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云巖區文昌閣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項目施工方獲悉,該項目正按計劃穩步推進。記者在云巖區彎弓街看到,納入首批改造規劃部分的墻體外立面改造已部分完工。
![]()
項目改造現場
作為貴陽市重要的文化地標與城市記憶載體,云巖區文昌閣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項目依托街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獨特的空間格局,旨在通過系統性提升改造,煥發老街區新生機,打造集文化體驗、旅游休閑與城市生活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
文昌閣歷史文化街區規劃范圍明確,東至文昌北路,南至中山東路,西沿蔡家街——八路軍貴陽辦事處舊址西側圍墻——貴府東側——富水北路——忠烈街,北至貴陽市幼兒師范學校北側,總面積達22.451公頃。街區內文化資源富集,不僅坐擁文昌閣、華家閣樓、虎峰別墅等8處文保單位,還分布有建議歷史建筑12處、傳統風貌建筑21處,并承載著1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空間肌理基本延續了明清時期的街巷布局,形成了以“六橫三縱”街巷為骨架、“九街四坊”為脈絡的清晰結構,歷史風貌保存較為完整。
![]()
施工現場
“根據項目推進計劃,今年的工作重點將聚焦于首開區的建設與呈現。為進一步優化實施效果,我們已對首批改造規劃范圍進行了調整擴充,將文昌北路、中山東路、蔡家街、彎弓街合圍區域整體納入。”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造將重點圍繞文昌街坊與虎峰街坊兩大片區展開,有機整合文昌閣、虎峰別墅、武勝門等重要歷史遺存,深度融入陽明文化、群眾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元素。同時,項目注重盤活存量資源,計劃將文昌北路垃圾轉運站、志道小學、糧食幼兒園等閑置或低效利用資產進行串聯與功能再造。
![]()
彎弓街圍墻墻面施工
![]()
電臺街施工現場
在具體實施層面,項目將通過修繕與完善建筑風貌、精心打造公共開敞空間、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植入多元化功能場景、營造特色燈光氛圍等一系列舉措,系統性推進街區更新。在保護與彰顯街區的歷史價值的同時,培育引入契合時代需求的旅游新業態與消費新產品,優化區域公共服務配套,并對廣受歡迎的“路邊音樂會”等文化品牌活動進行升級。
來源/云巖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蒲愛佳 責編/楊倩倩 審核/虎俞均 終審/謝濤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