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五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5日揭曉。來自各級各類媒體的377件作品獲得這一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項。
榮譽背后,是廣大新聞工作者堅守初心、踐行“四力”的辛勤耕耘。這份榮譽,激勵著廣大新聞工作者繼續用生動的筆觸、雋永的畫面、精彩的鏡頭,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
服務工作大局
擔負媒體使命
本屆中國新聞獎的多件獲獎作品,緊扣時代脈搏,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以深刻的思想、多元的視角、創新的表達,生動記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實踐,展現了新聞戰線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
人民日報評論《立足關鍵時期,用好重要法寶》,將歷史經驗、現實實踐與未來圖景有機串聯,發出寫好改革“實踐續篇”“時代新篇”的時代強音,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思想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新華社通訊《關鍵時期的關鍵抉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駕馭中國經濟航船破浪前行》,以嚴密邏輯、詳盡數據、典型案例抽絲剝繭,兼具可讀性和說服力,有力唱響了中國經濟光明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消息《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和起飛》,畫面獨家且具有很強的科普性,見證中國航天的新突破,激發了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引發全球對中國航天的高度關注與積極討論。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重大主題報道《〈強軍之路·向百年〉系列微視頻》,用兵言兵語構建兵情兵事,較好踐行主流思想“場景化表達”傳播理念,激發官兵攻堅百年、奮斗強軍的濃厚熱情。
本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包含多件反映2024年重點工作、重大典型、重要活動的優秀新聞作品和欄目。
光明日報新聞專欄《我在現場》、經濟日報新聞專欄《數說經濟》、湖南衛視新聞視頻號系列報道《大國文脈》、河北衛視新聞紀錄片《〈京津冀·瓣瓣同心〉第一集〈國家大事〉》、石榴云客戶端消息《3046公里!世界最長環沙漠生態屏障在新疆合龍》等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新征程新風貌。
直面社會熱點
彰顯新聞深度
新聞的價值在于記錄時代,也在于推動進步。本屆中國新聞獎的多件獲獎作品,聚焦發展中的難點、基層治理的痛點、民眾關心的焦點,體現了新聞媒體激濁揚清、推動社會發展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新聞周刊雜志輿論監督報道《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聚焦數字化背景下形式主義的變異翻新,清晰呈現了“工作群泛濫”“過度留痕”等亟待治理的現實問題。湖北日報評論《牌子上墻不等于工作到位》,以基層減負為切入口,敏銳捕捉“掛牌亂象”這一基層痛點,通過鮮活案例展現形式主義積弊及整治成效。
澎湃新聞網站輿論監督報道《進口藥“消失”之問》,全面客觀分析了進口藥“消失”討論的三個關鍵問題,有效回應了社會的關切,較好引導了輿論向理性建設性方向發展。山西廣播電視臺評論《“悟空”撞開“三道門”》,針對山西古建緣何而火、如何科學保護利用文物等問題展開深度采訪,形成兼具批判性與建設性的獨立判斷。
此外,多單位系列報道《衛星看“南水” 潤民十年間》、多單位重大主題報道《人民路上為人民》、封面新聞客戶端消息《醫生在成都,患者在西藏,全球首例遠程單臂單孔機器人手術成功完成!》、華龍網消息《從沐光而行到成為光 那個“山坡找網女孩”今天畢業了》、文匯報通訊《站在十字路口的產科》、杭州日報新聞專欄《傾聽·人生》、江西衛視消息《摘下6490塊牌 掛上為民服務心》等獲獎作品和欄目,直面社會熱點,發掘社會亮點,產生廣泛影響,彰顯了新聞的深度。
講述生動故事
展示真實中國
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從宏觀敘事到微觀個體,本屆中國新聞獎的眾多獲獎作品,以多元傳播為渠道、生動故事為形式、文化交流為底色,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求是》英文版評論《A New Type of Political Party System That Has Grown Out of Chinese Soil(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引發海外人士對中國政黨制度優越性的理性討論,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政治文明提供了權威文本。
中國日報官方微信視頻號新聞紀錄片《舊世界與新大路:被捏造的陷阱》,針對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存在的“地緣擴張論”“債務陷阱論”等不實敘事,多維度展現“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成果與人文溫度。
大河網系列報道《International friends experience Chinese ICH items in Henan(我在河南學非遺)》,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臺上歷久彌新的魅力。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紀錄片《〈馬奧尼觀察:“12345”的民意之聲〉之〈朝陽物業〉》,用國際學者視角傳遞了中國基層民主的真實圖景與治理智慧。
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系列報道《Secrets You Don't Know你不知道的兵馬俑》、長江云新聞客戶端新聞紀錄片《江豚重生——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的中國樣本》、江西廣播電視臺系列報道《China china(瓷上中國)第二季》、津云客戶端新聞紀錄片《一本相冊的故事(Stories behind the Album)》、南方都市報客戶端系列報道《“心手相連向復興”系列訪談》、三沙衛視新聞紀錄片《南海尋鯨記SOARING THROUGH THE OCEAN》、百姓關注客戶端新聞專題《Le 村BA》等作品,通過創新性的國際傳播,有效提升了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
來源:白瀛/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