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經濟復蘇節奏分化、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國際資本的流向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2024年以來,盡管全球部分主要股市經歷震蕩調整,但中國資產卻持續獲得外資的青睞——從港股市場的強勢反彈到科技板塊的備受追捧,外資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這種信心背后,是中國經濟韌性、市場估值優勢與產業升級潛力的綜合體現。本文將深入剖析外資看好中國資產的核心邏輯,梳理當前的投資趨勢,并挖掘其中蘊含的機遇,為投資者提供一份全面且易懂的市場洞察。
外資對中國資產的整體態度:堅定看多成主流
從市場表現到機構研報,外資對中國資產的積極態度已形成共識。今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港股市場中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達到31.34%、36.38%,A股市場也在結構性行情中呈現出活力。與此同時,外資流入數據同樣亮眼——據摩根士丹利報告,2024年9月凈流入中國股市的外資反彈至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億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單月最高,截至9月30日,年內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流入更是達到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80億元)。
多家國際頂級資管機構近期密集發聲,表達對中國資產的長期看好。摩根大通強調中國市場"估值與歷史和其他股市相比并不高",可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安本投資指出中國經濟動能與流動性環境為股市提供支撐;富達國際、施羅德基金等也紛紛維持對中國股市的積極觀點。這種一致性的看多態度,不僅反映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認可,更凸顯了中國資產在全球配置中的重要性。
港股:低估值與多重利好下的上漲動能
2024年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板塊輪動中凸顯強勢
2024年的港股市場堪稱"結構性牛市"的典型。從板塊來看,有色及半導體成為最大贏家,整體漲幅均接近150%;個股方面,華虹半導體漲幅接近300%,上海復旦漲幅超過180%,中芯國際、招金礦業、山東黃金等一批龍頭企業漲幅均超150%。這種強勁表現并非偶然,而是資金流入、產業景氣度提升與市場情緒回暖共同作用的結果。
摩根大通的樂觀預測:漲勢將延續至2026年
作為外資投行的代表,摩根大通對港股的展望尤為引人關注。其研報顯示,年初至今MSCI香港指數(MXHK)以美元計回報達26%,但目前該指數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仍較10年平均水平低0.3個標準差,這意味著港股仍是除東盟以外亞太地區最便宜的股票市場。基于此,摩根大通維持對MSCI香港指數今年年底13000點的基準目標和14000點的看漲目標,并明確預計該指數在2026年將進一步上漲。
港股吸引外資的核心優勢:多維利好構筑安全邊際
港股之所以能持續吸引外資,源于其獨特的市場優勢與多重利好支撐。首先,香港金融市場的強勁反彈與住宅房地產市場的企穩,改善了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其次,港股IPO活動的復蘇為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提升了市場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去美元化"的全球敘事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愈發凸顯,成為資金尋求多元化配置的重要選擇。此外,美聯儲當前的寬松周期與以往不同——在降息的同時企業利潤仍在上升、全球經濟穩定增長,這種"良性寬松"對港股的支撐作用更為顯著。
中國科技股:AI浪潮與產業升級中的投資藍海
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階段:人工智能引領新機遇
當前,中國正處于人工智能發展的早期階段,技術迭代與應用落地的速度不斷加快。從算力基礎設施到算法模型優化,從行業應用場景到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國科技行業正迎來全方位的升級機遇。這種發展態勢不僅得到國內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吸引了全球資本的目光——外資普遍認為,中國科技公司在AI等領域仍有充足的空間趕超全球同行。
外資機構的聚焦點:成長潛力與股息優勢并存
安本投資亞洲股票高級投資總監Isaac Thong指出,新興市場股息的增長特征極具吸引力,而中國科技公司在其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新興市場公司派息比例與已開發市場相同,均接近85%,許多中國科技企業的股息收益率超過3%,且現金流增長與派息率上升的趨勢有望持續。此外,中國體系充裕的流動性也為科技股提供了支撐——在利率低位運行的環境下,散戶與機構資金更傾向于流向高收益的科技成長資產。
細分領域機會:AI應用、半導體制造成重點賽道
外資機構在科技板塊的布局已呈現出明顯的細分賽道偏好。路博邁認為,AI產業鏈正從硬件向應用端擴散,投資者可重點關注AI應用領域;瑞銀投資銀行則提到,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半導體等板塊興趣濃厚,主動基金經理在9月增持最多的便是半導體板塊。此外,存儲領域也因全球供應鏈重構與需求回升,成為外資看好的潛力方向。這些細分賽道不僅契合全球科技發展趨勢,也受益于中國產業升級的政策紅利,具備長期增長潛力。
趨勢展望與投資者啟示
展望未來,外資流入中國資產的趨勢有望延續。一方面,中國經濟的持續復蘇與政策支持將為市場提供基本面支撐;另一方面,全球流動性寬松與中國資產的估值優勢,將進一步增強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從投資領域來看,除了科技與港股外,消費、金融等板塊也可能因政策刺激與市場情緒回暖獲得更多關注。
對于投資者而言,外資的動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普通投資者可關注外資重倉的優質龍頭企業,尤其是估值合理、成長邏輯清晰的科技股與港股核心資產;機構投資者則可把握板塊輪動機會,在細分賽道中挖掘具備技術壁壘與行業競爭力的標的。但同時也需注意,市場波動始終存在,投資者應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
總之,外資持續看好中國資產,既是對中國經濟韌性的認可,也是對中國產業升級潛力的期待。在全球資本市場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中國資產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把握這一機遇的關鍵,在于深入理解市場邏輯,理性布局優質標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