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說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和及時撤離,從古到今依然適用。
2025 年 9 月 10 日傍晚,昭通市昭陽區守望鄉的一場喪事宴席上,3 米高的圍墻突然轟然倒塌,正在墻下吃飯的 6 名吊唁者當場殞命。
如今 5 戶遇難者家屬已接受賠償火化遺體,唯有 25 歲女孩呂珂宇的母親陳麗華,守著殯儀館里的女兒不肯簽字 —— 她拒絕了 14.6 萬元的賠償,只求官方給句實話:“我女兒到底為啥死得這么冤?”
![]()
陳麗華最后一次和女兒通話,是 9 月 10 日下午 3 點。電話里,25 歲的呂珂宇剛收拾好行李,正準備去 3 公里外的親戚家吊唁。“媽你放心,我吃完晚飯就回來,明天還得背申論范文呢。” 電話那頭的聲音清脆,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這個生于 2000 年的姑娘,去年剛從外地高校金融專業畢業,正專心在家備考公務員和研究生。按昭通農村的風俗,親戚家辦喪事 “不請自來” 是禮數,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呂珂宇便獨自赴約。下午 5 點 48 分,她還在微信上給親戚發定位問路,沒想到這成了她留在世上的最后痕跡。
事發時的場景,幸存者余澤順記得清清楚楚。那天傍晚突然下起大雨,喪主家借用鄰居院壩搭了藍色篷布待客,三桌酒席順著 3 米高的圍墻擺開。“篷布鋪得平平的,連個排水的坡度都沒有。” 余澤順說,他和妻子呂國瓊、侄女呂珂宇坐在靠墻的桌旁,雨點砸在篷布上噼啪作響。
![]()
18 時 30 分,昭陽區氣象臺的雷電預警剛發布不久,積滿雨水的篷布突然往下墜。“就聽見鐵絲崩斷的聲音,緊接著墻就倒了!” 余澤順下意識往旁邊撲,后背被磚頭擦出長長的血痕。等他爬起來回頭看,原本熱鬧的酒桌已經被磚墻埋了大半,呼救聲、哭喊聲瞬間蓋過雨聲。
村民們徒手挖磚救人時,心一點點沉下去。被壓在最里面的呂珂宇身體已經變形,她姑姑呂國瓊護在旁邊,顱腦和胸部都被砸傷。“挖出來的時候,孩子手里還攥著沒吃完的半個饅頭。” 參與救援的村民說,6 名遇難者里有 5 女 1 男,年紀最大的 60 歲,最小的呂珂宇剛滿 25 歲,還有個 31 歲的小伙子去年才剛結婚。
![]()
陳麗華接到噩耗是在廣州的打工宿舍。“你女兒沒了,被墻砸死的。” 孩子大伯的電話像晴天霹靂,她反復追問 “送醫院了嗎”,得到的卻是 “沒用了,已經斷氣了” 的回應。當晚沒有回云南的航班,這個母親在出租屋里哭到天亮,眼睛腫得連睜開都費勁。
第二天趕到昭陽區殯儀館時,陳麗華見到了并排停放的女兒和姑姐。昭通市公安局昭陽分局出具的鑒定書上寫著:呂珂宇符合鈍性外力作用致胸部多器官損傷死亡;呂國瓊因顱腦與胸部雙重創傷殞命。“那堵墻才 20 厘米厚,怎么就能砸得這么重?” 陳麗華摸著鑒定書,手指抖得停不下來。
9 月 11 日起,當地多個部門開始組織協調。最終給出的方案是:每家賠償 14.6 萬元,其中應急部門出 1 萬,鄉政府拿 3 萬,民政補 2.6 萬,喪主家劉某奎賠 8 萬。但條件很明確:簽字領錢,立刻火化遺體。
“他們說這是天災,主家也是受害者,連擺酒席的院壩都是借鄰居的。” 陳麗華說,5 戶家屬陸續簽了字,有人私下勸她 “見好就收,活人還得過日子”。可她看著女兒備考時寫滿筆記的書本,怎么也咽不下這口氣:“我女兒不是病死不是意外,是墻倒砸死的,為啥連原因都不能說清楚?”
更讓她揪心的是目擊者的說法。有村民告訴她,倒塌前篷布上積了半米深的水,是積水重量拽倒了圍墻;還有人說,那堵墻年久失修,早就出現了裂縫。“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官方總得給個準話吧。”
![]()
10 月 28 日,是呂珂宇遺體在殯儀館的第 47 天。陳麗華每天都會去看女兒,帶一束她生前喜歡的向日葵,坐在冰柜旁絮絮叨叨說會話。“昨天我夢見她問我,媽你怎么還不接我回家。” 說到這里,她捂住嘴哭得肩膀發抖。
這 47 天里,陳麗華找過鄉政府、公安局、應急管理局,得到的回應大同小異。守望鄉政府的工作人員證實了 6 人死亡的事實,說 “事件報告已經逐級上報”,但問到圍墻倒塌的具體原因,只說 “不方便透露,等正式報告”。
她打 12345 政務熱線反映情況,10 月 9 日收到回復:公安正在調查,多部門在做家屬工作,原因待核實后上報。可直到 10 月 29 日,還是沒等來任何書面通報。更讓她壓力倍增的是,鄉政府已經開始催促:“再不同意火化,殯儀館的費用就得你自己承擔,賠償也可能沒了。”
就在陳麗華苦苦等待的時候,網上已經吵翻了天。有網友說 “喪事大操大辦惹的禍”,也有人想起了類似的悲劇:“幾個月前就有圍墻因積水倒塌死人,怎么就不吸取教訓?” 還有人替陳麗華抱不平:“14 萬換一條人命,連真相都不配知道嗎?”
10 月 29 日,記者聯系昭通市公安局昭陽分局,政工室的工作人員先是說 “不清楚”,接著反問 “你從哪知道的這事”,沒等問完就掛了電話。喪主劉某奎接到電話后,也匆匆掛斷了線。
“我不是要訛錢,要是為了錢,我早就簽字了。” 陳麗華翻出女兒的準考證,上面的照片里,呂珂宇笑靨如花。這個姑娘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考上公務員,“她說以后要幫老百姓辦事,現在自己的事卻沒人管”。
余澤順的傷早就好了,但他再也不敢靠近圍墻吃飯。“那天要是早走三分鐘,我們桌就沒事了。” 他至今記得,墻倒后大家挖磚的場景,“磚頭太沉,挖開的時候人都涼透了,有個女的還護著孫子,自己沒挺過來”。
![]()
事件的來龍去脈已經形成完整脈絡,正在逐級上報等批復,里面就有大家關心的為何墻壁倒塌。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目擊村民告訴記者,遇難者遺體被砸后嚴重變形,那個場面自己腦補,當時現場的人開始挖磚頭救人。
當今社會意外因素很多,人多的地方盡量少去,自己就能規避掉一些,曾老說的真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