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誦蜀韻 花鄉遇故知
重陽節朗誦盛會札記
陳啟琳
2025年10月23日,應知見詩社社長、四川省朗誦演講藝術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宋彧盛情相邀,我與妻子冒著蒙蒙細雨,驅車前往成都市三圣花鄉,參加四川省第二屆“錦欣杯”中老年朗誦大賽決賽暨重陽節文藝演出,共赴一場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盛宴。活動現場,既有白發蒼蒼、步履蹣跚的長者,也有血氣方剛、意氣風發的青年,參與者或載歌載舞展多才多藝,或豪情滿懷訴赤誠之心,以真摯情感謳歌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與偉大的民族,生動詮釋了廣大中老年朋友“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良好精神風貌。
本次朗誦大賽以“蜀韻傳承?銀齡之聲”為主題,由四川省朗誦演講藝術發展促進會與四川省老干部活動中心聯合主辦。來自全省各地的中老年朗誦愛好者齊聚一堂,以飽含深情的聲音,演繹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蘊,將新時代中老年群體的“銀齡風采”展現得淋漓盡致。
上午,由宋彧、劉培勇、張婷旺三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圍繞“普通話標準度”“情感表達感染力”“舞臺表現完整性”三個維度,開展公平公正的評審工作。22組從前期選拔中脫穎而出的晉級選手依次登臺,朗誦內容兼具紅色作品的激昂澎湃與蜀地詩文的細膩溫婉。選手們以聲傳情、以情動人,讓文字背后的情感與文化內涵直抵人心。決賽期間特別設置“評委現場點評”環節,評審團針對每位選手的表現逐一提出專業改進建議,為中老年朗誦愛好者搭建了交流學習、共同提升的優質平臺。
下午,朗誦大賽頒獎典禮暨重陽節文藝演出迎來高潮。知見詩社顧問、四川省政協智庫成員、四川衛健文聯副主席、原四川省衛生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杜波,四川省朗誦演講藝術發展促進會黨支部書記周鋼分別致辭,字里行間滿含對巴蜀文化傳承與“銀齡事業”蓬勃發展的殷切期許。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與知見詩社文藝家的聯合支持下,杜波、宋彧贈送了《巴蜀史志》《浣花詩文》等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化內涵的圖書,為巴蜀文化傳承與延續注入了鮮活的實體載體。
活動期間,筆者有幸與杜波同志相識。杜波系廣安鄰水人,曾在革命老區達州、巴中深耕多年,后調任省衛生廳擔任領導職務。交流中,我們談及幾位廣安籍領導與同事,他們皆是我十分敬重的良師益友。昨晚至今日,我潛心拜讀杜波的專著《浣花詩文》,書中內容引人入勝,讓我愛不釋手,如獲至寶。這部詩文集時間跨度半個多世紀,收錄各類作品300余篇,涵蓋詩、詞、專題、楹聯、現代詩、散文、演講、心得等多種體裁,堪稱一部個人文化與精神歷程的縮影。
回溯40年前的1985年,我從國家級貧困縣南充縣參軍入伍,軍旅生涯第一站便是從廣安前鋒火車站啟程。1994年,我參與成都軍區13集團軍新兵團接兵,曾踏上廣安這片熱土。2004年轉業至省紀委后,因工作更是多次前往廣安。廣安與南充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同屬川東北經濟區,這份地域情緣早已深埋心底。如今在三圣花鄉偶遇杜波這位老鄉,真是“花鄉遇老鄉,兩眼淚汪汪”。
為表達對杜波同志的敬重,對知識與文化的珍視,我自費購買《浣花詩文》20冊并賦詩二首,分享給部分領導、好友與家族晚輩,讓這份文化馨香傳遞下去。
朗誦盛會感懷
知見詩社盛情邀,蒙蒙細雨駕車遙。
蜀韻悠揚傳雅調,銀齡風采響云霄。
文化盛宴令人醉,老有所為氣自驕。
紅色篇章歌盛世,巴蜀史志傳四方。
花鄉逢故舊
金秋十月桂花香,三圣花鄉遇老鄉。
德高望重杜波兄,少年才情見報章。
筆耕不輟數十載,詩詞歌賦韻流芳。
浣花詩文三百章,家國情懷溢墨香。
本文內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陳啟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