再推進軍事捆綁。
17. 所謂越戰遺留問題,包括未爆地雷清除、橙劑污染治理、美軍失蹤人員遺骸搜尋等,長期困擾越南方。如今美國主動提出協助解決,意在營造友好氛圍,軟化對方心理防線,為后續軍售鋪路。
![]()
18. 然而軍售從來不只是簡單的商品交易,而是美國實施地緣控制的重要工具。一旦越南大規模引入美式武器系統,便不可避免陷入深度依賴:從操作培訓、日常維保,到配件補給、戰術協同,再到情報共享機制,都將受制于五角大樓的體系支持。
19. 表面上購買的是幾型航空器或作戰平臺,實則逐步讓渡部分國防自主權和戰略決策空間。這種以軍售換影響力的模式,美國已在歐洲、中東及亞太多個盟友身上成功復制。
![]()
20. 不過美國也存在明顯短板:雖掌握強大的軍事輸出能力,卻缺乏對越南實施全面戰略主導的現實基礎。越南歷經多年戰爭洗禮,對外國軍事滲透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絕不會輕易允許美軍深度嵌入其國防神經中樞。
21. 再者,美國當前全球戰略資源分散,既要應對中國崛起,又要維系印太聯盟網絡,難以單獨為越南提供長期穩定的安全承諾。因此此次美越軍事接觸,更像是特定階段的利益交換,遠未達到戰略結盟的程度。
![]()
22.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
23. 討論中越關系時必須清醒認識到:經濟上的深度融合,并不能自動轉化為政治上的絕對信任。中國確實是越南至關重要的經濟支柱。
24. 不僅為越南輸送大量工業原料與核心零部件,還吸納其出口制造品,支撐其融入全球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使其在國際貿易格局中占據有利位置。
![]()
25. 在RCEP等區域合作機制中,中國亦展現出包容姿態,給予越南充分發展空間,這些構成了兩國經濟互信的堅實底座。但我們不能忽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26. 一旦南海局勢出現緊張波動,越南未必會因經濟利益而放棄主權主張。若我們仍堅持“以經促穩”的單一思維,未來可能在戰略博弈中陷入被動局面。
![]()
27. 越南清楚地知道,中國經濟合作是其發展命脈,但這不妨礙其在安全領域尋求多元化保障。這種“經濟靠中國、安全求平衡”的雙重策略,注定使中越關系長期處于一種微妙張力之中。
28. 對中國而言,應對之道應兼顧兩翼:一方面繼續擴大經貿協作,夯實互利基礎,讓越南切實感受到與中國對抗將付出沉重經濟代價;另一方面必須正視其安全關切,通過高層對話與機制化溝通緩解分歧。
![]()
29. 防止局部摩擦升級為全面對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準確把握越南的戰略訴求——既不應高估其與美國合作的實際深度,也不能低估其在關鍵時刻采取強硬立場的可能性。
30. 唯有同步破解安全焦慮、經濟依存與戰略互信三大難題,才能在與越南的互動中掌握主動權。
![]()
31. 結語
32. 當前美越軍事互動的本質,是一次基于短期利益契合的有限升溫,尚未觸及戰略立場的根本轉變。美國試圖借軍售滲透影響力,卻難以突破越南設下的主權防線。
33. 越南希望通過多方接觸抬高自身地位,卻又不敢徹底激化與任何一方的關系。中國擁有顯著的經濟優勢,但仍需面對復雜的安全博弈挑戰。
![]()
34. 在未來的區域競合中,誰能真正占據主導?答案不在口號式的施壓,也不在單純的資源投入,而在于能否精準識別并回應三方的核心訴求。
35. 美國需要摒棄霸權邏輯,用平等協作取代單向控制;越南需把握博弈節奏,避免在中美夾縫中過度搖擺導致引火燒身;中國則應在鞏固經濟紐帶的同時,構建更具韌性的戰略互信機制。
![]()
36. 讓越南認識到,與中國合作不僅能帶來增長紅利,更能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這場圍繞東南亞關鍵節點的戰略角逐,本質上是對耐心、遠見與綜合智慧的考驗。
37. 誰能真正理解越南的深層訴求,誰能在利益與安全之間劃出合理邊界,誰就能在未來亞太秩序重構中贏得更有利的位置。
38. 而這,也正是國際政治最深刻的魅力所在:沒有永恒的同盟,只有永恒的利益計算與動態平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